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第五届新史学青年论坛:社会变迁与国家治理

第五届新史学青年论坛:社会变迁与国家治理
2021年10月16日 16:06 新浪网 作者 澎湃新闻

  2021年10月9日至10日,由西北大学历史学院、中东研究所与《史学月刊》编辑部共同举办的“第五届新史学青年论坛”在西安举行。

  西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远军和《史学月刊》主编苗书梅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张远军副校长表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西北大学和《史学月刊》编辑部共同举办“第五届新史学青年论坛”,目的在于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总结我国历史上“国家治理”的经验和教训,既为学科发展探寻新的增长点,又为当前国家治理提供学理支撑。苗书梅主编回顾了“新史学青年论坛”的举办历程,强调“重视青年人才培养”是《史学月刊》一贯的宗旨,并将继续秉持“培养史学新人”的责任意识,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新史学青年论坛能够越办越好。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主任严海建教授作为与会代表发言。开幕式由西北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李军教授主持。

  在近两天的学术研讨中,来自全国各地的60多位青年学者围绕“社会变迁与国家治理”的主题分别从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与史学理论等多个方向进行研讨,展开了深入而广泛的学术交流。三个分会场分别推选西北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贾连港、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银品、浙江大学历史系副研究员董子云作总结发言。

  中国古代史组围绕中国古代自先秦至晚清时期的“社会变迁与国家治理”问题展开讨论,贾连港从两大方面进行了总结。

  一是关于“国家治理理念与国家统驭方略”的研究。阮明套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从清华简《厚父》篇入手,兼及中国古代早期的民本思想。程浩(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讨论两周王臣附属初命王的观念与君臣彝伦的重建。李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以《尚书·甘誓》篇为中心,阐释了东周时期“失礼则入刑”的思想倾向。刘志平(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整体分析了汉代人的国家意识。郑红翔(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从唐朝陇东地区的统治空心化,论及边疆危机问题。孙丽萍(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利用吐鲁番文书“来丰案卷”,探讨唐初西州治理。于佳彬(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以中晚唐地方治理为中心,讨论南宗禅对传统治民思想的改造。史正玉(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从妒神碑切入,揭橥安史之乱后河东社会秩序的重建。此外,丁义珏(苏州大学历史学系)从宋代宦官的品阶结构与职位序列入手,提出“宫朝相制”的观点。贾连港(西北大学历史学院)关注宋代的信息沟通与控制问题,进而上升到皇权运作。张光辉(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了清初河南“共督”与专设督抚问题。胡存璐(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讨论了清代州县官署理制度。

  二是关于“基层变迁与社会治理”的研究。冉艳红

  (清华大学历史学系)从聚落形态、行政体制探讨秦代乡里编组的形成。黄承炳(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讨论了唐后期藩镇使下御史化外为内问题。张伯国(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关注金顶回人制度与清代南疆基层伯克培养的关系。“赋役、财政制度与社会治理”是此类主题的研究重点。顾成瑞(西北大学历史学院)、黄敏捷(广州南方学院)、张程娟(苏州大学历史学系)、宋上上(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分别从唐前期正役“色役化”,北宋之初“司马光役法”的松动,明代中后期运河沿线徐州卫所军役,明代南京快船军役编佥方式等方面,讨论唐宋以后的役法与基层治理问题,从新维度对传统议题进行了阐发。李义琼(浙江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梳理了明中叶的余盐制度,吴兆庆(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研究了明代马匹的价格,高元杰(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探讨了晚清漕运中的“回漕现象”。刘爽(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以区田法为例,讨论清代士绅的地方治理与技术教化问题。此外,林建(浙大城市学院京杭大运河文化研究院)、张健(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分别讨论了两宋以降的黄河治理问题,刘希洋(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所)研究了清代的防疫问题,瞿见(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考察了清代边疆市场管理问题,从多种角度讨论了各历史时期基层治理的不同面相。

  贾连港表示,中国古代史组围绕历代国家、社会及相互之间的互动,进行了跨时代、跨领域的研究。多数论文选题精巧,观点新颖,评议切中要害,从不同层面或直接或间接触及中国古代社会变迁与国家治理问题,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中国古代史组

  中国近现代史组共有论文23篇,其中1840-1919年部分12篇,1919-1949年部分11篇。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银品在发言中总结了中国近现代史组论文的三大特点。

  一是选题百花齐放、体现学科交融。此组论文选题多样,包含政治史、经济史、外交史、社会史、文化史等多维度。政治史方面,赵虎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章成(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张景航(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姚江鸿(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分别探讨了清末新政时期高层人事变动和政务机构职能的变化、陕甘总督对辛亥革命的因应、战时国民政府情报体系建立过程、一号作战与国民党政治改革关系等;文化史方面,封磊(延安大学历史学院)、谭红艳(西北大学历史学院)、张晶(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分别考察了近代中国礼拜和星期休假文化的形成与演变、近代中国的历法变革、战时区域文化空间构建和传播。经济史方面,钟钦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许存健(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赵士第(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董嘉瑜(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分别论述了晚清货币本位制度的引介移植过程、晚清地方捐输和协饷供应、光绪朝地方私钱治理、晚清四川按粮津贴等问题。外交史方面,郑彬彬(上海大学历史系)分析了英帝国驻华使领和地方开埠始末。此组的社会史领域论文数量最多,谢健(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骋(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欢(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谌畅(江汉大学人文学院)、严海建(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陈懿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许梦阳(南京审计大学法学院)、刘灿(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银品(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赵曜(中山大学历史学系)、黄宝撰(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等学者的论文分别涉及城市治理、烟毒治理、教育管理、乡村治理等问题,直接体现本论坛“社会变迁与国家治理”的主题。同时,此组有多篇论文体现出经济史和社会史的结合、法律史和外交史的结合、文化史和思想史的结合等。

  二是史料运用呈现出国际性与本土性结合的特色。中国近现代史组论文皆以“论从史出”为原则,文章立论有据,运用了不同类型的史料,有原始未刊档案、期刊报纸、人物日记、回忆录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原始档案丰富多样,不仅有国际化眼光的外文档案史料,比如英国外交部FO档案、英国殖民地部CO档案、日本外务省档案、英国国家档案馆NA档案等。中国台湾地区“国史馆”藏国民政府档案、“蒋中正总统”档案、“军情局”档案、“军事委员会”侍从室档案,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档案馆“外交”档案、经济档案。大陆地区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军机处电报档,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南京临时政府档等;还有多个省级档案馆档案,比如北京市档案馆的自来水档案、江苏省档案馆的民国高等法院档案、甘肃省档案馆的禁烟档案、四川省档案馆的巴县档案、云南省档案馆、辽宁省档案馆、广东省档案馆的档案等。也有部分基层档案,比如四川璧山区档案馆、四川南充市档案馆藏南部县档案、四川凉山州会理县档案馆等等。可以说,史料来源体现了全球性和地方性并存的特色。

  三是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有机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组的文章既有整体性视角长时段地宏观探讨,亦有从区域性视角眼光向下的研究,还有解剖麻雀、见微知著式探幽。宏观性研究论文并没有泛泛而论、天马行空,均注意到在文中加入适度个案事例加以佐证。微观研究论文并非简单停留于细节故事,而是心中有关怀,注意以小见大,从讲具体故事上升到说理层面。

分会场二

  浙江大学历史系董子云副研究员代表世界史与史学理论组作总结发言。董子云表示,本组共有史学理论论文5篇,世界史论文9篇,均紧扣会议主题,史料运用丰富,分析论证严谨,展现了史学理论和世界史青年学者良好的研究风貌。

  在史学理论方面,兰梁斌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考察了延安时期吴玉章、侯外庐、范文澜等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辛亥革命史书写,肯定了他们对新中国成立后的辛亥革命史研究作出的奠基性贡献。苏诗婉(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梳理了人类疫苗发展艰辛而曲折的历史,剖析了其中个人自主权和国家公权力不断寻求平衡的过程。龙涛(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以个人主义为线索,探讨了现代种族主义的理论流变。李小东(西北大学历史学院)以中日印三国为范例,说明了在东方民的概念与民史研究的趋向与西方不同,更着力于借助民史建构民族/民主的现代国家。王哲(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认为中国共产党1949年在解放区组织的五四30周年纪念活动,在传承传统纪念形式和话语的同时,也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新民主主义五四话语体系,让五四精神服务于中国革命建设。

  在世界史方面,安永娜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指出苏格兰1857年精神错乱法案改革虽然具有局限性,但具有稳定社会秩序,为苏格兰工业化新社会建立新的准则和规范的历史意义。林斌

  (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通过对美国建国时期1787-1788年宪法与超越性宪法的剖析,凸现了美国建国者内部的激烈冲突,展现了美国建国和宪政较鲜为人知的另一面。孙仁朋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挑战传统观点,认为克里斯提尼的行政区域改革兼具革新性与保守性,而改革的核心特质,在于地理/社会阶层以及新旧体系三个层面的混合。任晓宇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

  细致阐述了1955年卡特疫苗事件的前因后果,分析了事件之后美国政府积极介入的角色及相关的公共卫生改革。侯兴隆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则以英国1086年末日审判调查为窗口,考察英国新的地方治理体系形成中地方共同体的参与模式。白珊珊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以出土铭文为主要史料,考察了罗马时期斯巴达的官制运作方式,从而折射这一时期斯巴达社会的变迁。董子云

  (浙江大学历史学系)

  分析了法国11-13世纪习惯改革的历史动因,将其视为法兰西王国治理走向法制化的重要面相。黄嘉欣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在大量诉讼书和请愿书的基础上,分析了14世纪上半叶英国的犯罪缘由/犯罪类型和犯罪治理模式。马锋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

从时代背景和历史写作文本本身出发,反驳了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系由拜占庭史家马塞林努斯提出的观点。分会场三

  闭幕式由《史学月刊》主编苗书梅教授主持。西北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李军教授和中东研究所所长韩志斌教授作为主办方分别介绍了西北大学中国史学科和世界史学科悠久的历史传统与学术特色,并向与会学者表示感谢,欢迎大家“常来长安”。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