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哪有什么演员?全是爱豆和网红……

哪有什么演员?全是爱豆和网红……
2024年03月04日 11:28 新浪网 作者 戏晶Show

  又到了定期探讨渣演技的时间。

  今天聊聊这几年造成我工伤的首要肇事群体:跨界演员。

  几年前章子怡在演技类综艺里怒斥:演员是一个最低级的职业吗?为什么都要来当演员呢?

  这题好答:①赚得多,②确实没啥门槛,③尤其是选秀禁了后,演戏几乎成为内娱唯一常规吸粉路径。

  所以各赛道人士蜂拥而至,让本就泥泞的演员赛道更加淤塞。

  跨界演员到底哪里不行?想要行,该如何?今天集中探讨一二。

  声明在先:

  1、这里探讨的跨界演员,是指在正式演戏前,曾在非演员领域有一定经验或获得一定知名度的艺人。

  2、本文旨在探讨跨界演员的共性问题,但没有任何吹捧纯科班演员之意,科班演员的问题咱们接下来也会专文探讨。

  3、文字与配图并非一一对应,爱信不信

  那就开始吧。

1

   爱豆跨界

  如果以选秀被禁为节点,内娱影视行业在接收爱豆演戏上,遭受的是不同灾祸。

  选秀被禁前,爱豆祸害影视业的方式是:做练习生→参加选秀(或直接出道)→吸粉成名(成团)→影视剧领域再就业。

  爱豆开会的剧数不胜数

  这条路径,对一手操办选秀一手炮制影视剧的视频平台而言,简直是自成产业链闭环的绝佳生意,左手倒右手间就能令品牌商买单。

  清晰笔直,自然从者如云,而其中佼佼者大多能携粉丝与流量直接演主角,即使不算主使,也绝对是此前六七年里影视剧乌烟瘴气的帮凶。

  爱豆开会+1

  在选秀被禁后,情况有所好转吗?有,但不多。

  一方面,大量渣演技爱豆已经在影视行业站稳脚跟——只要演的足够多,自然有数据累积,过程里难免有人踩中狗屎运,遇到爆火的影视剧,或者命好赶上耽改,直接爆成顶流。

  另一方面,因选秀热火而投身爱豆行业的大量练习生也需要逐渐消化分流,没有靠山的可能直接转行,有靠山的就充斥在大量分账剧、短剧和微短剧里,继续祸害下沉市场。

  爱豆多出渣演技,根源在于【练习生的培训方向】与【演员的职业要求】从根本上背道而驰。

  不要以为练习生的练习时长主要在唱跳上,ta们练习的核心是【快来看闪闪发光的我啊】。

  照镜子找自己最美的角度,做精细到头发丝的表情控制,设计足够油腻吸睛的ending pose,珍惜每一次对着镜头营业的机会。

  没有任何瞧不上练习生职业的意思,但你们看看这个培训思路,它培训出来的人真的适合做演员吗?

  做演员要塑造人物,要寻找并放大自我与角色的契合点,隐去余下。做爱豆要凸显自我,拼命放大最可能被喜爱的闪光点,哪怕是机械的、制式化的。

  所以爱豆生涯会让ta们在演戏时于油腻和木讷之间反复横跳

  在那些“自以为的”高光片段里,ta们大抵会掏出练习的肌肉记忆,而在日常戏份中,诸位又常常不知所措,麻木应对。

2

   网红跨界

  移动互联网的全民普及,进一步助力社交平台成为大众呼吸般的日常。而伴随社交平台诞生的网红这个职业,其走红形式也从PC时代的图文为主,逐渐发展为以视频、直播为主。

  动态的、鲜活的、后期痕迹更轻的互联网形象,显然更契合“去中心化”的互联网时代趋势,更容易被大众接受与追捧。而自从网络带宽能支持流畅的直播后,即时互动性带来的陪伴感,更助力网红成为公众人物在这个时代最强劲的新生力量。

  这个日益壮大的群体里,那些有流量、有粉丝、有热度、有(美颜滤镜助力的)颜值的,在资本眼里,四舍五入就是能演戏了。

  于是经纪公司负责网罗,视频平台和片方负责给机会,社交平台负责联动助力流量做大做强,大家一拍即合,管你观众死活?

  这几年网红出身的诸位偶像演员,很多都已混到了行业一线甚至超一线,但论演技,大多连门槛都没摸到。

  之于演员这个职业,网红出身的问题,一部分与爱豆类似。

  做网红,也是要拼命放大自己身上的闪光点,用极致的特质去吸引人,这一点不多赘述。

  此外,网红还有独属于这个行业的职业烙印。

  其一,是颜值对黑科技的依赖造成的安全感问题。美颜滤镜、大程度磨皮、上镜角度和后期处理,都是网红用来修饰自己容貌让自己看起来完美无瑕的日常手段。天长日久地依赖下来,ta们可能比受众更难接受“低修饰”甚至“无修饰”的真实自我。

  这并不是想说网红与演员颜值有壁。实际上,好不好看、耐不耐看倒在其次,但长期依赖科技手段修饰外形的人,拍戏场景下,在丧失这些依赖后会下意识把关注点放在自己的外形呈现上,进而束手束脚。

  说难听点,不那么好看的演员满坑满谷,但人家能接受这样的自己,因而足够坦然。

  其二,是碎片化呈现的模式感。比起爱豆,大多数网红出身的演员在情绪表达上要好一些,但也仅限于情绪表达了。

  无论是直播还是视频拍摄,当然也包括那些平面拍摄,需要的大抵只是碎片化的非连贯的情境展示和浮夸化的情绪呈现。长久下来,如何笑如何哭如何惆怅如何爱慕,都已经成为网红情绪库里的标准化产品,可以不假思索地掏出即用,并毫无分寸把握。

  这样去演戏,效果可想而知。

  其三,是独自美丽的弊病。网红几乎都是在镜头前单兵作战,自己发挥自己控场,自己唱念做打。这很好理解,毕竟小小的一个竖屏承载不下两个显眼包。

  可演戏不能只演独角戏,表演就是给反应,独自美丽惯了,演起戏来既缺乏配合度,更无法根据情境给出真实反映,常常独自戳在剧里,突兀极了。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网红去演竖屏微短剧格外适合,成为长内容的正经演员就水土不服。因为前者恰恰需要强调情绪、强调片段、强调个人,而后者则更需要演员有构建完整人物与合理人物关系的综合性能力。

  至于网红赖以生存的绝佳网感,对ta们的表演显然也起不到什么正向作用,这也不需多说。

  但是有什么关系呢?业内人人渣演技,网红出身的演员也不过是格外渣而已。只要自带粉丝、流量和话题度,资本当然不会放弃这个群体,反正演戏嘛,谁来都一样。

3

   其他

  还有一些传统的跨界演员,ta们跨界的问题是非时代性的,所以只简单聊聊。

  比如歌手。歌手跨界做演员,优势是声音的可塑性、台词的节奏感和语气语调的处理。这些演唱也要依赖的台下十年功,当然会助力ta们的表演。

  哪怕对刘宇宁的演技再多批评,也很难否认他的台词确实比大多数偶像剧演员好上一截。

  刘宇宁常常是主角团里唯一原声选手

  但歌手的问题当然也摆在那里。舞台表演需要的“架势”很难从ta们体内剔除,这一点在跨界的戏曲演员身上恐怕更加明显,说人话就是:容易起范儿。

  当然刘宇宁是兼具网红和歌手两大跨界身份,所长所短都带有复合性

  黄龄的金凤凰恐怕就是一个最新的例子。

  唱而优则演,向来是娱乐行业的常规跨界流动,不过这几年华语乐坛逐渐衰败,自己的人才蓄水池都枯竭了,人才流动更是越来越少了。

  再比如喜剧人。过去的小品相声演员,现在的sketch演员和脱口秀演员,都很容易出演影视喜剧,毕竟人家也是广义上的演员,跨的只是舞台到影视这个小领域罢了。

  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绝佳的语言能力和对观众情绪的把握,都能让ta们在刚跨界时平滑过渡,尤其是饰演配角时。

  但在更完整复杂的人物塑造上,喜剧演员就很容易拉开差距。李雪琴在《保你平安》和《热辣滚烫》里作为戏份不多的强特色配角,表现堪称亮眼,但在《故乡别来无恙》里承担一整条故事线时,与职业演员比就显得力有不逮。

  当然,网红出身的她脱口秀舞台经验也并不丰富。但类似情况同样出现在潘斌龙、常远、小沈阳等曲艺出身的喜剧人身上,几乎是一个共性问题。

  当然,喜剧人的跨界问题是舞台媒介变化的问题,是精益求精的进阶问题,比起网红和爱豆跨界的“入门与没入门”的问题,有质的区别。

4

   此事无解?

  回到标题。凡事无绝对,哪怕职业出身会为跨界演员带来诸多不利的烙印,努力仍能让这些印记淡化甚至彻底消失。

  但是当然,口头说说的努力,毫无意义。

  首先,你需要一个努力能得到正反馈的业界生态,当然更关键是反之亦然的压力。

  前半句比如檀健次。爱豆出身,多年未火,跨界演员,从小配角演起,扛住了才有下一个机会,一路摸爬滚打,资源与地位才逐渐进阶。这样的职业经历才让他以爱豆出身磨出些演技来,这同样适用在他仍在演配角的队友肖顺尧身上。

  如果觉得檀健次不足以服众,那看看王骁。动画专业,国外毕业后正常就业几年,还是喜欢表演才半路跨界入行,从配角演起,积累无数精彩角色,最后终于干成主角。

  他的配角履历太长了,贴不完

  后半句的反例那就是知名不具的各大平台宠儿与资源咖。演好演坏一个样,烂成渣渣都不妨碍持续拿下资源,精进演技的必要性在哪里呢?

  环境太好了,待遇太优越了,钱太好赚了,粉丝太追捧了,换你你也不努力。

  其次,是正确的学习方法。内娱渣演技的跨界演员也不是没报过班没请过表演老师,古早网红ab早早就开始带表演老师入组,效果不提也罢。

  这种表演老师先给你演一遍的“学习”,说好听点是临阵磨枪,实际上大多是照猫画虎,更有可能努力成邯郸学步、东施效颦。

  这不叫努力,更不叫学习,这叫应付工作,透着一股子“临上轿扎耳朵眼儿”的急功近利。

  脱产学习肯定有帮助。吕严在一喜比赛里早早被淘汰,认识到自己舞台表演的不足,用接近一年的时间去学习研究改进,二喜就有了肉眼可见的大进步。

  然后做好每一个角色的研读,也能逐渐洗掉模式化与惯性表演。董宝石那完全融入环境的惊人表现,就是三个月的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全身心投入换来的。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跨界的时代。

  上述不少例子甚至不止跨一次,除了刘宇宁这种歌手+网红的跨界演员,网红出身做爱豆再做演员的,在选秀火热那几年也比比皆是。

  互联网推平了知识与经验获取的门槛,普通人尚且想寻找机会跨界扑腾,已经在自己的领域积累到声名、地位与流量的各位公众人物,想要去最赚钱也最万众瞩目的内娱大赛道——影视行业好好发展,是最自然不过的“人往高处走

  但糟糕就糟糕在这个高处只是酬劳高、热度高、光环高,却没有门槛高。

  于是某些群体的群体共性就毫无遮掩地直面最广泛的观众,得到最充分的暴露

  本该是英雄不问出处,现在却让人很想撂狠话:

  不是针对谁,我的意思是,在座的各位……

  你对跨界演员怎么看??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网红跨界
来自于:北京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