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为何人民币大涨、经常账户高额顺差,外储却不见明显增加?

为何人民币大涨、经常账户高额顺差,外储却不见明显增加?
2020年10月23日 13:37 新浪网 作者 界面新闻

  记者 陈鹏

  近日有经济学家提出,今年以来,我国在人民币大幅升值,经常账户录得较大顺差,证券投资项下也呈现资本净流入的情况下,外汇储备却未有明显变化,这或许说明当前仍有较大规模的资本外流。

  以今年二季度为例,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我国经常账户实现1102亿美元的顺差,证券投资项下顺差424亿美元,直接投资顺差47亿美元。同期,我国外汇储备增加约517亿美元。除储备资产外,逆差的主要贡献项来自“其他投资”,约580亿美元。

  对此,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周五回应称,近年来中国国际收支形成了自主平衡的新模式,外汇储备保持基本稳定,不再随着国际收支主要项目的变化而变化。

  “在国际收支自主平衡的格局下,有顺差项目就有逆差项目,但一些项目逆差并不意味着就是风险。”她在2020年前三季度外汇收支数据发布会上说,经常账户和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表现为镜像关系,经常账户呈现顺差,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就呈现逆差;反之亦然。

  以今年上半年为例,王春英说,外国来华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等全部的对外负债项目都是净流入,逆差主要是中国对外的各类投资增长,比如境内居民增加对外证券投资、银行增加对外存贷款业务等等,说明市场主体在境外的资产增多了。

  对于“其他投资”项下逆差规模较大,外管局此前的解释是,主要是境内银行对外拆出资金缓解境外分支机构资金流动性紧张所致。

  从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来看,跨境资金总体呈现净流入。9月,银行代客涉外收入4257亿美元,对外付款4125亿美元,涉外收付款顺差132亿美元。前三季度,银行代客累计涉外收付款顺差374亿美元。

  此外,在人民币快速升值背景下,市场主体外汇存款有所增加,体现“逢低购汇”的理性运作。截至9月末,企业、个人等主体境内外汇存款余额较上年末增加354亿美元。“主要是三季度增长,在人民币有所升值情况下,体现了市场逆周期调节的良性结果。”王春英说。

  如果从5月末最低点算起,截至本周四(10月22日)收盘,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已经累计上涨近7%。

  对于人民币近期的快速升值,王春英表示,当前市场上对于人民币是否已经进入所谓“升值周期”,争论得比较激烈,但从相关指标来看,市场对于中长期人民币汇率预期实际是趋于中性的。

  她指出,从能够反映汇率预期的境内风险逆转指标(看涨美元/看跌人民币期权和看跌美元/看涨人民币期权的波动率之差)看,10月以来平均值为0.97%,处于近年来的中间水平,远低于2016年初(人民币存在较大贬值压力时期)的3.03%,在2018年5月,人民币处于升值时期,这个值是0.03%。

  周五外管局还公布了最新结售汇数据。按美元计,9月,银行结汇1811亿美元,售汇1771亿美元,结售汇顺差40亿美元,其中,银行代客结售汇顺差99亿美元。前三季度,银行累计结售汇顺差762亿美元。

  从结售汇率来看,市场主体购汇意愿有所下降,结汇意愿则保持平稳。前三季度,衡量购汇意愿的售汇率,也就是客户从银行买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支出之比为64%,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衡量结汇意愿的结汇率,也就是客户向银行卖出外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收入之比为65%,较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