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你们放心,我们生活得很好!”

“你们放心,我们生活得很好!”
2020年11月24日 15:06 新浪网 作者 保山日报

  正在地里摘豆的移民王周玉

  如何让水利水电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奔小康”?这是搬迁安置工作的目标,也是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昌宁县是小湾水电站建设工程第二大淹没影响县,涉及两江四岸4个乡镇、17个村、130个村民小组。淹没澜沧江56公里、黑惠江23公里,水库淹没处理总面积48.22平方公里。

  自1993年小湾移民工作启动以来,昌宁县针对移民这项工作政策性强、程序性强、群众性强、时效性强等主要特点,将小湾移民分为淹没区、失稳区、影响区一期、影响区二期“四个批次”实施搬迁安置,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完成投资12.14亿元,搬迁安置移民1284户5225人。

  从2008年第一批移民落户昌宁县湾甸乡大城村至今已整整12年。移民12年,他们生活过得怎么样,生产情况如何?与本地村民相处融洽吗?带着这些问题,日前,记者和保山市搬迁安置办公室相关人员来到昌宁县湾甸乡上甸村祥和组及大城村,走访了部分移民代表,得到的答案是“请各级放心,我们生活得很好!”。

  记者在此不多言语,请去听听移民的心声,他们才有真正的话语权!

  茶玉珠

  1949年出生,今年72岁。搬迁前,他家住在珠街乡子堂村。2010年7月,茶玉珠成了湾甸第一批小湾电站失稳区移民中的一员。这次一共迁来移民110户,400多人。

  时间如白驹过隙,10年一晃而过。见到茶玉珠时,他正背着一背箩牛草从地里回来。茶玉珠是一位见人就有笑脸的老人,清瘦,下巴留着很长的白须。见到我们,他笑呵呵地说:“你们不要说我是个白胡子老人,我每天还喂这么多牛,这么多鸡呢,还不会累啊!”见他去牛厩喂牛,笔者赶紧起身拍照。“不要慌,我还真想叫你帮我照张相呢,这身衣服脏点也不怕,我平时就是这个样子的,这样行吗?”按下快门,留下茶玉珠的精彩瞬间。他说:“移来前全家3口人,一年的收入不会超过6000多元,现在6口人,年收入少说也到12万元。”在场了解情况的湾甸移民安置指挥部负责人穆文书说:“12万元是老茶太保守的说法了”。

  茶玉珠2010年下半年开始养殖。当时养了5头水牛,8个月后,他用卖水牛所得的4万多元钱,到大理宾川买了48只大耳朵肥羊,第一个把这一品种引进湾甸养殖。2013年,他以每头4000多元的价格买入14头老品种黄牛。3年后,把卖黄牛所得的10多万元钱,购进7头苏门塔尔牛,现在已发展到28头,其中14头是能繁母牛(一头小牛长到3至4个月,就可以卖到1万多元。正常情况下,每年每头母牛仅产一头小牛,这笔收入就有14万元了)。他一捋胡子笑眯眯地说道:“现在收入高消费也高,每年不有5、6万元还是难以维持全家开支呢!”今年他儿子种了10亩豆子,3亩辣椒,按当前的市场价估算,收入会突破15万元。茶玉珠一脸自豪地补充说:“我还养了6窝蜜蜂,收入不上账,自己吃吃给给。今年8岁的孙女上了二年级,3岁的小孙孙明年也到入园时间了。一家人的日子就是这样过得好好的!”走出茶玉珠家的院门,思考着一个问题:他茶玉珠不实说收入的原因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但他们一家移民后生活得相当有滋味是事实!

  林志启

  大田坝文泡村民。2010年7月20日移民到湾甸。移民前,他家的收入主要是香料烟种植,每年也就是2万来元。采访林志启时,时间是中午11点28分,作为理事长的他很忙。又是货源又是外地客商还有60多名季节工等等。他百忙中抽时间接受了采访。

  他说,刚到湾甸时,感觉无事可做,一家3口人,跟着当地居民种植少量蔬菜,因量不大,收入3万多元,比在老家时增加了点,但也明白了,只要吃得苦,勤学种植技能,就有出路,“在湾甸,抓一把土都是金灿灿的金子,就看你怎样抓?”时间一过就到了2015年。这年对林志启来说是个机遇,也正好被他这个有准备的人逮到了。这年,国家下拨专项资金,对各种植区的种植户进行技能培训。全乡30多人,移民相应参训多一些。他作为祥和1组唯一的一名推荐参训代表,到了元谋、宾川等地进行了15天的培训,内容包含果蔬种植、管理、营销等内容。他珍惜一切可学习的机会,除了培训学习,他还虚心向各地的种植大户请教,交流汲取经验。15天的学习让他学到了很多也悟出了很多道道来。“我没有像有的学员一样,把培训当作一个旅游,15天让我明白和坚信了一定要做事的决心和勇气!” 。

  “湾甸是热区,搞种植带动移民致富这条路行得通。”培训回来后,我就往认定的路子走。2017年3月22日,他注册成立了湾祥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178户,其中56户为上甸社区建档立卡户。合作社一是免费辅导社员种植技术;二是发放种子,按市场价收购社员种植的蔬菜,回收赊欠的种子款;三是招收身体健康的打工人员到合作社打工,卡户身体健康一律招收。每年的9、10、11、12月至次年的1、2月,半年的时间为用工高峰期,用工数达60多人,女工每天最低能收入140元,高的到300多元。

  2017年他投资56万元建了冻库。此外,他自己种植蔬菜20亩,仅此收入就达20多万元。

  在林志启的带动下,王周玉(2012年1月从漭水沿江村移入湾甸。全家6口人,此前靠核桃等年收入1万多元。)近年来,靠种植蔬菜,每年收入10多万元,尝到了种植业的甜头。今年种植了12亩扁豆、无筋豆、白不老豆、紫豆等,前两天刚卖了一次,收入1万多元。祥和7组的陈忠润家是建档立卡户,全家4口人。今年种植了无筋豆、辣椒20亩,加上养猪的收入,总收入达到20多万元。收入像陈忠润家这样的卡户,湾祥合作社就有12户。

  吉跃伟金艳夫妇

  2008年,23岁的吉跃伟和父母从高寒山区彼此村搬迁到湾甸乡大城村。搬迁前仅靠烤烟作为全家收入的他,来到大城感到手足无措,不知该怎么干和干什么。机缘巧合,他与大城的傣族理发师金艳相识相恋了。这在当时是不可思议的事,更何况两人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婚姻的殿堂。婚后不久,他俩有了现在已10岁的女儿。宝宝1岁时,两人商议后,让父母带着女儿,双双去广东打工。

  基于陪伴女儿和父母(父亲72岁,母亲64岁)的考虑,在广东1年后回到了家乡。回乡后两人感触很深:在湾甸这里,家门口就可以捞到钱,外地人还纷纷来家乡打工铮钱,两人何苦舍近求远,外出打工不是人人都有好运气,打工的滋味不好受,还对亲人有无尽的思虑。于是,金艳重操旧业,又开起理发店,既能赚钱填补家用,又能辅导女儿功课和陪伴女儿、父母。吉跃伟虚心向村民及大户请教种植经验,开始了蔬菜种植。今年,他种了5亩豆子,2亩辣椒(按当前6元每公斤辣椒和4元每公斤豆子的行情估算),收入少说也有6万多元。金艳根据目前的发艺新潮流,到昌宁学艺回来后,于今年8月1日开起了金艺美发。她说,虽然美发行业辛苦点,回报还是可以的,年收入也有3万来元,最主要的是家庭和职业可以兼顾了。

  龙海金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