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神秘的枕头!

  文|张居明

  古老的漳卫运河绵延逶迤数百公里,它宛如一条飘舞的绸带染绿了两岸的庄稼、树木,一个个村庄犹如镶嵌在天空的星星熠熠生辉。

  在运河南北流向变换东西流向的拐角处西岸有个小王庄村,村里有个王老汉,王老汉膝下有俩个儿子,大的叫大宝,小的叫二宝。老伴去逝早,王老汉一把屎一把尿抚养着俩孩子,个中滋味只有他自己品尝。期间也曾有好心人给他介绍过对象,他怕俩孩子受后妈虐待,一直没有再婚,自己是又当爹又当妈好不容易把俩孩子养大,修好新房,娶上了媳妇。等到孙子、孙女都上了学,这王老汉也就老了,什么也干不动了,只能跟着俩儿子轮流吃饭。

  俩儿子、媳妇商量,因为阴历(农历)有大(进)小(进)每月农历过了十四就去另一家,以后依次往下轮。在鲁西北农村有过七月十五过十四的风俗习惯,家家户户都是十四过十五做些好吃的改善生活。

  这天王老汉正赶上在小儿子二宝家,中午吃饭时儿媳妇端上白菜汤和馒头,王老汉一看不对啊!怎么都过十五,二宝家里忘了今天的节日了吗?儿媳妇看到王老汉的疑惑,就对他说:“爹啊,你孙子明天从县城放学才回来,我们决定十四不过十五,明天再过!”王老汉没说什么,随便吃几口就上街上找庄乡爷们玩去了。遇到有人问老哥中午吃的啥饭,他对人们说炖肉,还炒了好几个菜喝了几盅。到了第二天去了大宝家,大宝家里说十五昨天过了,今天也没有什么好吃的了。

  以后年年如此,赶到谁家都用这个理由搪塞过去。王老汉非常生气,但打碎牙咽到肚子里,从不对外人说,怕人家笑话自己教子无方,儿子不孝。

  有一年王老汉病倒了,大宝、二宝也不常到病床前侍候,吃饭时送来温凉不等的干粮就走开。

  王老汉年轻力壮时给俩个儿都修好了新房子,自己还住在老屋。小儿子偶尔来看他时,弥留之际,他悄悄地叫小儿子把耳朵贴近他嘴边对他说:“二宝啊!我死后你什么也别要,只要我这枕头。”

  二宝心想,还是我爹疼俺,老俗话没错:“天下爷娘都是疼最小的。”乐滋滋的和媳妇说去了,俩口子心里揣摩枕头里面可能有洋钱(银元)或者存折,一定看好它别让大宝拿走。

  大宝来了,王老汉又故技重演对大儿子说只要我头下的枕头,大宝俩口子在家里也嘀咕一番,可别让二宝把枕头偷拿走。

  时日不久,孤零零王老汉病死在屋里。亲戚朋友前来吊丧,当着亲姑亲舅的面,二宝对大宝说:“哥,就着咱姑咱舅都在,把咱爹的家产分了吧!你是老大受的累多,做的贡献大,咱爹的家产都给你,我只要爹的枕头做个留念。”

  大宝说:"二弟你结婚晚,家底薄,爹的东西全归你,我只要爹的枕头留个念想。”

  当姑的、当舅不明就里,感到蹊跷,心想老爹尸骨未入土,这俩孩子怎么就分起家来了?而且风格全都挺高!于是决定打开油渍麻花的枕头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等到拆开枕头线缝,从秕子里露出一个纸条,展开一看,歪歪扭扭写着几个字:“大儿过十四,小儿过十五,苦了你爹。”

  老舅看罢扬起手掌就打了大宝、二宝几巴掌,骂到:“你这俩个不孝之子,你娘死的早,你爹含辛茹苦把你们拉巴大受了多少罪?老人尸骨未寒,光知道来抢你爹财产,要不是你爹事先写下这个字条,真不知道你们这么禽兽不如!”

  作者张居明,男,1960年出生,山东省宁津县相衙镇(原道口乡)后纸村人,中共党员。1978年参军入伍,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1980年在《国防战士报》发表处女作《溪流》。几十年来凭着对文学的热爱与执着,勤奋笔耕,先后发表新闻、通讯、诗歌、散文数十万字。近年来致力于地域文化的挖掘整理,先后发表《一代怪才吴棠湖》《神奇杨抱槐》《青积务源自清起雾》《吴鸣风智破“蜘蛛案”》《隽不疑智审山寨卫太子》《千年恩爱夫妻树》《刘墉省亲过宁津轶事》《化牛李的传说》《蟋蟀与宁津的渊源》等,为弘扬宁津地域文化作出了贡献。曾获全国“蟋蟀情”征文三等奖、张之洞文学奖首届征文佳作奖、宁津县政府首届“鬲津奖”文学奖等荣誉。现任宁津县蟋蟀协会副会长。                

  壹点号玉河微澜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