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高雅洁 通讯员 鲍麒元
3月24日,青岛市市南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与青岛大学外语学院“大中小学多语思政共建基地”揭牌,“脑认知与记忆思维研究共建基地”同日揭牌。未来,市南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将依托青岛大学外语学院资源,开发贯通式中英双语思政实践课程,建立“红领巾国际小使者”团队,通过一体化建设,为不同年龄段学生提供连贯且递进的思政教育,培养具有科学思维的创新型人才。

3月24日,青岛市市南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与青岛大学外语学院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共建基地揭牌仪式在市南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区实验校区)举行。仪式上,与会领导共同为“大中小学多语思政共建基地”和“脑认知与记忆思维研究共建基地”揭牌。
此次揭牌打破大中小学思政教育的学段壁垒,整合各方优质资源,通过一体化建设,为不同年龄段学生提供连贯且递进的思政教育,以语言教育为载体,以脑科学研究为支撑,努力培养具有科学思维的创新型人才。
青岛大学外语学院党委副书记于苗表示,共建基地将整合高校与基础教育资源,组织优秀大学生以“大手拉小手”的研训形式,助力中小学生提升外语口语、语言演说及记忆思维学习能力。
市南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朱雪梅提出学校将以共建基地为契机,通过校际联动,打通不同学段思政教育的衔接通道,加深在师资交流、课程开发、实践活动等方面的合作,通过“多语言+思政”“记忆思维探秘”等融合创新实践项目,开启“有意义+有意思”的跨学段学习之旅。
未来,学校将在“行走的思政课”“榜样浸润”“讲好中国故事”等活动的基础上,结合一体化的集团化办学模式,依托青岛大学外语学院“多语思政大课堂”的资源,开发贯通式中英双语思政实践课程,让学生在语言学习中深化文化认同;同时创立跨学段联动机制,建立“红领巾国际小使者”团队,与外语学院“外事帮”的志愿者进行结对帮学,共建实践育人平台,通过大学生宣讲团走进中小学课堂、中小学生参与高校实践活动等方式,在实践中实现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跨界融合,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