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电音圈有什么资格羡慕滚圈

电音圈有什么资格羡慕滚圈
2020年08月20日 23:40 新浪网 作者 音乐财经官方微博

  《乐队的夏天2》的开播了,也就再也无法压抑人们对音乐现场的渴望,那种一触即发想要躁动的心情相信你们都能体会。

  8月15日~16日,张家口,2020第一个迷笛,开躁!

  现场到底有多少人,根本无法计算,只知道是摩肩接踵的不断涌来,乌央乌央的,密密麻麻……

  所有人都是为了摇滚乐而来,为了音乐现场而来。

  作为一个电音迷,实在是好生羡慕,我羡慕他们有音乐节,我羡慕他们有好的音乐人,我羡慕他们有好的乐迷,这应该不是我第一次羡慕中国滚圈了。

  来自电音迷的羡慕

  中国摇滚乐走了近40个年头,从80年代的疯狂走到如今的大众,它的成长也是历经坎坷,当年认为中国国足拿了世界杯冠军,摇滚乐还只能呆在地下。

  结果是万万没想到……

  “谁再敢说我们没有希望,谁在整天幻想着明天……” 

  《我们来自地下》,但是现在我们就站在你的面前……

  中国摇滚有了大批观众的本土音乐节;中国摇滚有了充满观众的全国Live House乐队巡演;中国有了自己的综艺节目;许许多多的中国人都知道了金属礼和Love & Peace。

  摇滚乐、中国的摇滚乐正在被大众所拥抱……

  我们的愤怒已经不需要毁掉这一切,我们也不再来自地下,但是我们的声音依旧这么的真实,我们的态度依旧绝不改变!

  我个人,作为电音迷,很羡慕摇滚乐迷,但是又觉得我们有什么资格来羡慕滚圈呢?

  初衷就不同

  中国的乐队绝大多数是因为音乐而走到一起的,出于对音乐的喜爱和热爱甚至是痴狂,这是他们的原点。

  在京城西北角的一地儿叫树村,20年前这里聚集了上千名玩摇滚的,住着并不是因为离着迷笛音乐学校近,而是因为贫穷。

  5、6平米的烂尾平房一个月就100来元,吃的全是土豆并且有上顿没下顿的,夏天没风扇冬天烧不起煤,比三和大神还不如。

  痛仰、木马、舌头都是这里走出来的,问他们当年怎么生活过来的,回答不知道,反正就没死。

  “当时从没觉得艰苦,因为搞乐队的都是过一样的生活。虽然大家吃得差一点,房子破一些,但玩音乐的心非常纯粹和开心。”——痛仰主唱高虎。

  所以中国的乐队有个传承,就是他们的原点是玩音乐,无论是在之后发生什么样的变故,只要他们回望初心返回原点,就能找到自己的纯粹的根——玩音乐。

  中国的DJ呢?其实无论是老前辈们或者是新一代的DJ,有绝大多数人的原点是为了钱,为了生活。

  早年在DISCO时期,在中国DJ已经可以被称之为职业了,早年的摇滚乐手一次演出都赚不到100块钱,而DJ的工资已经算高薪了。

  DJ的演出环境都是在Club中,而绝大多数Club都是高消费的娱乐场所,自然待遇也不会低。

  所以当年有许多读书读不进的年轻人,觉得DJ这个职业又酷炫、又受异性欢迎、又能够赚钱生活,不如去Club里当个DJ学徒,这是当年绝大多数人想要成为DJ的初衷。

  经过20多年,现在依旧有不少人是为了生活和钱才去成为DJ,上手容易,赚钱也容易……

  当然这里绝不是一棒子打死,还是有许多人因为对于电子音乐、舞曲的喜爱而去成为DJ,不过按照整个行业的基数来比,还是相对较少的。

  赚钱和生活,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成为一个音乐人的原点的话,一旦发生什么变故,那么音乐不再是第一位的,很容易会妥协。

  就像今年疫情,当有困难的情况下,有许多DJ会选择参加低质量派对、野鸡电音节、播放劣质的舞曲,因为这时候赚钱才是第一位的,其他的不重要了……

  音乐人,背后都有一些不为人知的坚持,也有更多的舍弃。

  观众也不同

  中国摇滚乐的乐迷是陪着中国摇滚乐成长起来的,崔健曾经说过“中国摇滚乐缺乏真正的乐迷”,时至今日,他这句话也不再正确。

  中国的摇滚乐迷经过成长后,他们不再是看热闹的那一群人。

  有人从台下摇旗呐喊的粉丝,转而成为乐队的一份子;有人为了自己喜欢的乐队,跟着巡演跑遍了全国各地;有人听遍所有摇滚乐,融合自己的想法成为乐评人……

  摇滚乐迷就和他们喜爱的摇滚明星一样,一样疯狂,把音乐当成是生命。

  中国的电子舞曲,从一开始就是为娱乐而服务的,在Club中起到是助兴的作用,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才有了因音乐而产生的派对。

  现在去Club消费的人群,绝大多数都是去为了喝酒、放松、艳遇,音乐只是一个辅助性的作用。

  决定他们去一个Club消费的理由并不是今晚的DJ是谁,而是这个场子嗨不嗨?人多、热闹、美女多、气氛好就可以让他们一掷千金,他们嘴里的“蹦迪”就等于“喝酒”,等于CPDD,等于满分抱抱摇。

  也有因为喜欢音乐和DJ本身而去派对的,他们自称资深电音粉,与主办方、Club老板、DJ、KOL都关系甚好,买门票什么的不存在的,名字能在入口的 Guest List 那才透露出“资深”的价值。

  虽并不是人人如此,但是电音圈为音乐买单的人可真是太少了,否则这么多电音节、这么多Club怎么就经营不下去了呢?

  文化土壤不同

  在物质匮乏的80年代,《一无所有》将当时年轻人的情感全部发泄出来,《新长征路上的摇滚》的发行,将摇滚乐深深烙印在年轻人心中,那就是他们那个年代的精神图腾。

  一批一批年轻人纷纷加入到摇滚乐的洪流中,用叛逆、愤怒呐喊出他们对自由与生活、爱情与理想的态度。

  1994年,魔岩三杰红磡往事,中国摇滚乐最闪耀的年份,历史上的高光时刻。也是“中国摇滚”这座摩天大楼轰然倒塌的开始,躁动,悲伤,激情,又迷茫……

  之后进入了长时间的地下摇滚时期,拒绝主流让摇滚的商业化、大众化道路异常难走,不过好在他们拧巴地走了过来。

  如此艰难,但是经历的这一切都让中国摇滚有了自己的文化沉淀。

  中国的电子舞曲有什么文化?如果说是PLUR的话,我现在连舞池都找不到哪来的PLUR?甚至这都成为了劣质音乐节、DJ们保护自己的借口,“你们别喷我,懂不懂PLUR?!”

  日出文化?日出能有什么文化?不就是贪玩玩到了大早上吗?这能算文化吗?代表着贪图玩乐的精神吗???这也就是商业Club来吸引客人的手段,毕竟你玩到早上酒也要开不少。

  美国因为地下文化、同性恋文化、亚文化而诞生出芝加哥House和底特律Techno;英国90年代初第二次嬉皮士运动,那时候定义了电子舞曲派对的Rave;电子舞曲与流行相结合,EDM开始全球大流行……

  这些是电子舞曲的历史文化,中国电子舞曲经历的太少,很平淡,没有大起,也没有大落,也没什么影响全国的大事件发生。自然也是谈不上有什么文化。

  写在最后

  其实我也知道拿摇滚乐和电子舞曲来比较是不太科学的,但是同样作为舶来品,当看到摇滚乐历尽磨难后终于蓬勃发展,不得不心生羡慕。

  电子舞曲和电子音乐在我国还需要经过重重考验,希望有更多的音乐人可以不再为生活而烦忧,以音乐为中,坚持自己的梦想和底线。

  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发自内心的喜欢电子音乐和舞曲,可以花钱买上一张门票支持主办方,可以花钱买上一张专辑支持你喜欢的音乐人。

  希望电子音乐、电子舞曲在中国也能够破圈繁荣,希望这能发生在中国国足拿了世界杯冠军之前……

  诗焓文化创立于2014年9月,我们以领先时代的思维与行动力,帮助行业伙伴持续取得超越期望的成功。诗焓文化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行业分析师团队,致力于打造流媒体时代下的新型智库服务机构。我们在“音乐版权”、“现场音乐”、“音乐教育与硬件”、“音乐传播”、“娱乐营销” 、“艺人经纪”、“流媒体”、“文化资本”、“文化旅游”、“青年文化”等十大垂直领域建立起行业研究中心,为客户提供研究报告、品牌策略和数据服务。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