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胶东散文年选·新媒体散文】刘郁林|小桥流水人家

【胶东散文年选·新媒体散文】刘郁林|小桥流水人家
2020年08月06日 13:58 新浪网 作者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小桥流水人家

  文/刘郁林

  江南的每一个小镇,都有一个美丽婉约的名字,每一个江南小镇的名字,都像是一首绝美的诗,周庄就是这样的。    

  刚听到周庄这个名字的时候,我立即想到白居易的“杨家有女初长成”的诗句,仿佛一个精致娇羞的女子从深闺中款款走来。更像一个美丽的少妇挽着竹篮,浣纱之后缓缓而归。“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周庄就是这么别致美丽,美得不可方物。    

  周庄是个典型的水乡小镇,小河纵横交错,整个小镇由四条井字型的小河,划成了一个方块,有八条街纵横交错,“咫尺往来,皆须舟楫”。多座小桥横卧水上。屹立河岸的是一行行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的老房子。房子的特色建筑是“轿从前门进,船从家中过”。 每隔不远处,就有一座石拱样的小桥横跨两岸。这里有双桥、富安桥、通秀桥、太平桥等等,其中最著名的是——双桥,它是周庄的标志性建筑。    

  双桥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现在成为周庄的标志,那是因为一个人,一个叫陈逸飞的画家,以一幅油画《故乡的回忆——双桥》,撩开了她的面纱,让待字闺中的周庄,向世界展示了她的轻颦浅笑,她那如蒙娜丽莎般的微笑,倾倒了世人。让双桥走向世界,让这个江南小镇蜚声中外。     

  从此,古朴幽静的小镇,便多了陌生的游客,街道上便多了份喧嚣,多了份热闹,但她依然保持自己的闲适恬静。因为读过一篇关于周庄的文章,不仅让   我心旌摇曳,更让我热泪纵横,原来周庄就是我一直寻觅的风景,周庄才使我灵魂的栖息地,才是我安放心灵的世外桃源。    

  从此,周庄就住进了我的心里。水乡古镇周庄从此就成了我心中不敢碰触的梦,心中永远的香格里拉。     

  曾去过很多地方,广袤的草原,浩瀚的沙漠,壮阔的大海;也看过很多地方的风景,草原上盛开着的各色野花和嫩绿的酥油草,沙漠中顽强生长的胡杨树和迎风飘转的风车,大海里迎长风破巨浪的轮渡和翩飞海天的海鸥。     

  可我就是不敢走进我梦中的周庄,我怕惊扰了梦境的美好,我怕惊醒她美丽的模样,我怕梦醒时分,会有“不过原来如此”的叹息,因为太多的情况是,你想象的无比美好,而现实却令人失望,所以我一直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这个披着轻纱的梦。     

  直到美丽的燕子老师发来了江南水乡婉约秀美的照片,江南的风景在向我招摇,她在微信里这样写到“江南属于郁林,郁林属于江南,郁林本该是江南女子,我一个人走在江南的时候,心里想郁林该来”这些发自肺腑的语言,撩拨着我多情的心弦,我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向往。背起行囊,“打马归去”寻找我的江南,寻找我的周庄,没想到竟一下子醉倒在周庄的怀里。 

  漫步于小河两岸,穿行在古旧的烟雨中,千年古镇流水潺潺。青石板、黛瓦、粉墙构成了周庄的底色和建筑风格,石街重重,楼阁层叠。黝黑的青瓦、静谧的流水、幽深的弄堂,长长的廊檐、斑驳的墙粉、风中摇曳的灯笼都透出古旧的气息,带我穿越岁月和流年,进入千年前的那段时空。     

  小桥、流水、人家是周庄的个性。人们沿河建屋,临水而居,春秋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现代的人,让这美丽的古镇更添岁月的沧桑,涂抹岁月的底色。伫立青石板,浓浓的江南水乡风情扑面而来,让人沉醉而迷恋。立于石桥,满目青翠,杨柳低垂,轻抚水面,流水淙淙,欵乃声声的小船从桥洞穿过, 穿着青花布衣的阿姐摇着乌篷船,唱着抒情的江南小调,讲述千年积淀的故事,原来情景就在情怀之中,吴侬软语更懂得也更容易慰藉游子的心灵。      

  行走在小桥和流水装帧的街巷,行走在古镇的柳浪下,发现这里的尘埃都是风情的,无论你怀揣着怎么糟糕的心境,你都会被空气中弥漫的风情感染。   

  我忘情地陶醉在静美的水乡里,发现时光是柔软的。古城民俗酿出的芬芳可以将你熏染得风情万种,以前不曾见过的美丽,在生命里逐渐鲜活生动起来。    

  走在狭长的弄堂里,古朴的建筑属于明代的建筑风格,张厅到了。    

  据说张厅原名叫怡顺堂,建于明代,清初才转让给姓张的人家,改名为玉燕堂,俗称张厅。张厅前后七进架构,画梁雕栋,飞檐流阁,足见是殷富人家,张厅历经五百多年沧桑,。走过沿街的门厅,面前是一个天井,绿意盎然。两侧是低矮的厢房楼,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砖雕门楼陈旧得让人不忍倚靠,乃至生怕阳光会将它不小心剥落。但坚实的石柱,细腻精良的雕饰,仍不难看出张厅昔日的风采。大厅轩敞明亮,厅堂内布置着红木家具,张灯结彩,迎送宾客。墙上悬挂着字画,一副对联尤其引入注目,上联是“轿从门前进”,下联是“船自家中过”。 联系到进门时看到的一顶轿子,再看到厅旁一条小河穿屋而过,不正是“轿从门前进,船自家中过”吗?不由得感慨,此言不虚。

  出了张厅,往南,来到周庄必游景点——沈厅。沈厅一样是坐东朝西,据说它的原名叫敬业堂,后来改为松茂堂,由元末明初江南首富沈万三,后裔沈本仁,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它由松茂堂、茶厅、大堂楼、走马楼和后厅组成。也是七进架构,在第五进中,安放着江南豪富沈万三的坐像,他的面前有个金光闪闪的聚宝盆。我久久地审视着这位六百年前的吴中巨富,心潮澎湃 。    

  他利用周庄的地理优势,发展经济,开展对外贸易,成为江南首富明朝初年,朱元璋定都南京时,沈万三曾捐资修筑了都城的三分之一,想代皇帝犒赏三军,虽因得罪朱元璋,被充军发配到云南,沈万三依然继续他的经商之路,搞活了边境经济。我不禁感慨,如今周庄的富庶是不是都因沾了此人的福祚?     

  出了沈厅,我开始了在周庄弄巷里的随意漫步。走到“忆江南客栈”时,我不由地停下了脚步,驻足拍照留念,周庄的文化底蕴在此彰显得更加淋漓尽致。    记得白居易的《江南好》:“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这是关于江南最美最绚烂的画面。      

  而最让人销魂的是韦庄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当垆卖酒的少妇更添江南的妩媚。    

  韵味深长、风神独具的是皇甫松的《忆江南》:“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夜雨江南,迷离情长,倍增思乡之情。       

  周庄的文化蕴涵还在于西晋文学家张翰,唐代诗人刘禹锡、陆龟蒙等曾居住在此。周庄也曾留下柳亚子、三毛等人的足迹。其中有一座三毛茶楼,还有那浓郁、淳朴的民风、民情,使这里的古老文化更加醇厚悠远。     

  这里还有一道不得不说的风景,那就是摇撸的船娘,中年模样她们都身着蓝印花布衫,头戴着发巾,她们淳朴可爱美丽大方,虽不是年轻俊美的江南少女,但她们都有一副好嗓子,唱得一手好民歌,船声欸乃,歌喉婉转。坐在乌篷船里,走进鲁迅《社戏》的情境里,不过不是看戏,而是一边看运河两边的风景,一边听船娘的歌声。

  你看,花开满径的青石板路上,有细碎的阳光从树叶的罅隙里漏下来;河水倒映着两岸的朱楼水榭、烟柳画桥;柔美婀娜的檐柳摇曳在碧波里;船形浆影、天光云影共徘徊在起水面上;让你感觉如梦似幻。船娘柔婉清脆的歌声、浣女棒槌敲击衣服的声音,打破周庄的静谧,让静美的周庄更添一份灵动之美。她们撑一支长篙,在灯影浆声里漫溯,撩拨着岁月静止的时光,打湿游人善感的情怀,打捞水中千年的沧桑。      

  离开周庄已经很久了,岁月的苍台不停更换着颜色,有翠绿到墨绿;可那些潮湿的情怀总不肯离去,周庄的古韵总在心头翩跹起舞。我是否就是那个撑着油纸伞结着丁香心事的姑娘,心甘情愿地跌进了一段似水年华、情结浓郁的故事里,再也不愿走出来呢?

  作者简介:刘郁林,烟台二中高级教师,毕业于鲁东大学中文系,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烟台创作基地副秘书长。2014年开始散文创作,目前已在《山东文学》《当代散文》《中国网络文学作品年选》《赣西文学》《齐鲁晚报》及人民网、中华人物网等全国、省、市媒体发表散文、随笔160多篇,作品先后入选《中国网络文学作品年选》《胶东散文年选》(2018 2019),荣获国内报刊网站征文大赛奖10余次,2017年在华龄出版社出版散文集《丽人行》(与人合著)。相继在《联合日报》《当代散文》发表和推出《二中的冬天》《二中秋色》巜二中的春天》《二中的夏天》散文系列。多次被评为山东省散文学会优秀会员。作品《烟雨朦胧水帘峡》获2018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创作大会优秀作品奖。

   欢迎投稿,胶东散文投稿邮箱:jiaodongsanwen@sina.com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