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把儿子从派出所领出来的那一刻,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李玫瑾教授劝大家做个“势利”的父母

把儿子从派出所领出来的那一刻,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李玫瑾教授劝大家做个“势利”的父母
2024年03月18日 06:31 新浪网 作者 有书
文 | 夏天 · 主播 | 应犹

  前天晚上,我正在加班的时候突然接到派出所打来的电话。

  说是儿子和另外两个同学一起欺负了一个低年级男孩,被男孩的父母当场撞见并报了警。

  我不可置信地挂掉电话,火速赶往派出所。

  一路上,我不停地在想:

  儿子一向老实友善,怎么可能会去欺负别人,更何况还是一个从不认识的低年级学弟。

  我脑补了很多种情况:这可能是一场误会,可能是一次意外引发的小冲突;

  可能是低年级学弟做了什么让儿子生气的事,可能儿子只是参与,并没有动手……

  然而,我万万没有想到:

  儿子竟然是这起事件中唯一一个动手的人。

  而另外两个同学,只是用言语威胁了低年级男孩。

  我转脸看看儿子因为害怕而不断抖动的肩膀。

  向儿子再次确认了他是否动手的事实后,拉着儿子诚恳地向那个低年级男孩和他的父母鞠躬道歉。

  最终,在派出所民警的调解下,低年级男孩的父母接受了我们的道歉。

  带孩子回家的路上,我终于忍不住问出了我心中的疑问:

  “儿子,妈妈不相信你会是一个随便欺负同学的人,今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你怎么会动手打那个低年级男孩?”

  哪知我的话音刚落,儿子放声大哭:

  “对……对不起,妈妈,我其实并不想打那个男孩,我根本就不认识他。

  是放学的时候,两个同学非说我是个胆小鬼。

  我说‘我不是’,他们就问我敢不敢玩大冒险。

  并指着那个男孩说,‘你敢不敢拿书去打那个男孩几下,如果你不敢玩,那你就是胆小鬼’。

  我不想被别人说是胆小鬼,才去打了那个男孩。”

  听完儿子的叙述,我心里又气又悔:

  气的是儿子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同,就去做了一件错的事,悔的是我没有提早教会儿子筛选身边的朋友。

  老话说:

  “针不扎在自己身上,不知道痛。”

  经此一事,我终于深刻地领悟到为什么李玫瑾教授劝大家在孩子交朋友这件事上,做个“势利”的父母。

  回家后,我决定郑重地跟儿子聊一聊“交朋友”这件事。

  为此,我特意上网查了很多资料,结果让我自己都大吃一惊:

  有资料显示,在青少年犯罪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因为交友不慎。

  曾经轰动全国的留美学生施虐同胞案中,有一个叫做章鑫磊的中国留学生。

  他因为认识了同为中国留学生的翟云瑶,就加入了以“翟云瑶”为首的小团队,并对翟云瑶言听计从。

  翟云瑶用各种残忍的手段霸凌同学,他虽然不忍直视也不敢参与,但却从来没有想过远离翟云瑶。

  直到翟云瑶又一次霸凌同学,让他回车上拿剪刀。

  他不敢拒绝,上车拿了剪刀递给了翟云瑶。

  就是这个递剪刀的动作,给他带来了6年的牢狱之灾,让他原本富足的家庭为了帮他支付赔偿金而倾家荡产。

  孩子交友不慎,成了一场巨大的灾难,不仅毁了孩子的一生,也连累了父母,辜负了父母辛苦半生的努力。

  记得少年警官齐艳艳也曾在《我是解说家》里分享过一起校园霸凌事件。

  最让齐艳艳不可思议的是:

  在参与霸凌的10几个孩子中,有6个孩子压根儿就不认识受害者,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打受害者。

  只是出于朋友义气就对一个陌生人拳打脚踢。

  更可怕的是:

  现实生活中,分不清“真正的友谊”和“江湖义气”的孩子比比皆是。

  有些孩子会被朋友诱导向父母撒谎要钱;

  有些孩子会被朋友的坏习惯影响,学会逃学、偷懒、耍小聪明;

  有些孩子会被朋友用“友情”要挟、控制:

  “你不帮我写作业,我就不跟你玩。”

  “你不打他,就不是我的朋友。”

  正如《儿童发展心理学》中所说的那样:

  “有一种压力,叫做同伴压力。

  指的是孩子为了融入同龄人的圈子,为了显得自己合群,而无意识或者被迫做某件事。

  不管这件事是对是错,这些东西自己是否需要。

  随着孩子的长大,这种心理还会被同龄人利用,让孩子去做自己不愿意做或者不应该做的事。”

  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绕不开“交朋友”这个课题。

  只是孩子的心智还未成熟,三观还未完全建立,缺乏筛选朋友的认知和能力,一不小心就会碰见一段“有毒”的友谊,误入歧途。

  所以,在“交朋友”这件事上,我们必须做个“势利”的父母,帮助孩子脱离劣质的朋友圈,打造一个优质的朋友圈。

  曾在网上看过这么一句话:

  “与智者为伍,与高人同行,与贤者共室,借人之智,成就自己。”

  我们想要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就一定要从小告诉孩子“三远三近”。

  1. 远离品行差、有坏习惯的朋友,亲近品行好、习惯好的朋友

  一位宝妈曾私下里跟我聊过她儿子的事。

  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她发现一向回家就写作业的儿子学会了拖作业、玩游戏,刷短视频;

  有时甚至还会骗她说“老师没有留作业”,或者“作业在学校写完了”。

  她生气地揍了儿子一顿,儿子反而理直气壮地说:

  “我同桌就这样呀,为什么我不能这样?”

  还有一次,她发现儿子的同桌竟然在教儿子如何撒谎跟自己要钱:

  “你就说老师让我们每人交30元班费。”

  第二天,她气愤地找到儿子的同桌,警告他不要带坏自己的儿子;

  又找到老师,请求老师给儿子调换座位,换一个品行和学习习惯都很好的同桌。

  回家后,她又煞费苦心地给儿子讲了很多很多关于如何选择朋友,应该向什么样的朋友学习;

  以及交友不慎可能带来什么样严重后果的故事,终于让儿子意识到:

  一个人跟着苍蝇走,只能到达肮脏的沟渠;

  与雄鹰同飞,才能翱翔长空。

  这之后,儿子渐渐地和之前的同桌分道扬镳,和新的同桌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并常常和新同桌一起比着学习,比着自律。

  所以,你看,同伴对孩子的影响巨大。

  只有鼓励孩子跟品行好、习惯好的人交朋友,孩子才不会沾染恶习,才能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2. 远离消极、懒惰、爱抱怨的朋友,亲近积极向上、正能量的朋友

  看过这么一个故事:

  有一对性格迥异的双胞胎兄弟。

  哥哥是个悲观主义者,遇事喜欢抱怨。

  弟弟是个乐观主义者,遇事总能看到好的一面。

  父母想让他们的性格中和一下,就在生日时为他们准备了不同的礼物:

  给哥哥准备了一辆崭新的自行车。

  给弟弟准备了一盒臭烘烘的马粪。

  结果,哥哥看到自己的礼物居然大哭起来:

  “我不会骑自行车,而且外面还下着这么大的雪。”

  弟弟拆开自己的礼物,看到臭烘烘的马粪,居然激动地欢呼起来:

  “快告诉我,你们把马藏在哪里了?”

  所以,你看:

  对于一个乐观、积极、正能量的孩子来说,即使外面下着雨,他的内心也是阳光明媚的。

  对于一个消极、懒惰、爱抱怨的孩子来说,即使外面处处阳光明媚,他的心里也是乌云密布。

  最重要的是,科学家也说过:

  “人是唯一能接受暗示的动物。

  积极的暗示会对人的情绪和生理状况产生良好的影响,让人心情愉悦,努力向上;

  消极的暗示则会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被阴霾笼罩,失去斗志。”

  我们的孩子和积极乐观,充满正能量的孩子交朋友,看到的和感受到的也一定是快乐的,积极的,充满力量的。

  和消极、懒惰、充满负能量的孩子交朋友,看到的和感受到的也会是黑色的、无趣的、让人丧失斗志的。

  正如网上所说的那样:

  “丧和衰会传染,懒和坏会侵蚀。

  乐和笑会感染,勤和爱会滋养。”

  我们的孩子选择和谁一起,谁的特质就会进入他的头脑和心灵。

  3. 远离拉你后腿的朋友,亲近与你同频共振的朋友

  富兰克林18岁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叫拉尔夫的朋友。

  拉尔夫一直找不到工作,靠富兰克林救济。

  有的时候,拉尔夫甚至冒用富兰克林的姓氏去当乡村教师,还很过分地把自己的女朋友交给富兰克林照顾。

  不仅如此,拉尔夫甚至还让自己的女朋友跟富兰克林借钱,导致富兰克林总是凑不够回费城的路费。

  忍无可忍之后,富兰克林终于决定远离拉尔夫。

  远离拉尔夫后,富兰克林感觉自己就像甩掉了身上的一个大包袱。

  他开始攒下更多的钱,开始创业,事业也开始蒸蒸日上。

  所以,我们一定要趁早告诉孩子:

  “远离那些不断消耗你、一味向你索取、影响你进步的朋友。

  他们不是你人生中的益友,而是你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只有早点远离,果断舍弃,你才能向前进步。”

  记得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曾有一个特别牛的学霸班。

  这个班的学生从大一确定考研目标起,就划分小组进行学习互助。

  每组都由一个成绩拔尖的学生担任小组组长监督大家,并和大家一起互相监督,互相鼓励,共同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

  最终,这个班22人全部考上研究生。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

  只有让孩子跟自己志同道合,同频共振的人交朋友,才会逼出孩子的精彩,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

  “儿童的童年时代有两个世界,一个是父母和儿童相互的世界,一个是同伴的世界。”

  朋友是孩子世界的一半。

  我们不可能为了避免孩子交友不慎,就因噎废食,拒绝让孩子交朋友。

  我们能做的就是:

  及时关注孩子身边的朋友,在孩子遇到“毒朋友”时,及时地提醒孩子防备并远离。

  记得李玫瑾教授曾在一次讲座中说到:

  “如果你担心孩子交到了乱七八糟的朋友,很简单,吃顿饭就能解决。

  孩子过生日的时候,来个家庭聚会,把孩子最好的朋友都叫到家里来,不要叫到饭店去。

  因为,叫到家里来,你可以借做饭之机跟孩子们聊天,就可以把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都了解清楚。”

  如果我们在了解之后,发现孩子有不好的朋友,千万不要当场指责孩子的朋友,让孩子难堪;

  也不要在孩子朋友走了以后,斥责孩子或者勒令孩子停止这段关系。

  因为,每个孩子都拥有主动择友的权利。 

  如果我们强硬地命令孩子结束这段关系,很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让事情与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

  最好的办法就是:

  先尊重孩子择友的权利,不随意评价孩子的朋友,平和地跟孩子讨论:

  “你为什么会和这个孩子成为朋友?”

  我们只有先赢得和孩子对话的机会,才能了解孩子交友的心理需求。

  其次,我们可以多让孩子说一些关于这段“友情”的细节和感受。

  如果孩子的感觉不太好,或者我们觉得有哪些不好的倾向,我们可以顺势告诉孩子一些交朋友的原则、底线和对错意识。

  比如:

  “不要用讨好的方式交朋友,对不合理的要求,勇敢说不;

  远离那些让你做违法或者危险事情的朋友;

  远离那些不尊重你、消耗你、嫉妒你、打击你、威胁你、见不得你好的朋友……”

  只要我们的孩子拥有了明确的交友原则和底线,牢固的是非对错意识,我们就不担心孩子会受到“毒友谊”的影响了。

  网上有句话我非常认同:

  “永远不要停止为孩子的友谊提供帮助。”

  孩子的友谊之路并不平坦。

  作为父母,我们一定要势利一些,教会孩子筛选朋友,远离“毒朋友”,引导孩子建立一个优质的朋友圈。

  如此,孩子才能在良好的友谊中获得滋养和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李玫瑾
来自于:北京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