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资管新规过渡期、货币政策、理财浮亏,央行发布会最新回应

资管新规过渡期、货币政策、理财浮亏,央行发布会最新回应
2020年07月11日 00:07 新浪网 作者 格隆汇APP

  来源:上海证券报

  对于市场热议的资管新规过渡期是否应该延长,央行10日召开的2020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传递出权威声音。

  央行办公厅主任兼新闻发言人周学东表示,因为受到疫情冲击,资管新规的过渡期应该延长。但也有机构、学者建议不能延太长,可能延长一年时间是比较合适的。

  同时,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兼新闻发言人阮健弘、研究局局长王信、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货币政策司副司长郭凯就金融数据、货币政策、普惠小微贷款、信托风险等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疫情冲击下 资管新规过渡期应该延长

  周学东指出,各界对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的建议比较多,但是无论是延1年、2年还是3年,对金融机构来说,关键是必须要转型。再想回到过去那样大搞表外业务、以钱炒钱、制造金融乱象是不可能了。

  周学东表示,因为今年受到疫情冲击,应该将资管新规的过渡期延长。但也有机构、学者建议不能延太长,可能延一年是比较合适的。

  孙天琦表示,目前,全球经济受到疫情的影响暂时出现了萎缩,我国经济也存在一定的下行压力,确实也增加了资管业务规范整改的难度,市场非常关注资管新规过渡期相关政策。有些人建议严肃市场纪律,严格执行资管新规要求,有些人建议将过渡期延长一年,也有研究报告建议延长两年,都有各自不同的逻辑和道理。

  孙天琦称,下一步,人民银行将会同有关部门在坚持资管新规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密切跟踪监测资管业务规范整改的情况,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好相关工作,稳妥有序推进资管行业的整改与转型。

  5月末资管产品总量90.1万亿元 风险进一步收敛

  2018年4月资管新规出台以来,资管产品实现了平稳有序转型,总规模稳中有降,整体风险持续收敛,实体经济融资没有受到存量业务整改的影响。

  孙天琦表示,从两个方面看,一方面是资金脱实向虚、自我循环的现象得到遏制,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持续压缩。另一方面是净值性产品占比稳步上升,资管资金通过增加金融债、企业债投资的方式,加大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阮健弘介绍,“一行两会一局”共同建立的资管产品的统计制度,统计范围还是比较全面的,包括八大类:

银行的非保本理财

  信托公司的资管产品

  证券公司及其子公司的资管产品

  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的专户

  期货公司及其子公司的资管产品

  保险的资管产品

  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的资管产品

  公募基金

  到今年5月末,这些资管产品直接汇总的资产总量是90.1万亿元,比年初增加了4万亿,同比增长3.5%。

  阮健弘称,总体来看,资管产品的风险进一步收敛。

  一是同业交叉持有的占比持续下降。5月末资管产品的同业资金来源占其全部资金来源的比重49.8%,比年初下降了1.2个百分点。

  二是杠杆率回落,杠杆率是总资产跟募集资金的比例。资管产品的负债杠杆率平均为107.7%,比年初回落了0.9个百分点。

  三是净值型产品占比持续上升,5月末净值型产品募集资金占全部资管产品募集资金的余额是60.3%,比年初高了4.9个百分点。

  四是非标准化的债权规模持续减少。5月末资管产品投资的非标准化的债权类资产规模同比下降7.6%,比年初多下降1.2个百分点。

  理财出现阶段性浮亏是正常现象

  “因为资管产品风险得到了更好的控制,所以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也发挥了更有效的作用,应该说资管新规在现实当中效果还是比较好的。”阮健弘指出,5月末资管产品的底层资产配置到实体经济的余额是39.3万亿元,比年初增加了2.2万亿元,占全部资产的43.6%,比年初提高了0.6个百分点。

  从结构上来看,新增的投向实体经济的底层资产主要是企业债券和股票等标准化的资产。

  最近数月,个别理财产品出现了浮亏的现象。阮健弘称,市场变化必然会导致净值产品的波动,这是合理的,目前净值产品的占比已经达60%,这么大的规模,阶段性的浮亏也是一个正常的现象。

  “从我们掌握的数据整体上来看,5月末全部资管产品的资本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比年初增加了5000亿元,大家可以判断资管产品总体上收益是正的。”阮健弘表示。

  上半年贷款新增量达历史最高水平  下半年将保持平稳增长

  央行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在直接和间接融资共同发力之下,社融增量累计为20.83万亿元,同比多增6.22万亿元;上半年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新增量是12.33万亿元,达历史最高水平。

  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增速为11.1%,连续第4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阮健弘介绍称,除了信贷支持外,债券、股票、票据三项直接融资发力,三方面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中比重达到19%,比去年同期高7.7个百分点。

  从具体数据来看,上半年企业债净融资3.33万亿元,已经接近去年全年水平,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2461亿元,几乎比去年翻一番。随着金融配合财政政策发力,上半年政府债券净融资达3.79万亿元,同比多1.33万亿元。

  “上半年企业贷款增加比较多,是实体企业的资金需求增加和金融支持力度加大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阮健弘表示,近期调查的结果显示,企业的信贷供需两旺,金融机构审批贷款的提款率上升的比较明显。

  同时,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明显提升。阮健弘介绍称,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超储率是1.6%,比去年同期低了0.4个百分点,应该说当前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更为畅通,传导效率明显提升。货币乘数是6.92,比去年同期高了0.79,处于历史上较高水平。

  对于下半年信贷需求情况,阮健弘表示,预计下半年货币信贷以及社融会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

  郭凯也预计,下半年货币信贷基本与去年相比略有增加,全年新增贷款大概20万亿元左右。

  货币政策立场仍然稳健 更加强调适度二字

  “货币政策的立场仍然是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我们现在更加强调适度这两个字。”郭凯表示。

  郭凯解释称,所谓适度,一是总量上要适度,信贷的投放要和经济复苏的节奏相匹配。如果信贷投放节奏过快,快于经济复苏就会产生资金淤积。

  二是价格上要适度,一方面要引导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向实体经济让利。同时也要认识到利率适当下行并不是利率越低越好,利率如果严重低于和潜在经济增长率相适应的水平,就会产生套利的问题,产生资源错配的问题,产生资金可能流向不应该流向领域的问题。所以利率适当下行但也不能过低。

  “下半年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保持总量的适度,综合利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郭凯表示,另外又要抓住合理让利这个关键,保市场主体,特别是更多地关注贷款利率的变化,继续深化LPR改革,推动贷款实际利率持续下行和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为经济发展和稳企业保就业提供有利条件。

  郭凯介绍,今年疫情发生以来,我国的货币政策实则有两个主线:

  第一个主线是正常的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通过总量、价格、结构工具来提供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使货币信贷能够为经济复苏提供足够的支持。

  第二个主线是针对疫情出台的一些特殊的、阶段性的货币政策工具。比如,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春节后开市前两天投放1.7万亿元的流动性、5000亿元支持复工复产再贷款再贴现、6月1日出台的两个货币政策工具等。

  “这些措施都是针对疫情的特殊情况和不同特点设计的,本身就是一个临时性的政策措施,它们是针对不同时点需要来设定的。当政策设定的情形不再适用的时候就自动退出了。”郭凯强调。

  目前,3000亿元和5000亿元再贷款已经执行完毕,中小企业信用贷款的支持计划以及贷款的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刚刚推开,还在逐步发力中。下半年经济恢复正常,传统货币政策的作用可能会更加明显,进入一个更加常态的状态。

  房地产融资占比逐年下降

  在信贷流向监控下,房地产融资保持稳定。阮健弘介绍称,从中央银行的监测来看,房地产融资也在保持比较稳定的状况,5月末全口径的房地产融资增速10.3%,这个增速比同期的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速要低2.2个百分点。

  “这些年我们一直是着力于引导商业银行优化信贷结构,把投向房地产的金融资源控制在适度的范围之内。”邹澜表示。

  邹澜介绍称,商业银行对房地产行业新增贷款占各项贷款增量的比例,曾经高达43%、44%,这些年在相应的政策引导下,这个比例逐年下降,今年1至5月份占比已经降到25%。

  对信托公司“爆雷”正在研究方案 坚持市场化法治化

  近期,包括安信信托、四川信托等信托公司暴露风险,对此,孙天琦说,这几个风险处置案例相关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正在研究方案,人民银行也在紧密配合。

  第一,坚持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压实相关金融机构和相关股东的主体责任。

  第二,依法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保护这些投资者的知情权、公平选择权、财产安全权、求得赔偿权等合法权益。

  第三,加强投资者教育,帮助投资者树立“收益自享、风险自担”的风险责任意识,准确评估自身风险承担能力。产品处理上,要严肃市场纪律,防止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第四,对监管部门而言要举一反三,加强金融业行为监管体系的构建,规范类似产品的销售行为,杜绝欺诈误导投资者,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下半年经济运行维持向好态势

  对下半年及下一阶段经济形势,王信表示,总体上,我国经济运行目前持续好转,从各项经济指标看,这个态势比较明显。

  最近几个月,随着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取得重大的阶段性成果,以及各项金融货币政策发挥重要作用,消费、投资等都在边际改善。下半年及未来一段时期,这种好转的态势仍将持续。

  从投资来看,我国以5G网络、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基建项目以及其他投资项目的落地,有望使得投资成为促进经济增长非常重要的推动力。消费也明显呈现边际改善的情况,出口增长虽然可能下滑,但和主要经济体相比,我国出口状况相对较好。

  预计未来物价总体上是稳定的,CPI涨幅或有所回落,PPI同比跌幅收窄。6月份PPI环比变成正的,这是一个很好的迹象,表明生产投资、制造业的形势在进一步好转。

  总之,下半年以及下一阶段我国经济运行会继续维持向好态势。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