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霍军|跟汪曾祺一起谝一谝

霍军|跟汪曾祺一起谝一谝
2020年12月02日 18:20 新浪网 作者 澎湃新闻

   跟汪曾祺一起谝一谝

酒泉日报 霍军

  “下班了。”一篇好小说就这么开头了。多么平常。汪曾祺就是这么平常,《黄油烙饼》开篇:“萧胜跟着爸爸到口外去。”《故里杂忆》开首:“李三是地保,又是更夫。”即便是名篇《受戒》,也这么拉开话栓:“明海出家已经四年了。”时间不短了,该发生点啥事儿了。啥事儿呢?小和尚的爱情故事。

《鸡鸭名家》脍炙人口,打头第一句:“刚才那两个老人是谁?”是谁呢?好像问你。也好像问我。反正咱们对面,站着个笑眯眯的老北京,其实是个江苏高邮大叔,啥都懂,啥都问人,啥都兴头十足,要跟你我扯一扯——天地日月长,世间万物香,不品咂一番,对不起时光。他的小说,跟你拉家常呢,《七里茶坊》:“我在七里茶坊住过几天。”您呢?您在总寨下过乡?什么,你也去过瓷窑口?嘿!喧荒开始了,汪曾祺来了,啥都是故事。顺手捡一段儿就是传奇,一搭又一搭,兴味长得很。
《职业》开头:“文林街一年四季,从早到晚,有各种吆喝叫卖的声音。”然后写各种吆喝——卖丹药的,卖玉麦粑粑的。卖西洋糕的是个“毫不贪玩”的小家伙,爱看热闹,却从不耽搁吆喝的本职工作:“椒盐饼子西洋糕!”放了学的孩子们故意给他拐成“捏着鼻子吹洋号”。结果呢,有一天,“我”就看见穿了干净衣裳去给外婆过生日的这个敬业的“小大人”,走到巷子无人处,自己“忽然大声地、清清楚楚地吆喝了一声:捏着鼻子吹洋号!”哈哈,原来他也还是个淘气孩子。可他已经天天儿不偷懒地做“职业”了!

  “王二是这条街上的人看着他发达起来的。”经典名篇《异秉》也这么稀松平常开始谝上了。下面没玄虚——王二卖熟肉,“只见他拿了刀不停地切,一面还忙着收钱,包油炸的、盐炒的豌豆、瓜子,很少有歇一歇的时候。”“他媳妇梳好头就推磨磨豆腐。”两口子从不打架,儿子“帮父亲洗料备料做生意,放驴的差事就归了妹妹了”。他的卤味好,花样多,拢住老顾客,“发达”了——可以喘口气听听书了,可以过年时节花两个小钱赌个输赢了。然后讲王二租了店面的保全堂药铺,一一交代各个等级的人——管事的,“刀上”(切药师傅),抓药的“同事”,最低等级的杂工“相公”。“同事”陶先生“咳嗽痰喘”,面临被开的边缘;小学徒陈相公,“起得比谁都早”,挨打比谁都多,忙上整整一天,只是爬上屋顶晒药之余,有个乐子看“巧云”:“那真是好看啊,灰的、白的、黄的、橘红的,镶着金边,一会一个样,像狮子的,像老虎的,像马、像狗的。此时的陈相公,真的是古人所说的‘心旷神怡’。”到这儿,诗意突然出现,却又自自然然。然后有个晚上,保全堂来个懂相面的张汉先生,讲起汉高祖屁股上的七十二颗黑痣,说:王二发达,也有这样的“异秉”。王二就说自己“解手时,总是先解小手,再解大手。”结果呢,夜深了,陶先生要急着解手,发现小小陈相公蹲在厕所里。“本来,这时候都不是他俩解大手的时候。”你看,味道在这儿——两个可怜人儿,他们也想看看自己有没有发达的卖肉人王二那样的异秉!命运出来了。命运真的存在吗?可怜可叹的小人物。他们的灵魂里,有多么深广的内蕴,需要我们去读出来呀!

谝闲传的汪曾祺,其实是个契诃夫。其实深广似海,却又明白如话。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