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行走海岸线|从木壳船到远洋巨轮,沙窝岛背后的威海远洋渔业图谱

行走海岸线|从木壳船到远洋巨轮,沙窝岛背后的威海远洋渔业图谱
2019年10月14日 08:10 新浪网 作者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行走海岸线|从木壳船到远洋巨轮,沙窝岛背后的威海远洋渔业图谱

  七十年,时光之海,大潮奔涌。

   位于威海市荣成区的沙窝岛也不例外,岛中靖海卫村古老的银杏树见证了岁月轮转。

   近海无鱼,远洋搏命。“大渔业”梦想下,向海而生的人们从几条舢板起步,逐渐打造成了一座远洋渔业基地,而沙窝岛正是威海远洋渔业发展的“见证者”。

   这里虽是威海渔业发展的一隅,却折射出威海乃至山东远洋渔业发展的壮丽图谱。

  行走海岸线|从木壳船到远洋巨轮,沙窝岛背后的威海远洋渔业图谱

  渔港新貌

   荣成市西南方向的靖海湾畔,当夕阳隐去最后一抹余晖,沙窝岛中心渔港,一艘艘满载而归的渔船拉着汽笛缓缓入港,鱼虾靠岸,热闹顿起。

   不远处,渔舟静默,塔吊高耸。码头上,鳞次栉比的远洋生产船、渔业辅助船或等待补给、或静候待命。

   离此不到两公里,沙窝岛国家远洋渔业基地的大门安静地矗立在晚霞之下。

   沙窝岛国家远洋渔业基地依托于第一批全国文明渔港——沙窝岛中心渔港,于2016年3月被农业部正式批准为目前北方唯一、全国第二个国家级远洋渔业基地,2017年列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基地一期规划投资20亿元,占地80万平方米,重点建设中心渔港、精深加工、交易市场、综合服务四大功能区。

   “目前,我们的一期工程已经完成了60%,基础设施完成投资12亿元,其中,中心渔港、精深加工、综合服务等功能区基本竣工。”该基地建设单位——靖海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表示。

   顺着工作人员手指的方向,蓝白相间的威海国际海洋商品交易中心监管仓库(靖海库)与不远处的沙窝岛中心渔港、船舶修造中心、冷链物流园、鱿鱼精深加工车间、海产品干品加工基地、理鱼车间及冰库等项目一起,勾勒出基地模样。

   当然,这不是沙窝岛国家远洋渔业基地的全部。大宗水产品交易中心、低温发酵多肽鱼粉加工园、金枪鱼精深加工园等也已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阶段。“远期,我们将进一步拓展水产品保税仓储、转口贸易、保税加工、展示交易等业务。”工作人员称。

   如今的景象,靖海人以前不敢奢望。

  70年造“航母”

   历史上的沙窝岛远没有如今的壮观与名气。

   “它仅仅是一个岛而已。”当地人这样表示。相对于那个声名远扬的古老卫所——靖海卫,外界对沙窝岛的认知基本为零。

   然而,时间打好底色,奋斗描摹轮廓。因为那群人的存在并一代代接棒前行,沙窝岛这美丽的建设图册就此铺陈开来。

   据悉,沙窝岛国家远洋渔业基地的建设单位是靖海集团有限公司。天眼查信息显示:该集团注册资本为5亿元,现有职工5000人,固定资产50亿元,下属企业16个,服务部门12个。其主要经营范围为码头货物装卸、进出口业务、码头有偿服务、货船租赁服务、海水动植物养殖捕捞加工销售、船舶制造修理等等。

   如今,身为山东省远洋捕捞重点企业,在威海市该公司被誉为“靖海航母”。“航母”打造并非朝夕。“70年,三代人……”靖海集团工作人员陷入了漫长的回忆。

   时间拨回至1950年。当时,虽然百废待举,但举国振奋。在此背景下,位于靖海湾畔的渔民开始谋划着幸福生活。他们靠4条木壳小渔船起家,开始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创业历程。

   岁月向前,他们的探索在分与合的波折中前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单一到综合,先后于1957年建设东海养殖场,1965年建设沙窝水貂养殖场,1968年建设沙窝岛渔港,1969年建设靖海船厂等,形成了近海捕捞、海水养殖、船只修理、水貂饲养等产业,公共积累逐年增加,经济实力持续提高。

   1978年,一个崭新的开始。是年,原靖海公社的沙窝、扁口、殷口三个渔业队合并成立“荣成县靖海渔业大队”。在此后的30年间,这个渔业大队先后更名为“荣成县靖海渔业公司”“荣成市靖海渔业总公司”“山东靖海渔业集团总公司”“山东靖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及“靖海集团有限公司”。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适合集体渔业经济规模化发展的“靖海模式”也越走越远。

   从四条木壳小渔船发展成为“远洋捕捞、水产品精深加工、船舶修造、海水养殖、渔港贸易、休闲渔业等六大产业格局”,那个被老一代创业者用小推车推就的沙窝岛渔港,也实现了从传统渔港到国家远洋渔业基地的华丽转身。

   “而这一转身,我们用了70年。”前述工作人员表示。

  南舟山,北沙窝

   近海无鱼,远洋搏命。面对中国近海渔业资源日渐枯竭的现实焦灼,1998年,靖海四艘1000左右马力的远洋渔船踏上了远洋征程。两年后,另一支远洋渔队驶向遥远的大西洋。

   从那时起,这里的人们习惯了船队离港时的复杂心情,也见惯了回归时鱼虾满舱的欢乐。

   “这是威海实现近海捕捞向远洋渔业发展,推动海洋经济转型升级的典型代表。”威海市海洋发展局工作人员称。据其介绍,立足荣成、面向全国、辐射东北亚地区的沙窝岛国家远洋渔业基地项目,预计2020年全面竣工,建成后年内可停靠国内外渔船1000余艘,年完成水产品交易量60万吨,实现进出口贸易额100亿元以上,成为中国北方规模最大的现代化远洋渔业综合基地,并形成中国对口东北亚地区重要的水产品加工及贸易集散地。

   届时,“南舟山,北沙窝”的概念将持续强化。

   事实上,在靖海集团如今的发展图谱上,强势崛起的不仅仅是沙窝岛国家远洋渔业基地项目。

   据悉,目前,其78艘远洋捕捞渔船遍布三大洋,已使公司远洋捕捞规模稳居山东省首位;荣成市远通船舶修造有限公司通过改扩建后,具备一级船舶建造和设计资质,成为山东省船舶修造重点企业,船厂码头被国务院批准为一类对外开放口岸;荣成市金海丰水产食品有限公司通过了欧盟、美国、俄罗斯等质量体系资质认证,鱿鱼、金枪鱼、鳕鱼等系列产品全部出口欧盟;冷链物流和工业地产项目,被省海洋与渔业厅确定为山东省远洋渔业产品精深加工及冷链物流基地;靖海湾休闲渔业项目,被省发改委确定为省级重点项目……

   数据显示:目前,该集团拥有具备农业农村部远洋渔业资质的捕捞公司3家,远洋捕捞船78艘,渔业辅助船40艘,合计118艘,在印度尼西亚马老奇港设立了远洋渔业基地,在斐济、阿根廷设立了办事处。

  瞄准南极磷虾

   “可以说,靖海集团目前已经全面进入大洋与过洋并举的特别发展时期。”前述威海市海洋发展局工作人员称。这在持续推进海洋强市建设、渔业转型升级,尤其是远洋渔业全产业链发展的威海并非孤本。

   据悉,近年来,威海坚持“捕捞、养殖、增殖、种业、加工、休闲并举”的渔业发展模式,使得渔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二、三产业发展提速,渔业高质量发展明显推进,逐步形成了集捕捞业、增养殖业、海洋种业、加工流通业、休闲渔业等于一体的现代渔业产业体系,形成了靖海集团、鑫发集团、赤山集团等一大批致力于远洋渔业全产业链发展的企业。

   统计显示:目前,全市已建成的远洋渔业运输船达到18艘,远洋自捕水产品回运能力进一步提升的同时,远洋水产品加工也由初加工向精深及综合利用方向升级,如鑫发集团打造1.5万吨超低温金枪鱼冷库和20万吨远洋产品综合精深加工基地规模已起;赤山集团打造20万吨国内单体最大的鱿鱼精深加工基地等,有效提高了产品加工利用率,产品附加值提升近10倍……

   “目前,威海还聚焦南极磷虾国家战略资源,集聚中国水科院黄海所、东海所等优势创新资源,开展南极磷虾全产业链构建研究,除3家企业投资15亿元建设3艘南极磷虾船外,赤山集团也投资18亿元倾力打造现代化综合性南极磷虾产业特色园区。”该官员称。而随着上述园区内国际先进的南极磷虾精深加工生产线的建成,一个完整高效的,集生产、冷链物流库、高端生物制品研发等于一体的南极磷虾产业发展链条也就此构建。

   而伴随着上述行动的推进,事关威海、山东乃至中国远洋渔业发展的壮丽图谱仍在延伸,并驶向更为遥远的未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冯冬宁 张琪 张泰来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产业链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