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过年我们都会回到故乡,但故乡还是那个故乡吗? | 地新引力

过年我们都会回到故乡,但故乡还是那个故乡吗? | 地新引力
2019年05月20日 12:40 新浪网 作者 吴晓波频道CHANNELWU

  文 / 林克(吴晓波频道)

  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周期性人口迁徙是什么?

  答案是春运,在40天的时间里,有10亿人口会进行35亿人次的出行,相当于让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的总人口搬一次家。

  乡愁,驱动着中国人奔波千里,回到故土。但越来越多的人会发现,故乡越来越不像记忆中的故乡了,活跃的人越来越少,有些地方甚至村落整体消失了。

  老家成了一座“空巢”,乡愁又将何处安放呢?

  

01 中国农村空心化问题有多严重?

  过去,曾有说法指出农村现在只剩下“703861部队”,70指的是70岁以上老人,38指的是妇女,61则指的是儿童。如今,又出现了更令人无奈的新现象:农村现在是“三鬼当家”——老鬼、小鬼和赌鬼。

  相比这些现象名词,统计数据更令人印象深刻。

  据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农村生产经营人员3亿人中,55岁以上的居然占33%,36-54岁占48%,35岁以下的只有19%。

  十八大以来,公安部查处了赌博案件174万起、593万人次,农村地区为数不少,中央政法委、中央综治委、公安部联合印发通知要求集中打击农村赌博违法犯罪。

  过年我们都会回到故乡,但故乡还是那个故乡吗? | 地新引力

  中国农村在城市化的巨浪中流失了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文化基础也随之开始崩塌。

  那农村在城市化浪潮中得到了什么呢?

  得到了一堆闲置的自建房。

  很多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挣到了钱,但却不够在大城市买房,于是选择在老家建房。紧接着,在虚荣心驱使下,一栋栋远超实际居住需求的小楼被建起来了。年轻人继续去城里蜗居打拼,老人小孩则在村里守着这些空荡荡的浮夸建筑。

  过年我们都会回到故乡,但故乡还是那个故乡吗? | 地新引力

  据社科院2018年《中国农村发展报告》的统计:目前全国“空心村”闲置宅基地的综合整治潜力约为1.14亿亩,而在大城市附近的农村,这种情况尤为严重。有学者调查过,目前北京农村近八成村庄有闲置农宅,共约7.5万套,其中六成左右为整院落闲置,个别村庄的闲置率甚至超过15%。

  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农村将会彻底凋敝,甚至会有村落彻底消失。大量进城的外乡人一旦不能在城市扎根,便连家乡也无法回去。

  

02 应该如何解决?

  不过也不必过度恐慌,农村空心化是城市化的必然历程,已有不少国家对治理之道做出了相当探索。

  比如日本。

  近五十年间,日本政府为了治理农村空心化,先后出台了《山村振兴法》《特别农山村法》等10多部法律;而工业化改造、增加农村公共事业支出等烧钱的办法也一样没落下。但最有效也是对中国最有借鉴意义的,当属谋求农村的内生性发展,发展高附加值的产业。如果没有产业,给再多的政策,修再多的公共设施,也是白搭。

  在新潟县,一个只有22户的村落,却能利用当地树皮加工成纤维材料,发展工艺品编织体验活动,每年能带来2000万日元的经济效益;在和歌山县,只有4000多人口的九度山町,也会借着大河剧《真田丸》热播,开发相关旅游项目……毕竟,农村要发展,最关键的还是得有人,那就必须得让人们留在农村也能挣到足以改善生活的钱。

  过年我们都会回到故乡,但故乡还是那个故乡吗? | 地新引力

  在中国,也有类似的现象。

  在江西兴国县,吴永柏有四个养鹅基地,年出栏量超过12万只。但任谁都想不到就在几年前,这位“灰鹅大王”还是一位在深圳漂泊多年的“码农”。大数据让他看到了家乡特产灰鹅的商机,于是回乡创业,最终成为当地的产业带头人。

  同样回乡创业的还有甘肃女孩马箫箫,在她的老家东乡县,东乡族女性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基本没有就业,足不出户,但却有一手传承下来的刺绣功夫。于是马箫箫聘请这些“绣娘”制作刺绣,成功让20多个绣娘的人均月收入从0提升到2500元,也让东乡刺绣从大山沟里走向了全国各地。

  过年我们都会回到故乡,但故乡还是那个故乡吗? | 地新引力

  吴永柏和马箫箫的成功,不是孤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踏上千里归途,回乡创业。因为大家看到了一种可能:回到农村,也有不错的生活。

  

03企业不应缺位

  城市化是大势所趋,但一个健康的城市化进程,却离不开农村。农村能够承载城市承载不了的人口,也能提供城市所不具备的生活乐趣。

  想要避免农村空心化,就必须让农村真正成为一个与城市并列的选项。进城拼搏,固然很好,但追美田园,也是一种选择。

  这有赖于政府在战略层面上完善制度设计,也需要每一个个体做出更理性的选择和贡献,但还有一个重大角色不应缺失——企业。

  农村想要发展自有产业,有很多难处,资金、技术都有先天缺陷。上面提到的两位,就都曾遇到过这样的困境。

  过年我们都会回到故乡,但故乡还是那个故乡吗? | 地新引力

  甘肃青年马箫箫的绣坊在建立之初,一笔大的订单都没有,宣传也不见起色,入不敷出;吴永柏的第一批鹅苗还没卖出去就赶上了禽流感爆发,大受损失之余,家人还一个劲地数落他不该离开深圳。

  个人的资金、渠道、管理经验全都存在不足,这就需要企业来补足。

  梦想离不开现实的支持,最后帮助这些回乡创业青年的是碧桂园的“精准扶贫乡村振兴项目”。通过碧桂园扶贫自有品牌“碧乡”平台,马箫箫的绣坊生产的各式产品得以从贫困闭塞的东乡走出,远销外地;养鹅的贫困户们和东乡绣娘们也得到了技术培训,同时也对现代商品的生产销售有了深入的认识,企业发展因此逐渐走上了快车道。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碧桂园精准扶贫乡村振兴行动”自启动以来,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陕西省宁陕县等9省14县进行了结对帮扶,正在帮助33.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碧桂园通过寻找一批青年致富带头人、寻找一批老村长、寻找一批深度贫困人口的“三个寻找”计划,帮助越来越多人回到家乡。

  农村空心化问题的治理,需要企业的支持,有远见有担当的企业也会想明白,农村问题不只是国家社会的责任,也是企业的责任,在扶贫的过程中,企业的文化建设也得以更进一步。

  40年来,中国的城市化率骤增到了60%,未来还会更高,但我们不应忘记,我们是从何处出发的。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