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底,最高人民检察院内设机构经历了系统性、重塑性、重构性改革,检察职能被系统地划分为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四大检察”崭新亮相!
各个检察厅的职能是如何划分的?他们如何围绕主责主业履职尽责?最高检新媒体推出系列视频,带您走近11个检察业务部门,敬请关注!
【解说】最高人民检察第十检察厅承办最高人民检察院管辖的刑事申诉案件、国家赔偿案件和国家司法救助案件;向信访群众答疑解惑,促使案结、事了、人和。
2020年3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全国检察机关组织开展信访积案清理活动。清理重点是检察机关已经作出终结性处理意见,信访人仍重复信访五年以上且反映强烈的积案。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检察厅厅长徐向春
张军检察长多次作出批示强调:积案,因难而积。各级院主要领导若不过问、亲自办理、督导,还会积、累,以人民为中心就是空话,“三个月回复结果”就是空话。请“老大”重视,解决好“老大难”的问题。
【解说】信访积案清理过程中,最高检领导为各级检察机关领导包案办理信访积案作出了表率。张军检察长包案2件,其他院领导共包案16件,目前,院领导包案已全部化解。
为贯彻落实最高检指示,最高检第十检察厅大力度,月通报、带案子下访巡访,一案一策,多措并举,努力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各地检察机关院领导担任信访积案清理活动领导小组组长:江西省检察院田云鹏检察长亲自包案6件“钉子案”;湖北在清理活动开展之初,疫情形势严峻,省院党组不等不靠,第一时间谋划部署;福建省检察院专门下发文件,把领导“大接访”活动与信访积案清理活动相结合,以领导“大接访”为牵引,推动信访积案清理工作深入开展。
所处理的信访积案全部化解,当事人对处理结果很满意,取得了不错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公开听证是化解信访积案的有效手段,通过“第三方”释法说理,将检察办案过程“晒出来”,主动接受监督,更容易让信访人接受司法机关的决定,做到案结事了人和。
为了规范公开听证相关工作,最高检出台了《人民检察院检察听证室设置规范》和《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听证工作规定》,搭建了中国检察听证网,要求各级检察机关建立检察听证室,各级检察院检察长带头主持听证会,各业务条线、各位检察官都要将公开听证作为常态化工作内容,将其作为评优评先、检察官业绩考核的一项措施进一步贯彻落实。
在清理过程中,各地结合实际创新公开听证方式:浙江检察机关为身在异地的当事人宋某某开展跨省异地远程听证,远程司法救助;辽宁检察机关为申诉了30年,心中的执念很难解开的当事人陆某某,申请由最高检牵头,举行四级院联合公开听证;内蒙古检察机关依法对一起迟迟没有判决的刑事案件,撤回起诉,并及时作出不起诉决定。听证会后,每一起案子都圆满结束,每一名当事人心结都得以化解。

申诉人苗青海
通过这些专家和法律部门的这些听证,我现在也算明白了。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检察厅检察官王庆民
让双方当事人面对面,案情说清,怨气化解。穷尽所有法律程序,让信访人满意。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周口市东新区许湾乡希望小学校长李灵
参加听证的各方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很接地气,又公开透明,对化解社会矛盾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解说】在最高检第十检察厅的大力推动下,截至2020年11月30日,全国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共开展信访案件公开听证3870件,当事人同意检察机关处理意见的3645件,占94.2%。最高检第十检察厅共举办了14场公开听证会,效果很好。
实践证明,通过公开听证,由“第三方”向当事人答疑解惑、释法说理,可以有效解开当事人心结,促使当事人接受司法机关作出的决定,做到案结事了人和。
在接下来的控申工作中,全国各级检察机关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最高检党组的带领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确保圆满完成党中央部署的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工作任务,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