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王毅特殊时刻访日韩,周边外交明晰“近目标”与“远规划”

王毅特殊时刻访日韩,周边外交明晰“近目标”与“远规划”
2020年11月28日 21:31 新浪网 作者 澎湃新闻

  原标题:王毅特殊时刻访日韩,周边外交明晰“近目标”与“远规划”

  中新社北京11月28日消息,尽管新冠肺炎疫情一定程度上打乱了中日韩今年既定的高层交往安排,但随着“云外交”逐步转向“面对面”,中国面向东北亚的“线下外交”正全面重启。

  11月24日至27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先后对日本、韩国进行正式访问,对外发出东北亚近邻携手应对疫情冲击、深化交流合作、稳定地区局势等重要信号。这一特殊时刻的访问为外界观察中国后疫情时代的周边外交提供了独特视角,以此观之,无论是近期目标还是长远规划都更加清晰。

  外界注意到,王毅此次日韩之行的时机不可谓不“特殊”。一方面,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国际格局加速演变,地区国家间亟待进行战略沟通共同应对挑战。另一方面,历时8年谈判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于本月成功签署,为东亚区域合作适时增添了新动能。

  “疫情冲击和RCEP签署使地区合作的挑战与机遇并存,此访正是因应这一最新形势变化展开。”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项昊宇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访问成果也同上述特殊背景密切相关,中日、中韩均就强化疫情防控和恢复人员往来达成重要共识,也一致同意合作推动RCEP早日生效。”

  面对疫情的持续扩散蔓延,加强疫情防控和疫后经济复苏合作成为中日韩的当务之急,也是重要的近期目标之一。王毅在与日本外相茂木敏充会谈时,双方一致同意,商定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于本月内启动便利两国商务等必要人员往来的“快捷通道”。在与韩国外长康京和会谈时,王毅表示,双方要加快出台《中韩经贸合作联合规划》(2021-2025),加强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合作,并商定为双方经贸合作创造更好条件。

  有评论指出,中日韩经济规模占全球近四分之一,三国面对当务之急设立明确短期目标,加强疫情防控和经贸合作,不仅对于三国国内经济复苏意义重大,对于维护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进而助推整个东亚乃至全球经济复苏都会发挥积极作用。

  与此同时,RCEP的签署更是首次将中日韩三国纳入同一自贸框架内。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所长郭延军告诉中新社记者,中日韩作为RCEP成员中前三大经济体,这一全球最大规模区域自贸协定有利于三国拓展合作外延和空间,对于三方联手开拓海外市场,推动“中日韩+x”合作均将产生积极影响。

  “尽管距离RCEP正式生效还需要各参与国走完国内立法程序,但从此访释出的信息看,共同推动RCEP尽快生效、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已成为三国重要共识。”郭延军说。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对于RCEP尽快生效三国已形成共识,王毅在访问日韩时均表明愿推进中日韩自贸谈判进程,并得到积极响应。观察指出,针对外界质疑RCEP签署会弱化中日韩自贸区建设的必要性,三方这一共识对相关质疑作出了针对性回应。

  项昊宇分析认为,中日韩自贸区建设是中日韩合作提质升级的重要路径和目标,新形势下三国自贸区建设更具长远意义。一方面将为全球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合作提供新的示范,另一方面更高水平的贸易制度与规则安排可与RCEP、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等各种地区自贸安排形成互补,带动东亚乃至亚太区域合作走向深入。

  不可否认的是,在后疫情时代中日韩三国关系发展依然面临挑战。无论是传统安全领域的风险,还是领土主权方面的争端或仍将存在。此间评论认为,维护周边和平稳定是中国周边外交的重要目标,而达成这一目标则需要通过长远规划有效管控分歧。

  专家注意到,王毅在此次访问日韩的过程中并未讳言分歧,而是强调要着眼长远,有效管控矛盾分歧并提出有针对性措施。在同韩方会谈时,王毅表示,希望韩方妥善处理中韩间敏感问题,维护两国互信与合作基础。在同日方会谈时,中日双方共同决定争取年内开通两国防务部门海空联络机制直通电话,进一步加强风险管控,增进安全互信。

  “对于分歧的管控需要有长远规划,高层共识和政治引领向来对于中日韩三边关系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郭延军指出,三方需要保持高层交往和沟通共同维护地区稳定,对于矛盾分歧寻求机制性解决方式,避免三方合作受到敏感问题干扰。

  (原题为《王毅特殊时刻访日韩,周边外交明晰“近目标”与“远规划”》)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RCEP疫情王毅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