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之后,下一个退出中国的合资品牌会是谁?

三菱之后,下一个退出中国的合资品牌会是谁?
2023-10-19 21:25:00 汽车扒一扒

2023年之后,自主品牌和外资品牌换位,这意味着在电动、智能化的新时代,外资品牌的份额将会持续降低。

今年上半年乘联会数据统计显示,中国品牌销售量接近600万台,达到市场总量的53%左右,自主品牌正伴随着电动化、智能化的崛起,成为国内市场中最受欢迎的车系。

一方面,中国品牌产品端不再枯燥,玩法、花样多了起来,另一方面,自主品牌价格相对扎实,并且车型选择较多,在消费市场开始疯狂排挤外资品牌。

按照市场预期,2025年的中国品牌市场占有率将会达到70%左右,电动化产品渗透率将会达到60%左右,智能座舱的渗透率将会超过90%。

国产主导的智能、电动化产品将会成为用户核心选择, 这释放出来了一个核心的信号,那就是外资品牌在未来两年之后的占有率,将会从今天的47%下降到30%,仍然还有17%的下降空间。

而中国乘用车市场中的外资品牌仍然不少,在品牌数量不减少的大前提下,外资品牌一定会减产,这意味着综合减产幅度高达17%的外资品牌,必然会有一部分进入到盈亏难以平衡的状态。

不久前,广汽三菱宣布“解体”,这意味着三菱国内的所有汽车板块生产业务全面终结,这是继讴歌、 铃木之后又一家撤出中国市场的品牌。

但其实三菱的退出只是合资板块退败的开始,国内消费环境逐步升级,外资品牌的转型速度明显比国内企业更慢,尤其是工薪阶层消费层面,自主品牌的竞争能力有明显提升。

主流的外资品牌还有生存、转型的空间。

比如说拥有大产量的大众集团,能够通过生产规模、技术储备、品牌沉淀的优势,主流产品价格可以继续下调,通过释放利润空间的方式继续销售。

但本身就已经生存恶化的外资品牌,比如说现代、起亚、神龙、马自达等品牌未来的市场占有率很有可能被继续压缩。

一方面,这些品牌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具备很强的电动化、智能化竞争力,本身转型速度就很慢,另一方面,这些品牌已经多次调价,但未能见到效果,需要在产品、价格两个角度重新考量,但生产规模较小的外资品牌已经没有下调空间。

所以,在未来的三年时间中,一定会有合资品牌继续退出。

中国品牌截止到目前为止已经拥有强大的生产、设计、研发能力,年销量百万级的自主品牌就有五家,数量上已经和外资品牌打成平手。

比亚迪、吉利、长城、长安、奇瑞,这五家企业能够为预算20万以内的用户群体提供丰富可靠的选择。

外资品牌剩下的是丰田、大众、本田、通用、日产,从格局上来看外资品牌已经在板块上逐步流失优势,成为自主品牌做增量的巨大蛋糕。

之所以外资品牌会逐步退出,核心是自主品牌绕开了技术封锁,同样的价格从产品端来看,安全、智能、舒适、配置以及设计都追赶甚至反超,尤其是20万以内的产品,外资品牌优势还在进一步被压缩。

那么,下一个退出国内的外资品牌,会是谁呢?

新浪汽车公众号
新浪汽车公众号

更多汽车资讯,涨知识赢好礼扫描二维码关注(auto_sina)

实时热搜

更多>>
点击查看完整榜单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车型

更多>>

竞争力对比

更多>>

购车帮帮忙

更多>>

汽车黑科技

更多>>

精品原创

阅读排行

新浪扶翼

行业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