蜕变中国车|从求生到突破,中国汽车品牌的快速发展之路

蜕变中国车|从求生到突破,中国汽车品牌的快速发展之路
2021-05-05 17:14:20 智选车

中国汽车品牌起步虽晚,但历经几十年的变革,在各个方面均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国人对于中国车的态度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以车观车市,以车见大国】我们作为时代的记录者、变革的见证者、蜕变的探寻者、愿为中国车而发声。我们以《蜕变中国车》为主题,选取设计、技术、智能、文化、品牌等维度,枚选经典车型、主流中国汽车品牌,探寻中国车的蜕变之路。

现在是一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作为汽车媒体,可能对这句话的感受更深,因为在平常的工作中,我们能够接触大量的新车,但很多时候我们却会有这样的感叹,这车是好车,但是不好卖,因为品牌影响力不行。可能只是简单的吐槽,但是无形中也说明品牌影响力的重要性。这期节目,我们就来和大家聊聊——《蜕变中国车》的第五篇章:【启路中国车】。

目前自主品牌所拥有的影响力并不是天生自带,而是在艰苦的市场竞争中,一点一点拼来的。1998年8月8日早晨8点,这对于吉利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开端——吉利汽车打造的第一辆两厢轿车豪情正式下线,宣告吉利正式起航。可是还没等吉利高兴太久,这台车就因为各种小毛病被经销商们所嫌弃。最终,李书福一气之下便用压路机将已经产生的一百多台车全部销毁。这样壮士断腕的做法对于当时的吉利来说颇有些残酷,但同时也是无奈之举。

同样是在1998年,位于芜湖的奇瑞汽车日子也没好过到哪去,造车设备自己钻研,照葫芦画瓢的研发底盘,重金购买车型模具,直到1999年12月18日,第一辆奇瑞风云轿车才正式下线,这对于奇瑞来说无疑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从茅草房办公室,到宽阔的厂房,再到如今第一台整车下线,一步一步艰难前行。

可是车有了,“准生证”还没有着落,最终只能委身与上汽,同时还无偿转让给上汽20%的股权,在这样的情况下,奇瑞才如愿获得了期盼已久的“7字头”轿车生产目录,彼时所有奇瑞车型的尾部都打上了“上汽奇瑞”的标识。

无论是对于吉利还是奇瑞而言,车虽然造出来了,可当时以德系为主的舶来车型颇受消费者的青睐,所以它们依旧在在夹缝中求生存,举步维艰。可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提升销量呢?那肯定有,就是用低价的销售政策吸引消费者注意,就像奇瑞风云以8.8万元的价格售卖,比捷达便宜三分之一;而吉利豪情更是为了和夏利抢市场,直接降价到了2.99万元,而李书福也直接打出“造中国最便宜的轿车”的口号。

以现在的视角看来,当时以价格战的形式确实让部分自主品牌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但损失的却是品牌影响力。所以大家会在潜意识中认为自主品牌上不了台面,只会造便宜车,但凡是经济条件尚好的家庭依旧会选择合资品牌的车型。

通过低端车型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自主品牌不得不重视起品牌的力量,纵观全球汽车市场,国外老牌车企的品牌影响力都是在长时间的市场竞争中建立起来的,而国内的自主品牌起步晚,想要在短时间内扩大品牌影响力谈何容易?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不少车企走过弯路。

例如吉利,2003年,首款国产跑车-吉利美人豹正式下线,这对于当时的消费者而言确实是一个新鲜事物,可是这样一款搭载1.3L自然吸气发动机的“跑车”连当时的捷达都跑不过。并且在世界跑车历史上都没有出现过这么便宜的价格,那品质自然是可想而知。所以在热度逐渐褪去之后,这台车便无人问津。

而奇瑞走的路和吉利不同。进入千禧年之后,奇瑞同样走进了快速发展的通道,通过奇瑞QQ、奇瑞A3等多款车型,确立了自主品牌领头羊的地位,看到曙光的奇瑞再次准备在产品整体部署上做文章。2009年初,奇瑞汽车公司董事长尹同跃宣布了全年四大品牌、15款新车的宏大计划,并向人们描绘了企业的美好愿景。2009年,“奇瑞”二字成为这家企业下属的一个品牌名称,与开瑞、瑞麒、威麟三个定位不同的品牌一起组成了奇瑞汽车公司。

可在多年之后,多品牌发展战略成为了绊脚石,品牌之间的内斗严重,四大品牌的销量情况令人堪忧,再加上庞大的开支,导致奇瑞在2012年8月宣布停止多品牌战略,宣布回归一个奇瑞发展战略。

无论是吉利还是奇瑞,它们其实都在找寻一条让品牌高端化的路线,可彼时的吉利和奇瑞都才刚刚起步,连走都没学会,如何谈快速奔跑呢?在尝试失败之后,吉利便转而继续研发民用车。2006年,吉利金刚、远景陆续发布,其中远景搭载的那台1.8L CVVT发动机是拥有绝对自主知识产权的,而这也意味着它代表着当年自主品牌汽车CVVT发动机的最高水平,同时也意味着吉利从逆向研发到自主研发的战略转型。这对于品牌塑造而言,起到了无比重要的助力作用。

奇瑞则是通过建立观致品牌,打造国际化管理团队,来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但是,在观致品牌连年亏损之后,奇瑞于2017年正式转让了自己对观致的一半股权,加上观致另外一个母公司以色列量子公司转让的股权,接盘方的股权达到了50%,而这个接盘方就是宝能汽车。毋庸置疑的是,奇瑞建立观致品牌,可以说是国内自主品牌建立高端子品牌的开端。

当自主品牌们都先后进入高速发展跑道之后,吉利创建了领克,长城汽车则以创始人之名建立了WEY品牌。其中,吉利之所以能够建立领克品牌,还是要说到吉利收购沃尔沃,这让原本还是小众品牌的吉利一下声名大噪,一场蛇吞象的收购堪称教科书级的表现。但许多人对拿到造车许可才十年的吉利仍然不信任,认为创始人都不是科班出身的吉利无法驾驭这样一个曾经被称为“富豪”的豪华品牌。

可李书福早有准备,提出了“吉利是吉利,沃尔沃是沃尔沃”的战略方向。李书福从福特收购沃尔沃之后,让沃尔沃董事会成为有实权的董事会,自己虽然是董事长从未行使一票否决权,而是让董事会决定企业发展,一套“沃人治沃”的管理方法,让沃尔沃的品牌形象与产品丝毫无损。

在沃尔沃品牌获得成功之后,吉利成热打铁推出了领克品牌,最初大家并不看好这个“新生儿”,因为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吉利才刚刚进入3.0精品车时代,正式从低端转型为高端的关键时期,而领克品牌发布一定程度上会分散掉吉利的大部分精力。

可最终结果证明, 领克的发布不仅没有拖吉利的后腿,反而还帮助吉利完成了品牌高端化建设,特别是在领克01(配置|询价)发布之后,人们评价这是一辆吉利价格、沃尔沃驾驶质感的SUV。这样的评价一方面是对吉利品牌的肯定,同时也是对沃尔沃品牌的信任。

最终领克品牌的成功,特别是WTCR赛场上的亮眼表现,不仅让国人看到领克品牌的实力,更是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同时,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李书福的野心也逐渐显露,就是其想要打造一个全球性的汽车集团。吉利通过收购宝腾、莲花,扩张自己的品牌阵营;通过入股戴姆勒,完成了技术学习、战略联盟的结成。

一次次收购就像是一块块跳板,吉利不断借力上跳,从一个土味十足、靠学习借鉴起价的小车厂不断实现品牌升级与规模增长,并且完成了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战略转型,成功跻身一线自主品牌。

在中国不断开放的背景下,依托中国庞大的汽车市场和资本力量,李书福也靠着自己的勤奋、折腾,攒起了一手越来越好的牌,现在没人会忽视吉利这支草根出身的力量。在汽车产业竞争早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今天,面对体量数倍与自身的跨国汽车集团,李书福带着吉利叩响了他们的门,迎面走向他们的牌桌。

对于中国自己的汽车品牌而言,20年的发展太短,但是发展速度有目共睹。大家都在说中国是汽车大国,而这个“大“却体现在需求量上,这是基于人口红利获得的称号,但是论品牌、论技术,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确实还有一段路要走。

至此,我们《蜕变,中国车》的系列节目进入了尾声,中国汽车品牌在无数风雨中艰难前行,同时在设计、技术、智能、文化、品牌等多维度都有值得称道的进步,而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多给中国汽车品牌一些时间,惊喜一定会随着而来。

新浪汽车公众号
新浪汽车公众号

更多汽车资讯,涨知识赢好礼扫描二维码关注(auto_sina)

相关车系

实时热搜

更多>>
点击查看完整榜单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车型

更多>>

竞争力对比

更多>>

购车帮帮忙

更多>>

汽车黑科技

更多>>

精品原创

阅读排行

新浪扶翼

行业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