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壹点问医|八成以上女性产后都会有这个尴尬,怎么破除看这里

壹点问医|八成以上女性产后都会有这个尴尬,怎么破除看这里
2020年08月05日 08:37 新浪网 作者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陈晓丽

  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女性变得心事重重:因为常常不分时间无法控制地漏尿,变得不敢出门逛街、长时间旅行,甚至不敢放声大笑,生活质量大打折扣。其实,这在医学上被称为压力性尿失禁,因为严重影响社交生活,又俗称“社交癌”。

  自己生完孩子,才知道妈妈被漏尿折磨多年

  提到妈妈的这次手术,女儿小张就非常愧疚,“要不是我生完孩子跟妈妈讲,我有这个情况,妈妈的病我会一直蒙在鼓里,平时对妈妈的关心太少了。”

  两年前,小张的儿子降生,全家人都沉浸在新生命的喜悦中,小张却新添了个困扰:“怀孕后期的时候,我一打喷嚏就会漏尿,本来以后生完就好了,没想到生完这种状况反而更明显。”

  备受困扰的小张跟妈妈提起这件事,妈妈这才看似无意地说了一句:“我生完你以后也一直这样。”吃惊的小张赶紧跟妈妈详细聊了聊,才知道妈妈这些年越来越不愿意出门的真正原因,不是因为喜欢留在家里,而是担心出门后漏尿会尴尬。

  小张努力说服妈妈一起去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经过详细问诊和检查,该科室二区主任史本康为母女俩制定了治疗方案:小张的症状较轻,可以尝试保守治疗;而小张的妈妈症状比较严重,需要微创手术。

  手术只用了不足一个小时,小张的妈妈便从手术室被送回了病房,几天后顺利康复出院。“想到以后再也不用躲在家里了,心里一下子轻松了不少。”出院时,小张的妈妈高兴地说道。

  小张的妈妈只是众多患者之一,目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泌尿外科已经完成了1000多例这样的手术。

  尿失禁可分为四种,压力性尿失禁最为常见

  “在人体的众多疾病中,泌尿外科疾病中排尿障碍确实比较让人难堪,往往让患者承受着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谈及小张的妈妈默默忍受了30多年,史本康感慨地说道。

  其实,尿失禁是临床上经常见到的一种泌尿疾病,是由于膀胱括约肌损伤或者神经功能障碍而丧失了排尿自控能力,导致尿液不自主流出。在我国,尿失禁发病率约为30%,女性发病率高达40%,并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

  史本康介绍,尿失禁可分为四种:一种就是充盈型尿失禁,这类患者的膀胱没有收缩的作用,当尿液超过一定量时,尿液就会溢出来,主要是脑中风、脊椎损伤、糖尿病和行动不便的患者。

  第二种是急迫型尿失禁,这类患者平时没有什么症状,一旦尿急,往往还没走到厕所就开始漏尿。“最常见的原因是慢性感染,例如女性反复尿路感染引起的膀胱炎,时间久了膀胱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受损。”史本康介绍,男性可能是前列腺增生导致排尿阻力增大后,膀胱为了克服这种阻力过度兴奋,导致出现急迫型尿失禁。

  第三种是真性尿失禁,有些患者的膀胱及尿道括约肌由于外伤、骨盆大手术、放射线治疗而发生损伤,尿道就像漏水的水龙头,每天漏个不停。同时,膀胱阴道瘘管、先天输尿管开口不正常的患者也会出现这种现象。

  第四种就是压力性尿失禁,这种最为常见,通常是在腹部用力的时候,如咳嗽,弯腰,上下楼梯时,由于腹部压力升高,对膀胱有挤压,导致漏尿。

壹点问医|八成以上女性产后都会有这个尴尬,怎么破除看这里

  年龄、生育次数、肥胖是压力性尿失禁的高危因素

  “压力性尿失禁在女性中更为多见,很多女性在35岁以后开始出现压力性尿失禁,40岁以后发病率达到30%左右,60岁发病率则高达50%。”史本康介绍,男性出现压力性尿失禁的情况非常少见,一般医源性的较多,例如前列腺癌或前列腺增生手术后。

  分析这种现象的原因,史本康表示,我们的盆底肌像吊床一样承托和支持着膀胱、子宫、直肠等盆腔脏器,并有多项生理功能,比如控制排尿和排便等。因为盆底结构的特殊性,女性的盆底肌更容易受到损伤,尤其是怀孕分娩这一系列过程,很容易发生骨盆底肌肉、神经受损,就可能导致当事人对尿道的控制力减弱。

  影响压力性尿失禁的因素众多,包括年龄、生育次数、肥胖、遗传等。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泌尿外科医生李岩介绍:“女性生育胎次与尿失禁的发生呈正相关。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雌激素减少,盆底肌和尿道括约肌都会出现松弛,盆腔脏器脱垂导致压力性尿失禁。”

  李岩进一步介绍,肥胖女性由于腹部压力较高,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机率显著增高,减肥可降低尿失禁的发生率。

  要注意区分压力性尿失禁和急迫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相对比较简单,大家在家可以先进行自我筛查。”李岩表示,当有咳嗽、大笑、提重物、上下楼梯、跳广场舞等增加腹部压力的活动时,如果漏尿,一般就可以诊断为压力性尿失禁。

  不过患者到医院就诊时,为了确诊压力性尿失禁,同时排除其他疾病,还可能需要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残余尿量检查、妇科B超检查等。

  “压力性尿失禁和急迫性尿失禁两者的症状很相似,非常容易混淆。”史本康介绍,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这样区分:压力性尿失禁的时候一定会有腹部压力的改变,包括走路等活动,如果站着或者坐着不动,甚至听到水流的声音就必须立刻去洗手间,这种可能混合了急迫性尿失禁。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70岁以上的老年女性再出现压力性尿失禁的可能性相对较小。“在这个年龄,大脑对膀胱的控制能力有所减弱,出现尿失禁的时候可能是神经系统的疾病所致。”史本康说道。

  轻中度患者可保守治疗,严重者需要手术

  2000年以前,针对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方法虽然多,但是疗效并不理想。很多人经过治疗,症状仍然不能得到明显改善。为此,不论是患者还是医生,当时的观念都停留在“少喝点水就行,这病不危害生命”。

  因为频繁漏尿,压力性尿失禁对很多女性造成了严重的身心伤害,要时刻小心翼翼,出行不便,影响社交,有些女性甚至因此产生焦虑、孤僻等心理,患病女性的生活质量一直较低。

  直到1997年,瑞典、美国等国家出现了尿道悬吊带的手术办法。这个手术方式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格局。如今,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已经取得巨大进步,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有了更多有效的治疗办法。

  李岩表示:“对于不严重的压力性尿失禁,可以采用非手术的保守治疗办法治疗,包括盆底肌的训练、提肛训练、改变生活方式(例如减肥)等;对于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和严重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可以通过经闭孔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带手术治疗。”

  平时可通过凯格尔运动预防和减轻漏尿

  “经过我们治疗康复的患者只是冰山一角,压力性尿失禁作为女性常见病,寻求治疗的患者不到40%,很多患者通过频繁排尿、少喝水、垫隔尿垫等自我缓解。”李岩遗憾地说道。

  “很多女性对压力性尿失禁认识不足,认为到了一定年龄就会发生,忍忍就过去了,结果越忍越严重。”李岩表示,再加上这个病比较隐私,很多人觉得难为情,更不愿意到医院就诊,甚至自己的女儿都不知道。

  “其实只要她们来医院就诊,90%以上的患者都能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并且复发性的可能性较低。”李岩提醒大家,一定要正确认识压力性尿失禁,虽然压力性尿失禁是女性产后的常见现象,但这并不是正常现象或者健康现象,而是一种疾病,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治疗很重要,日常生活中的锻炼和保养也不可或缺。李岩为大家介绍了几种预防或者减轻压力性尿失禁的办法:一、控制饮食,锻炼身体,保持合理体重。二、多做凯格尔运动,也就是提肛运动,可选择站位或坐位,深吸一口气,收缩肛门,持续五秒后再呼气,然后放松肛门,一呼一吸为一次,每次可做提肛运动50次左右,持续约5-10分钟。三、女性产后及早进行盆底肌功能的评估和康复,进行盆底肌功能的训练。

  (扫描识别二维码观看本期壹点问医直播)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泌尿外科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