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孩子们的适应障碍、入学困难的问题背后,家长可以进行这些努力

孩子们的适应障碍、入学困难的问题背后,家长可以进行这些努力
2019年10月14日 12:19 新浪网 作者 黄衣心理

  连续进行了将近两个月的入学困难以及适应障碍的心理咨询,对于孩子们不愿意上学,甚至一上学就身体出现症状的现象看的太多了,以至于今天上午同事带着一个5岁的顽皮男孩来,说带这么大的孩子累的时候,我心里竟然想:“带这么大的孩子不算最累的,长大了以后不愿意上学的孩子,家里才辛苦。”

  好吧,是因为我了解到太多家长的焦虑和无奈无助感了,所以才会有这么多的感慨。然而入学困难确实是一个大难题,困扰到了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

  适应障碍是人群中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一般是在环境改变、地位改变、突发事件等情况下,再加上个体的不良个体特点而出现的一些情绪反应和生理功能障碍,并导致学习、工作、生活及交际能力的减退。常见于入伍新兵、入学新生、移民或难民中,成人以情绪障碍为表现形式,青少年多出现品行障碍,儿童则表现为退化现象(比如尿床、吸吮手指、过度依赖家长等),特殊人群还可能出现临床无病变的躯体症状。

  孩子们的适应障碍、入学困难的问题背后,家长可以进行这些努力

  我们不得不把这个问题放在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上去看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们的适应障碍?在众多的个案咨询中,我发现下面几类原因较多:

  适应能力差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人为了在社会更好生存而进行的心理上、生理上以及行为上的各种适应性的改变,与社会达到和谐状态的一种执行适应能力。

  孩子们的适应能力,决定了他成长过程中,从家庭走向社会的经历是否顺利。

  事实上,从孩子3岁进入幼儿园开始,他们就已经在进行社会适应的工作了。所以,一个孩子入幼儿园的情景,可以看出他小时候的适应能力情况。6岁入学的情形,以及12岁进入初中,都是反应他们适应能力的一个集中表现期。

  离开家庭,进入学校或幼儿园,成为陌生环境中的一员,并按照这个环境的要求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逐渐掌控到这个新环境的规则和要求,愿意身体力行去做好这个环境中的一分子。这样的行为过程就是适应能力好的表现,相反,抵触、反感和无法按新环境中的规则要求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就是社会适应能力不足的表现。

  自理能力不足

  不能统筹安排好自己的事务,照顾好自己的事情,所以对新环境中的处境心里没有数,也就缺乏相应的掌控感觉。

  尤其是小升初、初升高、大一新生的住校问题,因为涉及到生活自理、睡觉休息等内容,所以适应能力差的孩子就会有过高的焦虑,担心自己做不好,从而无法和同学一样在新学校里开展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孩子们的适应障碍、入学困难的问题背后,家长可以进行这些努力

  一直比较听话

  听话没有问题,问题在于听话背后的意义,在于自己没有选择权或不参与选择。

  听话的孩子很多有选择困难,因为之前都是父母家长替代他做出了选择和安排。而孩子自己内在的选择要么不清晰,要么声音很小几不可闻,无法正常浮现到意识层面。导致孩子在新环境中还想要依赖家长的指导,没办法为自己的事情做出及时有效确定的选择结果,表现出不够适应环境的行为。

  孩子们的适应障碍问题,很多时候可以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得到改善,那么假如家里有一个适应能力差的孩子,家长该怎么未雨绸缪,预防孩子在现实中出现困难呢?

  入园入学之前的工作

  幼儿在入园之际,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入园前、入园后家长都要有所参与,以便孩子顺利过渡这个入园阶段。

  具体做法是:入园之前领着孩子参观他即将要去的幼儿园,了解幼儿园中的建筑物和功能,比如班级、餐桌、卫生间、热水间、休息室等,和孩子讨论及畅想在园生活。入园后家长由陪读半天过渡到不陪读,允许孩子表达对家长的思念,同时也表达家长对孩子的思念。

  有些孩子在读小学和初中时也会表现出各种的不适应,需要家长带着去熟悉学校、认识老师、了解课本知识等。家长不仅要做到这些准备工作,还要提供积极的期待、足够的信任、和孩子一起做好充分的物质准备。

  孩子们的适应障碍、入学困难的问题背后,家长可以进行这些努力

  生活中事务的参与

  学习做家务,从自理开始做。洗自己的衣服、做简单的饭菜,对于一个小学高年级的孩子来说是要开始学习的事情,对初中生是必须掌握的生存技能。

  生活中的各种事务参与和统筹,是锻炼孩子生活能力的好方法。生活能力就是适应外在世界的能力,孩子能够安排好自己的事务,就是适应能力在发展的表现。

  鼓励孩子发表想法和感受

  在生活中,尤其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上,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多讨论。家长要尽量少地使用一言堂的模式来应对,以培养孩子表达个人情绪感受的能力。

  当孩子有更多机会发表自己的想法和需要,他们会更多思考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与学习环境。有自己的想法,能流畅表达,被允许和家长的想法不一样,这是很重要的。决定孩子成为他自己的力量,也提供孩子更加主动适应外在世界的动力。

  讨论现实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事情

  家长和孩子的讨论,是确定孩子自身想法,表达情绪感受,以及他的言行表现,所达到的现实效果等。在这些方面进行讨论,使得孩子清楚能够为自己想要的结果做些什么?同时确定他能够做到的信心,达到与外在世界进行交流必要的信心水平。

  孩子们的适应障碍、入学困难的问题背后,家长可以进行这些努力

  把适应障碍视为一个成长中的体验

  假如你家的孩子已经出现了适应障碍,这也是一个宝贵的体验,是青春期的孩子给父母亲的一个温暖的机会。孩子有适应障碍,说明他们对家长是有期待的、是需要家长更多关心和关注的。此时家长的状态就对孩子的状态有更多影响,建议家长做好心理成长,降低自身焦虑情绪,把孩子的成长环境构建得更加积极、有希望,利于孩子的成长。

  孩子长大过程中任何问题,都只是一个过程,是孩子内在力量成长的需求。如果家长焦虑过高,会使孩子更加无所适从。所以,把适应障碍视为一个体验,积极带养孩子,陪伴孩子走过这个低谷期,是家长要做的事情。

  当家长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帮助孩子从心理、物质、环境上做一些更好的适应工作,孩子们的适应问题就会比较少的出现。注意鼓励和支持孩子的成长,同时积极面对问题,相信大朋友们是有能力陪伴孩子走过适应期的。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