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王粲登楼:自古江山感游子,今人谁解赋登楼

王粲登楼:自古江山感游子,今人谁解赋登楼
2020年12月10日 07:15 新浪网 作者 澎湃新闻

   原创 诗书画 东方卫视诗书画

  在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以“登楼”为表现对象,或者因“登楼”而激发创作灵感的作品不在少数。

  登楼,起源于古人的“登高”传统,比如孔子就曾经“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登楼远眺,不仅可以目极万里,而且能思接千载,催生出不少名篇佳作,东汉末年王粲的《登楼赋》就是其中之一。

  王粲是“建安七子”之一,很有才学,学者蔡邕非常赏识他,想请他担任黄门侍郎。但是当时长安战乱,王粲只好南下荆州依附刘表,却并没有得到重用。

  转眼到了公元204年,王粲已经客居在荆州十三年了。这年秋天,他登上了城楼,举目四望,百感交集,于是写下一篇《登楼赋》,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思念故乡的心情和对国家安定的希望。

  王粲的《登楼赋》开创了登楼怀乡的传统,因此后世诗人也多以“王粲登楼”为典故,表现游子羁旅他乡、心怀故土的感情。我们今天就在元好问的一首诗中去体会一下。

  邓州城楼

  (金)元好问

  邓州城下湍水流,

  邓州城隅多古丘。

  隆中布衣不复见,

  浮云西北空悠悠。

  长鲸驾空海波立,

  老鹤叫月苍烟愁。

  自古江山感游子,

  今人谁解赋登楼?

  这首七言律诗是金代诗人元好问的《邓州城楼》。邓州位于河南,元好问当时正在邓州守帅帐下担任幕僚。

  与王粲登楼作赋时的情况相似,元好问登上邓州城楼的时候心情也相当悲苦。

  当时金国战事吃紧,蒙古军不断在西北发起进攻,满朝将帅却无力为国平乱。元好问抚今追昔,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邓州城下,湍水日夜不息,匆匆奔流。邓州城边,是累累的荒冢。这目之所及的萧瑟凄凉,引发了诗人的感慨。

  距离邓州不远就是隆中,东汉末年,诸葛亮布衣躬耕、隐居于此,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

  像诸葛亮这样的贤才,现在已经看不到了,只有任由密布的阴云在西北上空随意飘荡。

  诗作的前两联非常容易让我们联想到唐代崔颢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元好问在这里模仿崔颢的句式,让诗作读起来流转明快,更有节奏感。

  这里的“浮云西北空悠悠”当然也指代西北的战事。蒙古骑兵的铁骑如同翻腾在海浪中的巨鲸,搅扰得金国动荡不安,残破衰朽得如同一只老鹤,在月下凄苦地鸣叫。

  自古以来,山河破碎总能激发游子的无限感慨,可现在,谁又能理解当年登楼作赋的王粲呢?

  王粲与元好问之间时隔千年,但是在秋风萧瑟中登楼远眺的那一刻,思乡之情、身世之感和忧国之心,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两个文人的心灵被紧密联系到一起了。

王粲《登楼赋》之后,关于“登楼”的意象逐渐鲜明,楼阁已经脱离了栖身的建筑空间,成为一种安放灵魂的诗意处所,在诗画作品中频频出现。我们今天欣赏的这幅画作,是清代画家吴宏创作的《江楼访友图》。▲《江楼访友图》清 吴宏

  绢本设色 161cm×79cm

  旅顺博物馆藏

  这是一幅浅绛的山水,运用平远构图法来展现江南秋日的山水胜景。画面的远景处山水相依,波平如镜,江岸蜿蜒,两座高阁巍然高耸,阁前的岸边随意停放着几只归港的渔船,船上的白帆已经收了回来,只有高高的桅杆耸立。

近景是一河两岸,通过一座木桥相连。一位文士身着红衣、手持竹杖,正过桥访友而来。
桥对岸的树木形形色色、各自荣枯,掩映着几间屋舍,柴扉洞开,似乎正在等待朋友的到来。高处的小楼上,一位文人独坐窗前,正在欣赏窗外旖旎的秋光。
整幅画层次井然、笔墨精致、景色苍秀,真实地描绘了江南秋季的水乡风貌。同时画家吴宏运用恰到好处的烘染技巧,略施淡彩,色调和谐,明快清爽,具有非常典型的“浅绛”风格。

  画卷上方有作者的题跋“摹李营丘笔法于响雪庵中。外史吴宏。”

李营丘,指的是北宋画家李成,李成擅长创作平远寒林,喜欢用淡墨,人称“惜墨如金”,皴法多用“卷云皴”。而吴宏的这幅画显然是借李成之名而作,与李成的萧疏气象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古往今来,文人登上高楼,游目骋怀,或抒发游子思乡之情,或寄托壮志未酬的苦闷,或表达对国家前途的忧思。可以说“登楼”已经成为文人的一种生命情结,沟通天地、连接古今。原标题:《王粲登楼:自古江山感游子,今人谁解赋登楼》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