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相比熟人社会,为什么我们更容易遇到“陌生人的善意”?

相比熟人社会,为什么我们更容易遇到“陌生人的善意”?
2020年10月24日 11:45 新浪网 作者 澎湃新闻

   原创 维舟 维舟

  某人的柯基犬在家门口丢了,他急得一夜未眠。次日打印了寻狗启示到附近的布告栏去贴,但被一个老婆婆凶巴巴地阻拦,问她有没见过那条小狗,婆婆很不耐烦地说:“没见过没见过,这不让贴。”调了附近监控和邻居的行车记录仪,发现是有一个男的抱着小狗进了家属院。赶紧去家属院,又被门卫大叔拦住,死活不让进,说也没见过什么狗。还好他妈认识这个门卫的儿子,打电话说了声,才让进去了。

  最后狗是找到了,中间有五六个人都说没见过,但监控录像证明其实他们都见过:不让贴寻狗启事的老婆婆当时就眼看着小狗走丢;把小狗从家里叫出来的女人谎称自己没见过狗;抱走柯基犬的男人直到主人找上门仍然矢口否认,直到出示监控证据才承认,只是他又大意,导致狗子反被偷;而说“楼栋不能养狗”来拒绝事主探问的,最终证明就是剪掉绳子偷走小狗的人;只有一个孩子坦诚说自己见过。

  很多人看完这个故事后,都说感觉浑身起了鸡皮疙瘩。的确,如果把狗替换成一个孩子,这就是一个恐怖推理故事了——甚至不用替换成孩子,也已足够恐怖了。在这里展现出来的,是一种“全员冷漠”的社会形态,即便人们都知道一点真相,但第一反应都是拒绝提供任何线索和帮助,甚至有意无意中帮嫌疑人保守秘密。可以说,对犯罪者而言,简直没有比这更理想的社会了。

  当然,这只是网络论坛里所讲述的一件事,真实性难以确证;但关键之处不在这里,因为数千条评论中几乎压倒多数都印证了这绝非偶然:很多人感叹“荒诞又现实”,有些人更以自己相似的经历参照,而更多人则察觉出这其中所隐藏的“冷漠”与“人心叵测”是我们这个社会中具有普遍性的现象。事实上,像这样的故事之所以令人一阵毛骨悚然的寒意,是因为我们都深知它在现实中完全是有可能发生的。

  王小波在小说《寻找无双》中其实早就讲过类似的故事:王仙客回到长安宣阳坊,寻找自己的未婚妻无双,但发现多年前居住过的无双家已经被封,而所有邻居都矢口否认这里住过无双一家。尽管王仙客在这里住过多年,也清楚地记得事实如何,但邻居们却就是不承认,相反说原址是尼姑庵或道观,种种虚假的说辞不一,众口一词告诉王仙客:你的记忆错了。当王仙客仍不放弃时,他又被骂为前来惹是生非的“奸党”。对宣阳坊的王安老爹来说,坊里每家的底细都一目了然,“但是现在多了一个王仙客,来找一个不存在的无双,这件事叫人一想都觉得麻烦”。

  王小波犀利地洞察到了我们这个社会的病灶:“怕麻烦”三字就是“全员冷漠”背后的基本社会心理。与其说这些人罔顾事实、撒谎成性,不如说是“怕事”,因而他们不是面对真相,而是首先在意“这真相是否会给我带来麻烦”,这样,人们遇到问题的第一反应就是推卸责任,避免牵扯,免得惹事上身,所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向来是很多中国人明哲保身的处世之道。

  人们为什么会这样冷漠?有一种观点认为,这是因为现代化让住在城市小区里的人都原子化了(一如项飙说的“附近”的消失),如果在乡下,大家都彼此认识,随便喊一嗓子都会有人来主动帮忙的。但这么说就忽略了一点:其实你在现代化的大城市里反倒更容易遇到“陌生人的善意”,而越是在熟人社会里才越是罕见。

  像这种“怕麻烦”的心态,其实更多是传统社会的产物。就像我曾说过的,人与人之间一向缺乏连带感,甚至可以问:一方面,人们在自己亲族、熟人的圈子内关系极为紧密;而另一面,他们对超出这个圈子的任何人都难以共情。

  在寻狗的这个故事里,也可以看到这样的心态:像那个门卫大叔,如果不是因为曲里拐弯地还沾点关系,恐怕就算狗主人找到崩溃也不会吐露半个字,允许他进家属院找狗。换言之,这些人的共情能力很低,你再焦虑,他们却毫无感觉,反倒觉得你这样带来了麻烦,除非碍于关系才肯帮忙。

  这样,万一遇到什么事,如果你没点关系,那就处处遇阻,寸步难行。说到底,这些人关心的只是与自己“有关系”的小世界,小世界内部往往倒是互帮互助关系融洽,但不属于其中的任何他人的死活都与自己无关,他们可以用任何理由来把你打发走。

  这不是没有共情,而是“有选择地共情”:人们只和自己有关系、有利益交集的人共情,且关系越紧密,共情越强——别看有些人对陌生人的处境无动于衷,但他为了自己儿子说不定愿意上刀山下火海。也正因此,如今那种随随便便就可以牺牲别人来成全自己、踩着别人往上爬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丛林社会的现状并不是偶然的,对这些人来说,为什么不呢?难道你慈悲为怀,别人就不这么对待你了吗?

  越是散沙化的传统熟人社会中,这样的现象越是常见,但平心而论,很多人之所以习惯性地诉诸于冷漠,也是因为曾经吃过亏。2006年南京的彭宇案之所以激起社会哗然,就是因为这触及到了全社会的痛处:好心搀扶老人反被讹,以后谁还敢做好事?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讹人的老人与其说是坏,不如说也是基于那个对陌生人缺乏共情的熟人社会逻辑:如果不是你肇事,你为什么帮忙?换言之,这个逻辑无法理解陌生人的善意。

  乍看来,这似乎是令人绝望的:习惯性地不共情既是因为旧有的社会文化基底,又是因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现实中像彭宇案这样的事让无数人寒了心,其结果,却又形成恶性循环,有可能造成一种“人人反感冷漠,却又人人冷漠”的奇怪状态。

  这样的怪圈可以打破吗?我相信,它很可能正在被打破的进程中。因为随着原先那种熟人社会的解体,每个独立出来的个体才能逐渐在社会互动中学会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他人,同时更能理解并接受陌生人的善意。很多时候,那其实并不麻烦,真正麻烦的是我们如何破除那种强大传统心态所遗留下来的诅咒。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原标题:《全员冷漠》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