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清中早期黑釉兽耳三足香炉

清中早期黑釉兽耳三足香炉
2020年05月24日 08:36 新浪网 作者 漠宏庵

  清中早期黑釉兽耳三足香炉,高6.2厘米,炉径9厘米,炉口沿左右两边分别贴塑兽耳,炉外壁施施黑釉,内口沿下无釉露胎。釉表光亮,釉层均匀,胎釉结合紧密。炉外底平整无釉,三足鼎立,胎色黄白,胎质坚硬。

  

清中早期黑釉兽耳三足香炉

  古代烧造黑釉瓷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但当时的黑釉瓷器烧造质量相当粗糙,器形也显得厚重笨拙。到了魏晋时期,浙江的德清窑以烧制黑瓷闻名遐迩,胎质坚硬粗糙,胎色有呈红、紫褐、土黄等色。德清窑中质量上乘的釉层较厚,色黑如漆。

  

清中早期黑釉兽耳三足香炉

  唐代青瓷在中国制瓷史上的进入了第一个高峰。黑釉瓷器在南北窑口中普遍烧造,陕西铜川的黄堡镇窑曾出土有黑釉青瓷塔式罐。田野考古中,在河南鹤壁密县,安阳等地都有黑釉瓷器出土。黑釉瓷器在唐化中晚期名声大噪,其重要原因与唐代饮茶斗茶之风密切相关,陆羽“青则宜茶”的定论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为黑釉天目青瓷烧制在宋代进入鼎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清中早期黑釉兽耳三足香炉

  宋代定窑中的黑瓷较白瓷更显珍贵,明人曹昭《格古要论》中称“紫定色紫、色黑如漆,土具白,其价高于白定”。在宋代,黑瓷中斗茶的重要器具就是“茶盏”,斗茶之风将黑釉文化和美学内涵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但真正让黑釉大放异彩的却是日本人,日本人将福建建窑烧造的黑釉茶盏称称为天目瓷,并视若圣物。

  

清中早期黑釉兽耳三足香炉

  金元时期黑瓷仍有烧造,但元明清以来青花和各类彩瓷一统天下,虽然说单色釉瓷器方兴未艾,而其中的黑釉瓷器烧制在南北各窑中却寥寥无几,使得这一时期的黑釉瓷器相对稀少珍贵。

  在中国古代传承下来的香炉中,主要分三种功用,一、是熏炉,有盖,盖上多有小孔,熏炉主要用于居家清洁卫生,驱虫去臭,净化环境。二、是香炉,为敬奉神明,如佛道、祖先,主要用于祭祀焚香。三、是琴炉,多用于琴房和书房,如“红袖添香夜读书”,也可携带外出效游时使用,如“曲水流觞、呤诗作赋”等都会燃香一柱。人们称这一类炉为“琴炉”,一般炉径尺寸在十厘米以下。

  此件黑釉兽耳三足琴炉,色黑如漆,光可鉴人,特别是在阳光下迎光侧视,可见釉表均匀密布着大小不等的银色油滴,闪闪发亮,熠熠生辉。盈握于手,小巧玲珑,让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