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派爷
来源 | 电影派(dyp833)
距离2020年结束,还有三个月的时间。
本以为今年最佳国产剧,该属《隐秘的角落》。直到它的出现——
《沉默的真相》
导演:陈奕甫
编剧:刘国庆 / 紫金陈
豆瓣9.1,24万人参与评分,是今年截至目前评分最高的国产剧。
《沉默的真相》一播出,还创造了一个新词——
有多炸?
一集封神,直达颅内高潮。
站在被告席上的嫌疑人,名叫张超。目光落向陪审团,情绪隐在暗处。
3秒后,后槽牙一凛,坚定信心。
又一凛,绝地反击。
“我从没杀过人。”
江潭市,地铁口。
拖着行李箱的张超,后颈挂着两道伤痕。手里啤酒饮尽、捏扁、落地,一气呵成,向人群走去。
他要去哪里?
地铁安检口挤满人,张超眼神飘忽,企图躲过安检被拦下。
“我这就一些被子和行李。”
工作人员不依:“所有的包都得过安检。”
下一秒,两眼对上,大事不妙。
张超一个转身,火速推开人群,举起手中遥控器大喊:
“我这有炸弹!”
地铁内人声爆裂,恐慌升级。
警察火速赶到,制服张超。
特警缓慢靠近“炸弹”,屏住呼吸,拉开箱子。
一具男尸。
所有证据,都在指向张超。
人证,地铁几百双眼睛。
物证,行李箱男尸和死者江阳指甲中,发现大量张超的皮肤组织。
口供,嫌疑人亲口认罪,坦白作案经过。
案子似乎未侦即破。
那么问题来了,嫌疑人张超法庭上突然的反转怎么回事?
一场蓄谋已久的阴谋,正要浮出水面……
《沉默的真相》爆了吗?爆了。
“口碑”爆了。
改编自紫金陈年度悬疑剧作《长夜难明》,剧集架着原著向暗处更进一步,紫金陈自己看了,都喊牛。
从恐吓、谋杀、认罪到推翻,仅用30分钟。
这还只是第一集。
你以为仅仅推翻就打包结束了?
在推翻口供后,张超突然话锋一转:“你们有24天的时间,24天后,一切水落石出。”
什么意思?
话音刚落,另一头的报社记者收到一封匿名信和照片的一角。
照片被人撕成九宫格,每隔三天,记者都会收到其中一格。
集齐九张,真相大白。
若有其中一天,没将信件和照片登在报纸头条,城市的一处就会爆炸。
“真凶”在案,炸弹却随时可能被引爆,24天,9颗“炸弹”,尽头是什么?
张超“沉默”了……
剧中第一大看点,当属老戏骨神仙打架。
一见宁理,剧情兜底。
至今想起《无证之罪》丰田哥点烟的狠烈,还后脊发凉。
这次宁理饰演的是王牌刑辩律师张超,上一秒还是“地铁抛尸”的憨憨,下一秒庭前淡定翻案,眉潮汹涌。
来看一个细节。
上庭前警官审讯时问道:“大学教授,刑辩律师,这两个称呼您更喜欢哪一个?”
张超身体突然前倾,眼中带刺:“我只是个杀人犯。”
接着坦白笑意,身体靠后,占领主场。
31岁破格提拔为政法大学最年轻教授,因为爱上了女学生被辞退,创办律所。
在张超经手的1116起案件中,只有一次失手。
哪一次?
几年前给检察官江阳(本案死者)做无罪辩护。
有上百起案子一件比一件棘手,怎么偏偏到了江阳这儿,意外战败?甚至不惜亲手“杀了”自己的学生江阳,抛尸地铁,师生之间到底能有多大的仇恨?
这个案子,不简单。
有趣的是,《沉默的真相》在口碑登顶的同时,却没成为爆款。
什么原因?
剧情烧脑。
编剧用三大时空串联起一场连环命案,穿过时间隧道,结成一张名为真相的网。
2000年,苗高乡河岸惊现男尸。
男尸何人?大学生侯贵平。
毕业后下乡支教,不小心戳破惊天秘密。
女学生喝农药自杀,老师侯贵平层层上书为其平反,却被指控性侵。
离奇身亡,抛尸河床。
再看一眼,“侯贵平”。
前面记者收到的“炸弹信”署名,就是HGP。
奇怪吗?
一个七年前的死人怎么写信?没死?还是另有蹊跷?
觉得毛骨悚然?
这才只是个开篇。
2003年,平康县。
政法大学高材生阳光少年江阳,毕业后终于拿到检察院录取通知书。
政绩优异,一年内被提拔为最年轻科长,抱得美人归。
本以为会沿着升职加薪,迎娶白富美的完美轨迹一路向前。
突然,大学班花李静找上门。
为情?
不,为两年前的侯贵平命案。
验尸报告显示性侵后畏罪跳河自杀,证据是:体内喝了150毫升的水。
侯贵平……是被呛死的吗?
验尸报告假到尸体自己都不敢相信,案情诡异,悬而未决,却能草草结案?
原因只有一个,案子的背后,有人只手遮天。
一旦查下去,就再没回头路。
年轻的检察官江阳会怎么选?
帮?赌上大好前途。
不帮?丢弃正义袖手旁观。
很明显,江阳彻查了。
他查得尽兴,查得彻底,也查得凶狠。
这七年来——
找到证人,证人被杀;找到证物,证物被抢;找到证据,证据销毁。
最年轻的副检察长,被栽赃反锁狱中,沦落路边替人修手机,一纸尊严被踩得粉碎。
证人一个接一个地死亡,找寻真相的人一个接一个以污名陷害,
面对严丝合缝的庞大机器,这背后是具象的“个人”?还是“沉默”的群体?
2010年,江潭市。
公安因“地铁投尸案”疑点重重陷入困境,“疯子神探”严良危急接手,一路彻查。
却在步步紧逼的同时,陷入更大的疑团。
在面对破绽百出又疑点重重的“抛尸案”时,严良胆敢与主流对抗,永不妥协吗?他会“沉默”吗?
这出戏,越来越好看。
编剧煞费苦心,拉出三个时空。三条时间线交错重叠,推出这场俄罗斯套娃式的案中案。
为什么这么设计?
宿命感。
在不同时空下,同步感营造出的三大主角之间共同的宿命感。
一步步拨开迷雾,线索贯穿每一个新架构的故事线中,能走通的,只有宿命。
导演怎么诠释?
神级转场。
编剧紫金陈看完也要献上膝盖。
有多牛?
当江阳在这头发问:“孙传福是谁啊?”
另一处时空,任队刚把孙传福照片贴上嫌疑人案板。
在江阳等待十点钟的电话立案通知时,记者张晓倩桌上的电话又被同时接起。
一场追车戏,在飞速向前的停留瞬间顺接转场。
两大主角同时看向窗外,在不同时空内,串联起相同的宿命。
条条线索相互依存、串联、扣死,当着观众的面,完成一次次惊人的隔空问答。
相同的地点,相同的线索,被镜头层层推出。
同步扣死的,还有观众企图出戏的脑回路。
线索会断吗?不会。
可线索断过吗?断过。
每一次几近踩上线索的结案点,总有大手伸出,将一切归还原处,功亏一篑。
这条路上的燃灯者,豁出性命,对抗“沉默”。
一个细节,侯贵平生前在给学生上课时说到“君”字,伸出三只手指,捂住嘴巴。
什么意思?
同样的暗示,也出现在海报上——
从嘴部打码,到侯贵平“三缄其口”,剧情意有所指,又指向哪里?
沉默,或许是最有力的平反?
在巨大的体系下,露出的是“世相”?还是“真相”?
当江阳重回苗高乡调查侯贵平案件时,仔细看镜头,在水泥密闭空间中向前推进,
什么感觉?在劫难逃。
相比上帝视角,这一幕更像地狱之门。是谁在手握权杖?又是谁在发号施令?
掌门人,恰恰是背后最大的“沉默者们”。
可沉默之后,是什么在撑起整部剧的脊梁?
少年气。
江阳,侯贵平,严良……从少年走到中年,他们的少年气变过吗?
没有,反而更甚。
当江阳捧起生命中的最后一杯咖啡,看他的眼睛。
是悲凉?是绝望?是卑微?
都不是,是赤城,是决绝。
剧中白宇的演技,给到观众最大的诚意,凭借一场丢钱包的哭戏,锁定热搜。
凡看过这场戏的,没人不哭。
他哭什么?
“钱包”似乎成了压倒江阳的最后一根稻草。
查案八年,一路踩着黑暗往前走,江阳的自尊,被彻底耗尽。
如何诠释一个角色从天上到人间,从人间跌落地狱?
看江阳。
剧中每一个悲剧人物的出现,恰恰成为伸向“恶”与“黑”的光亮触角。
真相或许会在“沉默”中隐去,甚至被消灭,但真相不会消失。
它会在一再地被人们说出来,直至找到它适合生长的地点。
《沉默的真相》站着过审,有多难?
曾经被下架重审,又再次上架。
贪腐、性交易、连环凶杀、政治阴谋……它一个也不回避。
法律、信仰、正义,盘旋摩天大楼顶端持续发酵,通通指向道义临界点。
张超曾用一段话,深谙俗世的游戏规则——
他在用沉默自保吗?
不,他在地铁抛尸,在法庭上翻供,是因为他找到了更大的“沉默”:
舆论,和正义。
《沉默的真相》只是在还原原著《长夜难明》?它在还原世相,拾回道德,摆正律法。
那么,这场阴谋论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在摆脱类型,拿掉悬疑,除去套路和反转后,我们又看到了什么?
是人性,是血泪,是悲壮,是每一个小人物拿命换来的有情与祷告。
别忘了,沉默亦可如响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