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社论】全面禁绝“洋垃圾”,推进绿色发展

【社论】全面禁绝“洋垃圾”,推进绿色发展
2020年11月27日 17:36 新浪网 作者 澎湃新闻
中国彻底对“洋垃圾”关闭大门进入倒计时。

  近日,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发展改革委、海关总署发布《关于全面禁止进口固体废物有关事项的公告》,明确从2021年1月1日起,我国将禁止以任何方式进口固体废物,禁止我国境外的固体废物进境倾倒、堆放、处置。

  “洋垃圾”问题的出现,有特定的历史背景。上世纪80年代,限制性允许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对于缓解当时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生产原料供应不足问题,起到了一定作用。但随着进口的高速增长,加之管理不善,隐忧也逐步显现,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统计显示,2005年到2014年的十年间,我国固体废物总进口4.55亿吨,其中无利用价值的夹带废物占比是2%,达910多万吨。大量无价值废物,不仅削弱了进口固体废物补充原料的正面作用,还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如被黑心商家再利用,摇身一变成了服装等畅销品进入市场,其劣质甚至安全风险却要消费者承担;至于进口固体废物非法走私,以及在储存、分拣、回收等环节存在的严重环境污染,更触目惊心。

  正因如此,“洋垃圾”监管之绳,近年来一直呈收紧之势。2017年,国务院印发《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此后,固体废物进口大幅削减。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提出,“力争2020年年底前基本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的目标要求。今年4月,修订后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明确,“国家逐步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

  此次《公告》应上述《意见》和新《固废法》而生,其精神一以贯之。《公告》是为了兑现此前的承诺,更彰显了我国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和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为了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大局、大计,“洋垃圾”必须禁绝,没有任何商量余地。

  同时,《公告》发布后,生态环境部不再受理和审批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已发放许可证的,应在2020年有效期内使用,逾期自行失效。这给相关方面预留了一定的缓冲地带,体现了政策的科学性。

  坚定不移推进“洋垃圾”零进口,有利于斩断已形成的污染链条,对普及绿色生态产业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也是一个难得的契机。此前,我国再生资源产业过度依赖进口固体废物,导致国内生产中的废物再生利用率较低,分类回收体系建设滞后。今后,国内再生资源产业的目标将转移到国内,这有利于倒逼政府部门和企业通过市场化手段,提高废物再生利用率,推动资源节约型发展。

  从这意义上说,“洋垃圾”零进口是结束,也是开始。接下来,要从进口“洋垃圾”向消化国内垃圾转变,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和回收体系建设,重构一个崭新的再生资源产业链,让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图片新闻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