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齐鲁好书榜(6月)| 关于第三帝国,中国学界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齐鲁好书榜(6月)| 关于第三帝国,中国学界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2020年07月06日 12:43 新浪网 作者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曲鹏

齐鲁好书榜(6月)| 关于第三帝国,中国学界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 榜单解读 |

  小历史,大历史

   历史本来只有一个,但被人书写来书写去,便呈现出多重的样貌。有人认为历史有大小之分,比起帝王将相、改朝换代这样的历史,我觉得个人的、地方的历史,虽显局限,但它关乎生活,因而更加有血有肉,有深度有温度。

齐鲁好书榜(6月)| 关于第三帝国,中国学界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秋园》

  杨本芬  著

  乐府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秋园》的作者杨本芬并不是专业作家,她的一生做过许多活计:种田、切草药、当工人、做汽车零配件生意……从未与文学有过交集,却在花甲之年开始尝试写作——母亲逝世后,她决定用笔记下母亲的一生。

  她的母亲就是小说中的秋园。

  秋园的故事横跨了近七十年,她个人的命运和家国历史一同震荡着,她承担了作为女性要直面的命运难题。《秋园》把历史的痛感剖析得更加具体而真切,也把女性的坚毅映照得更加清晰而有力。

  作者70岁开始动笔、80岁才得以出版的这本书,打动出版人涂涂的,是语言,“我确信,这位在厨房里抽空写几笔最终完成这本书的老人,是真正的写作者,她不仅仅是女儿和母亲,她用写作,直面了自己的人生,直面了家国的历史,直面了命运的无解”。

  从姜淑梅《乱时候,穷时候》、饶平如《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到这本《秋园》,都是纯粹而朴素的民间书写,它们来自于动荡的时代里最底层的生活,不取悦于任何人,因而称得上一个时代的信史。

  如杨本芬所言:“我写了一位普通中国女性一生的故事,写了我们一家人如何像水中的浮木般挣扎求生,写了中南腹地那些乡间人物的生生死死。我知道自己写出的故事如同一滴水,最终将汇入人类历史的长河。”

齐鲁好书榜(6月)| 关于第三帝国,中国学界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西医来华十记》

  苏精  著

  中华书局

   藏书史研究学者苏精一直关注以基督教传教士为中心的中西文化交流史,由于医疗工作、印刷出版、学校教育都是传教士辅助传教的重要工具,因而在数量庞大的史料中经常会见到有关他们医学活动的记载,日积月累,便写成了这本《西医来华十记》。

  书中聚焦19世纪至20世纪西医东渐中的十余位关键人物,伯驾、雒颉、合信、黄宽、黄春甫、梅威令、赖马西……这些名字虽然陌生,但若没有他们的坚持,西医东渐之路也许会更加漫长。

  英国传教士雒颉在上海创办的第一家西医院——仁济医院最初10年间共救助12.7万以上的中国患者,其经费大多来自西人捐款,但中西方发生摩擦时屡屡殃及仁济医院,小刀会甚至还向医院打炮弹。学习西医的中国人,如到爱丁堡求学的黄宽、在上海担任学徒的黄春甫,也是在中西方文化的夹缝中努力生存。

  一个个前进的脚印,才撑起了今日的历史。

  对这本书感兴趣的读者不妨读一读去年6月中华书局出版的另一本医疗史著作,皮国立著《近代中西医的博弈——中医抗菌史》,书中呈现了近代中西医学交流的复杂局面,百年前的“废医案”既是一场学理和技术的博弈,更是一场关于中西文化冲突的博弈。

齐鲁好书榜(6月)| 关于第三帝国,中国学界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第三帝国史》

   郑寅达  陈旸  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一直以来,关于第三帝国,我们都是通过西方学者的著述来了解并研究的,如威廉·夏伊勒著《第三帝国的兴亡》、理查德·埃文斯著《第三帝国三部曲》、威廉·谢里登·阿伦著《纳粹掌权》,特别是《第三帝国的兴亡》这本,一直以来是研究第三帝国的教科书式的著作,不少相关题材的书籍都会从书中引章摘句。

  由德国史研究学者郑寅达、陈旸师生二人花费近三十年精力完成的《第三帝国史》一书新近出版,代表了当下中国学界在第三帝国研究领域的水准。

  郑寅达教授对第三帝国的了解也是从阅读《第三帝国的兴亡》一书开始的,随着研究的深入,他发现由于成书较早,威廉·夏伊勒的写作难免受到“正统学派”的影响,上世纪60年代以前,在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起源的问题上,“正统学派”占据英美史学界的绝对统治地位,学者们大多把二战的起因完全归之于希特勒。但为何纳粹思维,乃至种族歧视等偏狭的思想,在西方社会中长期存在、此起彼伏,至今仍有卷土重来的可能?

  对此,《第三帝国史》更关注第三帝国的改造和运行的内在逻辑,深入剖解其政治、经济、文教、种族、社会、军事等各方面体制的特点及成因,探寻了第三帝国历史走向的必然性,为反思第三帝国贡献了东方智慧。

齐鲁好书榜(6月)| 关于第三帝国,中国学界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巨兽:工厂的历史与现代世界的制造》

   乔舒亚·B.弗里曼  著

  索·恩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从1721年托马斯·隆贝在英国德比市建立丝绸厂算起,现代工厂已经有近三百年历史。工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现代世界的形成,也是现代人生存的依赖。同时,巨大的工厂也让人心生畏惧,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布莱克称其为“黑暗邪恶之地”——上两个多世纪中的许多工厂以劳工剥削、阶级斗争而为人所知,更不用说从工业革命到今天产生的环境污染了。

  劳动史学家乔舒亚·B.弗里曼在著作《巨兽:工厂的历史与现代世界的制造》一书中,着重关注“伴随着工业化与社会变革,巨型工厂怎样以及为什么成为美梦与噩梦的载体”这个话题。

  从推动工业革命的英格兰纺织作坊,到新英格兰地区的工厂城镇,再到20世纪美国、东欧、苏联的巨型钢铁和汽车厂房,最后到今天中国和越南生产运动鞋、玩具和手机的“巨兽”,弗里曼追溯了前人关于工厂和社会进步的批判和赞美,还记录下工会和工人权利组织针对标准行业惯例的反抗,这些反抗最终带来了缩短工作时间、童工法、保护劳工组织等。

  半个世纪前,美国“后工业社会”的预言问世,到今天,只有8%的美国工人在制造业工作。但在世界范围内,我们依然处于制造业的鼎盛时期,2010年全球近29%的劳动力在“工业”中工作,相比2006年经济衰退前30%的比例略有下降,但仍然远高于1994年的22%,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之国——中国,在2014年有30.3%的劳动力受雇于工业。

  书中最后一章关注的是中国的富士康。在弗里曼看来,富士康这样的工厂集纳了过去两百多年工厂的全部探索,是真正的“巨兽”,它吸收了过去全部的管理和监控经验,又有创新,厂区设有图书馆、电影院,巨幕上播放着广告,把生产者转变成消费者。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秋园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