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芯片江湖秘闻︱汇顶的指纹识别技术如何弯道超车?

芯片江湖秘闻︱汇顶的指纹识别技术如何弯道超车?
2020年07月03日 21:57 新浪网 作者 星空财富bj

  文/菠菜的星空

  昨天菠菜写完汇顶科技(603160)的传奇,有的小伙伴反应说汇顶科技的产品没有技术含量……真是站着说会话不腰疼。光学式屏下指纹识别传感器随着OLED屏的不断普及市场会越来越大,这行业还是有壁垒的。之前华为2017年那会儿,华为看到了指纹解锁这一功能在趋势,渴望在国内找到合适的供应商。

芯片江湖秘闻︱汇顶的指纹识别技术如何弯道超车?

  彼时,华为找到的不是汇顶而是深圳印象认知公司。

  2017年1月,电子行业的年度盛宴——CES大会(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上展示了自己的屏下指纹识别传感器,并获得了美国CES技术创新大奖。但是,华为是品控要求很高的企业。深圳这家公司实际上市采用了日本DDS的算法,也就是把一系列数字信号通过D/A转换器转换成模拟信号的数字合成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使用效果欠佳根本达不到华为的要求。

  汇顶默默的看在心里,也很清楚只要自己生产出性能更好的产品,华为就很可能成为自己的客户。于是汇顶在硅谷挖了一整个研发团队,决定采用更先进的光学式屏下指纹技术。为什么说汇顶的技术更先进,菠菜是有对标的:

  1、美国高通的超声波屏下指纹技术(从理论上评估,实现路径技术上最先进,但量产良率太低,导致成本太高)。

  2、美国新思的半导体屏下指纹技术(穿透距离差)。

  不是只有汇顶知道挖人,其实前面提到的深圳印象认知的董事长本身也是技术出身,他整个核心团队最早从汉王科技离职后成立了印象认知这家公司。为了能弯道超车,这群长期做生物识别技术的业内行家委托北京思比科开发一款光学式屏下指纹识别传感器。当时开发的时候使用的是130万像素的光学拍照器件(sensor)但算法技术用了日本DSS的(太烂)。

  再对比一下汇顶科技,从2012年开始,汇顶转向做做指纹识别传感器时,其实也没指纹识别算法技术,都是用美国BB公司的算法(付licence费,一个模组付费0.3美元)。后来,汇顶采用反向编译破解了BB公司的算法,研发出自己的算法并降低了成本。

  站在华为的角度看,之前的Mate 7用的是瑞典的FPC指纹识别传感器,而且国内大多数厂商用的也是这家公司的。后来,不仅华为的OLED屏用的京东方的,而且2018年底那会的P30 pro生产的时候就把指纹识别传感器这一采购合同签给了汇顶科技。

  而手机龙头苹果则有钱有资源,重金收购了全球指纹识别传感器龙头公司——瑞典的Authentek。即使这样华为的Mate 7在当时也先于苹果的5s采用指纹识别技术。

  足见半导体行业一个方向选错了,或者太急于求成都将导致重大战略上的失败。但看准了一个方向后,并不是大的吃小的,而是快的吃慢的。

  昨天菠菜文章中说的联发科并购汇顶一事,大家觉得就因为这一个动作汇顶才逆袭的?当然不全是。一个科技公司不断的创新需要一次又一次的判断方向,把握机遇。什么叫战略,就是基于对于未来市场趋势的判断而做出的经营决策。当然,判断未来会有风险,但你想弯道超车就要用勇气试错,并且有资金来试错。在这个商业社会中,没人会同情弱者。

  因为当时深圳印象认知并没有通过华为的测试,所以才有了汇顶的开挂:

  2018年中,华为才被迫导入了汇顶;

  2018年底,汇顶完成了华为所有的测试,达产。

  2019年汇顶年报,净利润20亿人民币。解释一下,主要原因是汇顶的屏下指纹传感器全球独家供货,数量大,且刚开始的时候,利润率惊人。后来产能上来了,价格也就降下来了,这也是电子产业的规律之一。

  不要以为半导体行业只要有钱挖人就能上天,这行的战略性眼光高和技术前瞻性尤为重要。一旦对未来趋势判断正确,什么利空都不是事。

  1.比如紫光国微(002049)180亿并购被否,不影响其基本面逻辑,今天照样涨停。人家就是在国内FPGA芯片领域的龙头;

  2.比如即使中信证券(600030)和中信建投(601066)都站出来否认并购传闻,券商的逻辑已经被资金认同,照样带动大盘上涨。整个券商行业上半年佣金上涨,这是妥妥的有业绩支撑的行业。连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都在尾盘双双涨停。这难道是散户买的?错!绝对是机构为主力;

  比上证站上3000更让人信心满满的是沪深两市成交额破万亿大关。说明市场交易活跃,成交量放大,这是妥妥的量价齐升的盘面效果。

  昨天我说大盘会涨300点以上,还有人喷我,接下来看吧。一点私募集体入场,效果会更明显。即使私募可以清仓,但你总不能一年不干活吧?现在最好的操作方式,就是认准行业龙头,抱住大腿卧倒不动。

  七月来了,你翻身了没?

  注: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本文内容采编自半导体行业资深人士,略有改动。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