新浪新闻客户端

长三角“城市阅读一卡通”倡议书,推动阅读资源合理流动共享

长三角“城市阅读一卡通”倡议书,推动阅读资源合理流动共享
2020年05月25日 09:35 新浪网 作者 澎湃新闻
长三角“城市阅读一卡通”倡议书,推动阅读资源合理流动共享

  宣传海报。

  你有没有试想过这样一种可能:在上海、江苏、浙江、安徽这“三省一市”的公共图书馆,广大市民可以通过信用免押金办证,通过身份证、社保卡、市民卡等证件以及二维码、无感认证等创新科技进行认证,无需办理多张读者证,便可阅览长三角区域内任一馆规定范围内的文献资源。

  5月25日,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南京图书馆、浙江图书馆和安徽省图书馆共同向长三角区域三省一市的公共图书馆发出“城市阅读一卡通”倡议书,号召长三角各馆共同实现“借阅办证零门槛,文献传递无边界,个性服务通全域,通借通还重实效”。

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这份倡议是一个愿景,目前尚不明确什么时候可以实现。上海图书馆方面表示,发布倡议书是希望各馆共同推动读者在长三角地区享受统一、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长三角“城市阅读一卡通”倡议书,推动阅读资源合理流动共享

  海报。

  长三角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一直处于全国前列,在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整体格局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区域内各公共图书馆的优质服务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201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长三角三省一市县级以上图书馆共368个,其中上海23个、江苏116个、浙江103个、安徽126个,图书馆总建筑面积为349.08万平方米,图书总藏量28,735万册,人均藏量1.275册(按长三角地区常住人口数计);长三角地区总的书刊外借量为26,366万人次,三省一市读者共借出17,839万册书刊文献,人均外借0.791册(按长三角地区常住人口数计);长三角地区公共图书馆共举办了41,854场活动,共计2,333万人次参与。

  那么,倡议书中提出的“借阅办证零门槛,文献传递无边界,个性服务通全域,通借通还重实效”,对广大读者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

  上图方面表示,在“借阅办证零门槛”方面,这份倡议希望实现的是未来三省一市的读者将无需在不同地区分别办理读者证,便可阅览区域内任一图书馆规定范围内的文献资源;同时,在保证各公共图书馆现行流通政策自主权的前提下,各馆进一步探索信用免押金办证,真正实现便民服务的均等化;倡议书还鼓励区域内各公共图书馆逐步实现读者通过身份证、社保卡、市民卡等现有证件认证,或各类网络信用平台的认证等方式,即可享有便利的外借服务;此外,在创新技术方面积极构建二维码认证、无感认证等模式,让阅读成为随时随地的享受。

而“文献传递无边界”旨在促进优质及专业读物的充分流动,逾越地域的阻隔和馆藏的局限,满足公众阅读和专业研究的个性化需求。目前,长三角区域内已有64家高校及公共图书馆建立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机制。倡议书号召区域内更广泛的公共图书馆加入并进一步完善这一机制,同时探索推进区域内公共图书馆读者的统一认证和书目信息的统一检索,让文献资源的流动更为便捷、高效。长三角“城市阅读一卡通”倡议书,推动阅读资源合理流动共享“个性服务通全域”则是希望通过引入互联网技术与服务模式,实现阅读习惯与生活场景的深度融合,让书跟着人走。倡议书号召长三角区域内有条件的公共图书馆在保障基本服务的基础上,合作开展信用网借、O2O网借、在线预约、线上“你选书我买单”等个性化借阅服务,把读者选书环节置于网络平台端,将取书和阅读的场景置于城市的多元聚点,或是服务到家。

  截至2019年底,以上海市杨浦“书界”、浦东“易悦读”品牌,南京共享图书馆,浙江信阅服务,合肥市信用网借等O2O网借服务为代表,长三角地区已有37家公共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个性化借阅服务,累计用户达到166万,仅2019年新增读者就达42万,全年借阅总量达245万册次。倡议书支持区域内更广泛的公共图书馆开展进一步探索,通过优化图书的流动方式,让纸质阅读同样嵌入人们日益“快递化”的生活日常,满足公众对于碎片化阅读、即时性阅读、社群化阅读的需求,提升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能级。

  最后的“通借通还重实效”意在加强全阅读资源的合理流动共享,提升区域内公共文化资源的科学优化配置,使一体化发展成果更可持续、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以上海为例,上海市中心图书馆服务体系于2020年正式步入第二十个年头,在实现“一卡通”全覆盖上海市、区、街镇三级图书馆网络的过程中,该体系不仅做到了书籍在全市的通借通还,还因此提升了电子资源、阅读推广、专业人才、知识管理的全城联动,这都有利于全阅读资源的流动与聚力,普惠于民。

  而今,倡议书号召长三角区域内各公共图书馆在落实县级总分馆制建设的基础上,在投入产出可持续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开展通借通还服务,积极推动同城“一卡通”的切实落地,实现文献协调采购、联合编目、统一检索、通借通还和统一培训。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图片新闻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