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美国国债200年:从互联网泡沫到金融危机

美国国债200年:从互联网泡沫到金融危机
2020年05月15日 08:32 新浪网 作者 格隆汇APP

  作者:靳毅团队 

  来源: 靳论固收

  投资要点

  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美国的科技投资进入低谷,驱动“新经济时代”美国经济中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消失。互联网的传播速度放缓,导致技术更新对于生产效率的促进作用随之消退。除科技退潮的因素外,21世纪初美国也面临人口老龄化的困扰,同样对长期经济增长速度产生了负面影响。

  为了对冲经济衰退,2001年小布什政府重新捡拾起了80年代里根政府的赤字工具,用减税与政府开支刺激经济复苏。同时美联储也大幅降息,创造出超宽松的货币环境。在财政、货币政策的双重刺激下,房地产行业进入繁荣周期,乃至集聚了泡沫。而缺乏监管的金融衍生品创新,则为房地产泡沫火上浇油。

  直到2007年美联储连续加息刺破了房地产泡沫,房地产行业衰退引发了次贷危机,并最终演变为金融危机。布什与奥巴马政府拿出上万亿美元拯救金融机构、抵御经济衰退,将联邦政府的杠杆率推升至历史高位。美联储又再次降息至接近“0”,并启动了量化宽松托底经济,美元的超宽松进入到“2.0”版。

  21世纪初,美债市场总体上延续了80年代以来的牛市行情,从2002年至2009年,10年期美债收益率由5%下行至一度接近3%。美债收益率下行的根本因素,在于美国长期经济增长中枢的下降。这种下降,是由科技周期、人口周期等长期因素引起的。但从中期上来看,从互联网泡沫到金融危机的这一段时间,美债市场仍有趋势性值得深入研究,其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

  风险提示

  市场波动风险。

  《美国国债200年》系列专题之十

美国国债200年:从互联网泡沫到金融危机

  一、引言

  近期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持续发酵,全球股市暴跌,美联储紧急降息,美债收益率创下了美国建国以来的最低记录。

  如此低的美债收益率,反映出美债市场中存在哪些长期变化?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当下又处于什么样的历史环境中?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梳理了美国建国后,其国债市场长达230余年的历史,试图从利率的角度,解析美国人口、产业、政策、金融环境、价格等多方面的演变。在历史的长河中,探寻未来美国经济的行进方向。

  以上梳理,形成了《美国利率200年》系列报告。本篇报告为这一系列的第10篇,探讨了美国债券市场在21世纪初的发展。

  二、从互联网泡沫到金融危机(2002-2009)

   2.1、时代背景

  90年代初苏联解体,日本泡沫经济崩盘,美国战胜了政治与经济上的竞争对手。紧接着互联网革命爆发,美国作为这一轮技术革命的“领头羊”,在90年代中后期实现了多年的经济中高速增长,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金融市场也体现出美国经济的繁荣,纳斯达克指数5年内上涨5倍。

  此时的美国傲视全球,仿佛在世界上已经没有了敌手。然而,“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进入21世纪后,美国自身的诸多问题开始暴露出来。而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破灭,则是这一连串问题的开端……

  2.2、基本面:从互联网泡沫到金融危机

  2000年3月10日,纳斯达克指数达到了它在互联网泡沫中的最高峰——5048.62点。在之后两年半的时间里,纳斯达克指数一泻千里,最低跌至1100点左右,股市泡沫完全破灭。

美国国债200年:从互联网泡沫到金融危机互联网泡沫破灭的影响是巨大的。首先,投资者期待投资于互联网企业,并在互联网牛市中获得丰厚回报的乐观情绪一扫而空,美国的科技投资进入低谷,驱动“新经济时代”美国经济中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消失。例如美国于90年代率先发展起来的半导体制造业,就在互联网泡沫破裂后,迫于盈利压力向东亚转移。
美国国债200年:从互联网泡沫到金融危机

  另外,随着2002年互联网在美国社会的普及度接近60%,互联网用户增长进入瓶颈期:1994年至2002年,短短8年间,美国互联网用户占比从5%增长至59%,而至今美国互联网用户占比也不过75%。互联网的传播速度放缓,导致技术更新对于生产效率的促进作用随之消退。

美国国债200年:从互联网泡沫到金融危机

  除科技退潮的因素外,21世纪初美国也面临人口老龄化的困扰。随着二战后出生的“婴儿潮”一代逐渐退休,2000年后美国劳动参与率下降。老年人的生产和消费能力较弱,同样对长期经济增长速度产生了负面影响。

美国国债200年:从互联网泡沫到金融危机

  为了对冲经济衰退,2001年小布什政府重新捡拾起了80年代里根政府的赤字工具,用减税与政府开支刺激经济复苏。其中,2003年小布什政府提出了利好房地产业的《美国梦首付法》,为购房的中低收入家庭提供房贷保险补贴,降低购房门槛。同时美联储也大幅降息至2%以下,创造出超宽松的货币环境。在财政、货币政策的双重刺激下,房地产行业进入繁荣周期,乃至集聚了泡沫。

  而缺乏监管的金融衍生品创新,也为房地产泡沫火上浇油。直到2007年美联储连续加息刺破了房地产泡沫,房地产行业衰退引发了次贷危机,并最终演变为金融危机。

美国国债200年:从互联网泡沫到金融危机

  2.3、政策面:美元的超宽松时代

  财政政策方面,互联网泡沫破裂后,共和党小布什政府延续了80年代同为共和党的里根政府的财政路线,一方面削减税率,将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由39.6%下调至35%。另一方面加大支出,补贴购房人群以抵御经济衰退。特别是2001年“9·11”事件之后,美国相继出兵阿富汗与伊拉克,又给美国政府增添了沉重的军费负担。其结果是克林顿政府节省的财政盈余被布什政府消耗殆尽。

  2008年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布什与奥巴马政府又拿出上万亿美元拯救金融机构、抵御经济衰退,将联邦政府的杠杆率推升至历史高位。

美国国债200年:从互联网泡沫到金融危机

  货币政策方面,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美联储开启了美元的超宽松时代,在2001年1年的时间里,就将政策利率由6%调降至2%以下,达到了二战以来的最低值。但是美联储的过度宽松,侧面助推了房地产泡沫的形成。

  美国房地产市场的火热,部分造成了2004年之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及美国通胀的抬升,美联储转而进入加息通道。受到加息的压力,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并最终引发了金融危机,美联储又再次降息至接近“0”,并启动了量化宽松托底经济。美元的超宽松进入到“2.0”版。

  金融监管方面,21世纪初美国金融监管环境发生了历史性的大转向。1999年末通过的《金融现代化服务法案》,彻底打破了自罗斯福“新政”以来,美国金融业的“分业经营”形态。商业银行大举进入高利润的投资银行业,金融创新层出不穷,但同时也将风险带入了要求资产稳健与安全的商业银行业,并最终酿成了金融危机的苦果。

  如同70多年前的罗斯福政府一样,奥巴马政府也吸取了金融危机的教训,并于2010年颁布了《多德-弗兰克法案》,限制商业银行参与投资银行业务,并提高抵押贷款门槛与质量。奥巴马政府施加的“强监管”,有利于提高美国金融系统的健康度,但客观上限制了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力,放慢了金融系统的复苏步伐。

美国国债200年:从互联网泡沫到金融危机

  三、国债市场:牛市的延续

  21世纪初,美债市场总体上延续了80年代以来的牛市行情,从2002年至2009年,10年期美债收益率由5%下行至一度接近3%。美债收益率下行的根本因素,在于美国长期经济增长中枢的下降。这种下降,是由科技周期、人口周期等长期因素引起的。

  但从中期上来看,从互联网泡沫到金融危机的这一段时间,美债市场仍有趋势性值得深入研究,其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

  第一阶段为2002年至2003年上半年。此时美国经济已经企稳复苏,私人投资同比恢复正增长。但在过度宽松的货币环境下,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仍较弱,不足以推动收益率回升,使得美债延续了互联网泡沫危机以来的牛市。

  第二阶段为2003年上半年至2007年上半年。超宽松的货币环境,与布什政府颁布的《美国梦首付法》,刺激房地产市场过度繁荣。房地产投资带动资金需求大幅回升,并开始抬升美债收益率。后期美联储加息,收紧银根,也加速了美债收益率的上行。

  第三阶段为2007年上半年至2009年。房地产行业的衰退引发了次贷危机与金融危机,美联储大幅降息对冲。实体经济资金需求的下滑,与美联储资金供给的上升,共同带动美联利率大幅走低。但仍值得注意的是,在2009年上半年美国实体经济低迷的情况下,美债利率出现了明显的回升,这主要是由于当时奥巴马政府利用赤字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刺激,美债供给突然上升所致。

美国国债200年:从互联网泡沫到金融危机

  四、风险提示

   市场波动风险。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