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归隐和岁月静好?这才是陶渊明的真正人设!

归隐和岁月静好?这才是陶渊明的真正人设!
2020年10月27日 09:05 新浪网 作者 柿子06028

  如果让你用一个词评价陶渊明,你会用什么词?

  没猜错的话,80%的人都会评价他“淡泊名利”、“佛系”、“追求自由”等等。而剩下的20%,可能会认为他“自视清高”“高傲自负”甚至“消极避世”。

  确实,这位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的东晋伟大诗人,一生平淡无奇,没有成就大功名,在经历了短暂而间断的从政生涯之后,就过上了“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田园生活。

  如今,生活在这个喧嚣、浮躁世界的你,是否曾经羡慕过陶渊明的生活呢?

  当今世界竞争如此激烈,人从一生下来就要经历无尽的磨难,考学、求职、升职加薪......为了生存,试问谁没有过“心态崩了”的时刻?

  身心俱疲的我们会产生自我怀疑:我们每天苦苦追逐着的,难道不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吗?那么这样日复一日的奔波又有什么意义呢?

  忙忙碌碌之余,夜深人静时候,总是忍不住自我怀疑,“我是谁、我在哪、我在干嘛”,“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而这个问题,在陶渊明那儿早就思考得很透彻了,今天我们就一起追随朱良志先生在《一花一世界》中的文字,去看看陶渊明关于人生命存在意义方面的省思。

  首先承认生命的有限

  承认生命的有限性,是陶渊明生命哲学的起点。

  他要荡去追求永恒的迷思,顺应自然的节奏,超越生生的纠缠和痛苦,归复人本然的真实,这是有限存在具有无限意义的根本。

  陶渊明哲学的大旨,可以概括为“委运乘化”四字。简言之,就是顺应自然。

  王明明 1982年作 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认为,宇宙生命是一自然而然的运化过程。这也意味着,一切生物的荣衰兴替乃自然运化之常理,生生运化,不依人意志而转移,人无法抗拒,故不可执着。他认为人生命中种种痛苦,都是由对“幻化”世界的眷恋所造成的。

  似乎陶渊明一生所有努力,主要目的就是将人们关注的重点由来生、不朽等虚幻世界拉回现实存在中,由宏阔的“大叙述”拉回到自我、当下、直接的生命体验中。如果说永恒是人生价值意义的实现,那么永恒就在当下,意义就在自己的体验中。

  陶渊明的乘化思想,以“居常”和“待尽”为两翼。“居常”,即顺化,保持冲淡之心,颐养真常之性,依附绵延生命之流而及时展开。“待尽”,是自然无为,顺其化流。

  “居常”与“待尽”二者又有内在逻辑关系,以居常之心,去将息人生。以不粘不滞之心直面世界,才能虽顺化,却不为大化所吞;虽有尽,却可超越无尽之痛。

  石涛绘陶渊明诗意图 “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的思想具有旷观宇宙的气质,他似乎要跳出红尘外,悬视人的生命,性灵在旷野中奔驰,无所羁縻。

  陶渊明绝非埋头田园生活的混沌者,而是一个透脱自在人。入于他心目的,大都是凡常小事;他由此思考的,却是攸关人这个类存在物生命的大问题。

  他一生以直接生命体验得出的结论,可概括成一句话:永恒在当下。

  陶渊明极陈“形影之苦”,突出人生命“存之有尽”的特点,一是形有生灭,一是名为虚妄。人的功名追求、情感缠绕,都“有待”于形而产生,形之不存,影将何附?

  刘旦宅 《归去来兮》

  他躲避“道”这类“大叙述”的思想,与其整日里眷恋此虚空之想,还不如在自己亲力亲为的生活中,去体会“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的鲜活。

  虽是小叙述,却是切己的功夫。如果说要奉行大道,这就是他的“道”,它在具体人生道路中,在当下直接生活中,在自我的体验中。

  陶渊明反对“理”的辨析,他不认为有一个绝对的真理在。“理”就在凡常生命体验中,没有一个超出于直接体验本身的外在玄理值得去追求。

  陶渊明还从灵魂永续上说不朽。他有诗云:“即事如已高,何必升华嵩。”“即事”,指当下之存在;“升华嵩”者,成仙之狂想。躬耕南亩,陶然一觞中,就有华山嵩山之高,就有圆满俱足的生命意义,不必旁求。

  形不可止,神不可止,陶渊明将可以“止泊”之处指向一个独特的地方。与其奔走驰骛,不如“止”(停)下;若能心情宁静,处处都是“止”(栖息)地,都是安顿性灵之乡。

  石涛绘陶渊明诗意图 “平生不止酒,止酒情无喜”

  陶渊明的“神”,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态度,将那种神圣性的“神”拉下神坛。他纵浪于大化之中,游弋于生命之海,倾泻自己对生命直接的体会。他的思想可以说非儒非道亦非释,没有任何一种既成“智慧”适合于他。

  重要的不是归隐,而是敞亮

  陶渊明生命哲学的要旨不在“隐”,而在敞亮。

  历史上,陶渊明被视为一位隐逸诗人,读其诗文,常使人感到,他一生都在做遁逃的功课,从官场、从世俗中超拔而出,逃到一个理想世界去:他的东篱下、蓬庐旁,是一个绝俗的世界;他的桃花源,就是一个非世俗的乌托邦。这样理解,是对陶渊明思想的绝大误解。

  仇英作 《桃花源图》 局部

  他说,“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尘网,不仅是官场。表面看来,他是扬山林,贬庙堂,但其思考并非确立官场是泯灭人性的场所,要远离之,只能说当时官场的生活不适合他。

  官场并不一定都是压抑人的场所,而山林之中、农耕生涯也不一定必然演绎着自由野逸的本分事。

  他的尘网,包括一切与人的生命自由相对的因素,他的“性本爱丘山”是一种生命态度,不必然就在“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的农耕生涯中展开。

  庄子有“至藏者无藏”的哲学,此或为陶渊明思想之所本。面对变化无息之世界,人是无法藏匿的;执着空间遁逃获得存在的可能,是昧者的妄念。陶渊明“委运乘化”思想的要旨也在直面生命、不隐不藏中。

  当下即永恒,存在即意义,这是陶渊明对中国传统艺术哲学思想的重要贡献。

  陶渊明无所遁逃、直面生命的生存观体现在四个方面:

  

  陶渊明常将思维拉向茫茫远古。桃花源中人的“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就在于超越时间,荡去复古的迷思。

  仇英作 《桃花源图》 局部

  在陶渊明看来,一代有一代之生活,一人有一人之价值,不必以他时他人之范式为自己之生活样态。

  要得时,在“行休”。所谓行休,乃使孜孜的利益追逐,离人远去。陶渊明由此提出“及时”之观念,“及时”之 “及”,是抓住,是契合。人的生命短暂,万物存之有尽,故要及时。

  

  “斯晨斯夕,言息其庐”,陶渊明一生,念念在生命的止息。

  陶渊明所言之“庐”,乃一个宁定的止息之所,一个可以托付的生命斋宇,它由当下直接体验营造,为安顿生命而存,非外在物质之空间。

  庄子中有“蘧庐”之说,陶渊明开“蓬庐”之论,与后代文人艺术所说的“韵人纵目,云客宅心”为一脉之理想,宋元以来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造庐”之作业,为心灵造一处止息的空间。

  人境

  陶渊明的“庐”在“人境”中,所谓“人境庐”。人境,即净土。

  “人境”有两层意义:一是通常所说的“俗境”,它是人痛苦之根源,也是畏惧之深渊。二是人的性分之境,唯与万物无分,所以最得人之性分。人守其分,安其心,即成止息之庐。

  陶渊明的思想显然是要去除作为俗境之“人境”,回归性分之本初境界。他所选择的道路,不是超拔而去,而是于俗境里,在人间纷杂中,成就心灵之超脱。正所谓:于喧哗声利处寻清洁,到迷离浑浊地立精神。

  石涛绘陶渊明诗意图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陶渊明作为一个田园诗人,其妙并不在说田园的高妙,而在说一种亲身细体、人物一量的生命展开过程,从人与世界撕裂的状态,归复于世界本身。

  

  陶渊明在至平至浅处求“真意”。

  陶渊明说自己“好读书,不求甚解”,又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无非是强调超越知识、物我两忘的生命境界。

  陶渊明总是说志趣不在深,在浅。“意浅识罕”,凡常的生活,浅浅的感受,就是通达之境,即合于存在之理。

  范曾绘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当下所见所历,在直接体验中,荡起心灵轻漪,这是一种浅近的“真实”。它是中国艺术哲学在陶渊明之后出现的重要转向,是一种与传统价值观念不同的倾向。北宋以后文人艺术发展的理论清流,其源盖出于此。至陶渊明出现,平淡一格(用今人所称“审美范畴”亦可)才有落实。

  陶渊明常用“素”“常”两个概念表现他的浅浅怀抱。素抱,就像“平常心即道”。人生有限,就在此寂寂行迹中,实现自己的素抱。

  生命本身就是自足和完满的

  陶渊明的存在观,包含以不存为存、以不生为生、在无意义中追求意义、在朴素平常中显现真性的重要内涵。

  陶渊明“生”的概念,涉及三层内容:一是肉体生命,二是生命之过程,三是存在之意义。陶渊明将人的肉体存在、精神存在和价值意义裹为一体,凝聚在对“生”的讨论中。

  他认为,太重视生、厚待生,乃伤生之道,是遮蔽存在进而绝灭存在的根源。

  “一生”,正因其是唯一的,必须“贵”之,所以“一生”又含有“圆满生命”的意思。在陶渊明看来,真正的贵生,是让生命完满、独立地展开,使其价值得到真正释放。

  陶渊明认为,过好“一生”,实现圆满生命理想,就应该“不伴生”。陶渊明喜欢用“舟”的喻象,来深化他的不伴生思想。他以“舟”比喻迷茫人生,被驾驭的、向着彼岸苦渡的人生,虽然拼尽全力,历尽惊涛骇浪,仍然摆脱不了迷途的命运。

  正因此,陶渊明不愿做凭舟之客,而要“虚舟纵逸棹,回复遂无穷”——在天水空明、水月一体中,放浪自己,既无所得之喜,又无时历艰难之虞,不以存为存,不以生为生,泛泛江海,与天同游,此得其生也。

  钱选绘 《陶潜归去来图》

  陶渊明对孔门“与点之乐”深有心会。与点之乐,在宽裕,在从容;这与陶渊明委运乘化的至乐观深相符契。

  在他看来,真正的“卫生”,不是“恋生”,而是对“生”的超越。唯超越“生”,才可“存生”,才是“乐生”。此与道家哲学密切相关,其“卫生”一语就来自《庄子》,这正是陶渊明乐天委分哲学之所本。

  从老庄的“生生者不生”,到陶渊明的“不存之存”,再到禅宗由大乘佛学转出的“无生法忍”,构成了中国哲学超越生命的重要内涵,它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价值。中国艺术哲学在此影响下也有新的发明,尚疏野的审美理想便由此生存哲学滋生出来。

  石涛绘陶渊明诗意图 “一士常独醉,一夫终年醒。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

  陶渊明以自己的生平行为和文字,为唐代以来“一花一世界”的圆满俱足生命哲学确定了纲目。王维、白居易、苏轼等的体验哲学,即是陶的续篇。陶渊明这种存在哲学,乃玄义一体之学。他在普通的生活中说最高飘的玄,在切身的体会中言最深挚的义,他的哲学是博大精深的存在智慧。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