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黑人抗争命运电影,却让国人看得难受!

黑人抗争命运电影,却让国人看得难受!
2021年11月28日 21:02 新浪网 作者 未来电影局

  

  

  作为Apple TV+的一部原创电影,《银行家》汇集了众多观众耳熟能详的面孔,“猎鹰”安东尼·麦凯 ,“神盾局局长” 塞缪尔·杰克逊,再加上“X战警”尼古拉斯·霍尔特,三位超级英雄强强联手,共同带来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冒险故事。

  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黑人企业家伯纳德与乔为突破种族束缚,不得已雇佣白人马特扮演他们的公司“老大”,经过多年奋斗,最终创建了自己的产业帝国。

  

  那时的美国,刚好处在种族歧视最严重时期,社会对黑人的种种限制,将他们生存空间挤压到极限,特别是上流社会圈,更是将黑人种群排除在外。

  伯纳德生活在一个普通黑人家族,父亲只想安稳工作,保证一家人过着温饱生活,然而伯纳德却不是一个循规蹈矩之人,早在童年时期,他就想尽各种办法向白人学习如何计算金融公式、如何经商,即使被追赶、被殴打也从不放弃,正是这种做事的坚持,奠定了伯纳德日后成功的基础。

  

  从买卖物业起步,伯纳德开始了自己的掘金生涯,凭着聪明和过人的计算能力,他的资产不断增加,而此时,工作遭遇瓶颈的他,却意外迎来了生命中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乔,两人的初次见面有点不打不相识,互相看不顺眼的两人,在日后的生涯中并肩作战,成为最亲密的战友。

  作为一部以商战为背景的电影,本片最成功的地方无疑是将十几年的漫长过程压缩为几个精彩瞬间,让观众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充分领略商战的紧张和刺激。

  

  全片主要聚集三起大事件,一是购买洛杉矶最繁华地段商业大楼,二是由物业市场过渡到金融市场,收购德克萨斯州的大陆银行及马林银行,三是遭遇对手暗算,在法庭上的申诉和抗争。

  每段故事都有自己的精彩之处,例如购买商业大楼时,伯纳德充分展现自己过人的计算能力和对全局的掌控能力,他将对手要走的每步棋都算计好,并想好对策,让前台演员马特放心大胆演出,而马特由一位什么都不懂的年轻人,仅仅通过一个月的训练,就成为既会打高尔夫,也能品好酒,甚至还能够准确进行银行利率计算的行家,同样让人叹为观止。

  

  其中,收购大陆银行是伯纳德和乔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如果说大量持有物业还不会搅动美国的资本市场,那么对银行的掌握则无异于直接向美国主流社会圈宣战。

  或许从小在伯纳德的心中,早已埋下过这样的信念,他不仅要改善自己的生活,更要改变整个美国黑人的生存现状,所以尽管前路艰险,却一往无前,而乔不一样,看似玩似不恭的他,实则早已看透了这个世界的不公,他狂荡不羁的外表,不过是为了掩饰对社会深深的失望,

  对于伯纳德的选择,早期的他一直坚决抵制,认为实在太过荒唐,有点以卵击石,但在伯纳德的坚持下,乔还是选择了妥协,因为在他心底,同样住着一个想要改变命运的躁动灵魂。

  

  这也是为什么当他们败诉,财产基本被充公后,依然保留着乐观的态度,其实在两人选择收购银行时,结果就已经注定,以他们的能力,根本无法撼动美国根深蒂固的体制,但有些人天生就是如此,他们存在的价值,不在于将体制完全扭转过来,而在于他们用自己的勇气让后来人看到希望,让反抗不再是虚无飘渺的事情,从这点衡量,伯纳德和乔是真正的英雄。

  为缓和影片的紧张基调,本片在大时空背景下,还加入了大段家庭温馨的描写,去冲淡刀光剑雨的肃杀之气。

  

  伯纳德妻子对他的不离不弃,无论顺境还是逆境,无论家财万贯,抑或一贫如洗,这个温和、睿智的女人始终站在他背后,成为最温暖的倚靠,也是这个女人,在伯纳德最彷徨无助的时候给了他启发,让其心无旁骛的按照心中认为正确的道路勇敢向前,

  有人说,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默默支持他的女人,这话一点都不假,她们不显山不露水,却撑起了另外一片无人看见的天空。

  不可否认,《银行家》涉及的题材非常讨巧,尤其在“弗洛伊德事件”愈演愈烈的美国,更有着深深的政治寓味。全片几段冲突处理比较温和,在法院自诉那里也未进行过度渲染,然而从里到外透出的反种族论调,让电影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显得非常“政治正确”。

  

  这几年的好莱坞,已经涌现了大量反应“黑人抗争”的影片,《为奴十二年》《隐藏人物》《绿皮书》《正义的慈悲》,这些作品无论艺术性,还是可看性都做得不错,可认真分析起来,却发现很多电影都有些名过其实,它们能够被美国观众喜欢,甚至拿下大奖,除了本身品质外,更多靠的是场外因素加持,即所谓的“政治正确”。

  于是乎,在看到前辈们的先后成功后,一大批类似题材的电影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充斥着美国的大银幕,当所谓的“政治正确”理念成为主流,其带来的后果是创作者们不再将精力放到如何去进行更好的创新,而是怎样才能让观众产生共鸣,在社会造成影响,甚至讨好影评人,从而获得大奖。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一方面,我们应该容许、甚至欢迎类似题材电影的涌现,但另一方面还要把握好度,君不见,如今的好莱坞在“女权”和“黑人”问题上已经走向极端,主要角色中间一定要有黑人,而且不能以反面形象出现,众多IP不断推出以女性为主打的影片,甚至连下任“007”都有可能变为女性,

  从产业的良性循环考量,这样的后果很严重,它不仅无法促进黑人水平的提高,反而会适得其反,把许多好的黑人影片,或者黑人演员打上另类标签,这无疑是对那些长期努力并认真工作的黑人从业者的不尊重。

  

  同时,“黑人运动”并没有真正改变美国的种族歧视问题,要知道,种族歧视不仅针对黑人,还针对其他所有有色人种,包括亚裔。可如今的美国,只要提到种族歧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黑人,然事实上,和黑人比较,其他有色人种受到的不公平待遇更多,也更明显,只不过,他们不像黑人那样掌握了诸多话语权,甚至可以渗透到政府高层。

  黑人遭遇不公,还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发泄,包括电影进行展现,其它人种却连这样的机会都没有,反应他们受到不公平对待的影片少之又少,造成这样的原因,无非就是黑人在美国民众中的比例很高,于是,就形成了白人欺负黑人,黑人和白人又联手欺负其它有色人种的怪圈,这对于其他有色人种来说,又何尝不是黑人对他们种族歧视呢?

  所以,我们希望看到反应种族歧视的电影,应该具有更广阔的深度和更全方位的展现,而不是像如今这样“双标”,继续以取笑亚裔等少数族群为乐,并认为理所当然,否则,这样的反种族歧视电影,也只不过沦为一些自以为是的美国人戴着有色眼镜的自嗨罢了。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伯纳德黑人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