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寒假作业,究竟是谁的事?这位妈妈从焦虑到轻松,她是怎么做到的?

寒假作业,究竟是谁的事?这位妈妈从焦虑到轻松,她是怎么做到的?
2023年01月25日 19:55 新浪网 作者 男孩家长帮官微

  今天是大年初四,有些地方是初十开学,有的地方可能过了正月半,不管哪个开学时间点,假期过半是肯定的。新年的气息在慢慢消退,距离开学的日子越来越近,每个家长都会面临一个现实问题:孩子的假期作业写完了没有?如果没有,该怎么办?

  如果孩子说按部就班在计划之中,作业与假期时间是匹配的,那就想着怎么把它写完就好了,问题有一些家长反馈过来孩子的各种“不可外传的表现”,让人十分闹心:

  •   家长估计20分钟可以写完的作业,孩子就是摸摸这个、动动那个,迟迟不肯开始,结果两个小时还只是开个头;

  •   放假时候黑纸白字写下的计划,完美执行了两三天,腊月二十之后,计划就只是纸面上的计划了;

  •   有时候我们看着他空白的作业本欲哭无泪,焦虑不已,孩子却跟没事儿人一样岿然不动,好像作业是给我们的任务,不催不做……

诸如此类,家长的反馈意见还是比较直白,没有任何隐藏,因为这确实是他们的痛点。

  01

  江湖上流传一句治愈的话:有8个字,能解决世界上80%的事儿

  这8个字就是:“关你何事”和“关我何事”。

  其中“关你何事”,说的是每个人都必须负责自己的事情,你不必指手画脚,过多干涉,如果唠叨烦了,别人用这一句“关你何事”,瞬间石化。

  而“关我何事”,意思也是一样的,站的角度不一样,就是别人的事,我们也不需要有太多干涉,因为这些事本质上与我们无关,需要别人去负责。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提出过一个“课题分离”的概念,通俗的说他认为世界上就3件事:你的事、我的事、老天的事。

  你的事,你自己负责,不需要我管;

  老天的事,各种复杂的偶然与必然,我管不了;

  所以,只有“我的事”,是我可以并且必须负责管好的事。

  读到这里,聪明的家长可能在把自己代入到孩子做作业这件事中去,“那孩子的作业是谁的事儿,负责任的家长不是应该督促孩子写作业吗?孩子还那么小,作业完不成也有家长的责任吧?”

  好,既然你提到这问题,我们就来讨论怎么区分到底是谁的事儿。

  02

  几年前有过一个不知道是段子还是真事:一个小朋友把自己没有完成的寒假作业丢在垃圾桶里。然后郑重其事告诉妈妈,她已经把作业写完了,只是不见了。结果遇到一个好心的环卫奶奶,捡拾到这本空白很多寒假作业,上面有孩子的名字,恰好在一个小区,还认识她,就送上了门。结果可想而知,妈妈对环卫奶奶当面表示感谢,转脸生气地揪着孩子的衣领回家写作业去了,孩子的心理阴影面积应该无限大。

  看到这个新闻,你会有什么感受呢?

  如果你有同款孩子的话,也许会心一笑:孩子都这么机灵,自己感同身受:现在的家长,真难当,斗智斗勇,还要负责查案。

  如果你的孩子已经长大,你也许只是轻轻划过屏幕,“关我何事”

  你看,这时候,课题分离是比较清晰,我们很好区分,一点也不难。

  可是为什么到了自己孩子身上,就混乱了呢?原因不在孩子那里,而是你自己的放不下。

  因为,孩子能不能写完作业,似乎关系到了你的家庭教育能力,关系到你的面子,尤其是一些家长如果是公务员、教师、医生、法官、律师等等。

  当老师开学之后在家长群发信息“……以上孩子作业没有完成,请家长督促一下!”许多家长看到信息都是心头一震,赶紧偷眼看看名单,有没有自己的宝贝,如果赫然上榜,就好像自己没完成作业一样,深感自责和不堪。当然也有个别强势的家长会在群里回应老师,那是另外的话题,大部分的家长都会选择默默反思。

  这样看来,我们之所以在自己孩子身上做不好“课题分离”,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孩子的状态跟父母形象直接挂钩,自己挂不住,就只能楸住孩子,别给自己丢脸。最终导致,孩子的作业就成为家长的功课,甚至也有家长帮助孩子写字完成作业的“壮举”,完全混淆了边界。

  03

  有的家长可能会说,我有点懂你的意思了,就是要区分父母和孩子各自的“课题边界”,那么,这个边界具体该怎么区分呢?

  其实也很简单:某个行为选择所带来的后果与风险,最终由谁来承担,这就是谁的课题。

  就以作业举例:

  假期作业完不成的后果,最终由谁来承担呢?

  假期作业没有完成,老师会找谁补上或者适度惩罚?

  假期作业不完成,谁的知识掌握与能力训练受到损失?

  这三个问题的答案是孩子、是孩子、还是孩子。

  所以显而易见,做作业就是孩子的课题。

  或许,有的父母还有疑虑:你说的没错,就算作业是孩子的事,但孩子有些事情的利弊他不懂,想写就写,不想写就不写,那将来还得了。作为家长我就不闻不问不管,放任他去了吗,我不能拿孩子的未来开玩笑吧?

  没错,作为父母当然不能什么都不管,因为这样我们就没有尽到教育的义务和责任。

  关键是怎么管,怎么引导?

  我们可以友情提醒、适当引导,这其中的方法,可以翻一翻“陈老师家长汇”之前的一些方法介绍,选择合适的可以用一用。

  至于最终孩子会不会写,能不能写完,那是孩子该负责的事情。

  负责任的家长必须在孩子懂事之后就要确立这样一个“课题分离”的理念:让孩子知道,包括写作业、做家务在内需要他负责的事必须有自己独立认真地完成,父母有自己的事务、工作,也要对自己负责。这个理念必须从小培养,那些拖拉孩子的父母在一开始就混淆了边界,让孩子觉得作业必须是爸爸妈妈催着做的。

  父母除了“强调课题”分离的理念之外,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也有具体的方法引导:

  例如:针对低年级的孩子,可以用游戏的方式完成一些作业(例如定时完成作业,作业比赛又对又快等等),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上陪伴孩子,让孩子获得自信心,成功感,把作业当成一件快乐的事,养成认真完成作业习惯就好了;

  例如针对中高年级的孩子,给孩子做示范,假期学习计划怎么制定更合理,开始一两天完不成就要合理调整,逐步分解目标,父母自己也要把自己的工作任务写给孩子看,自己如何面对困难,不放弃,分解目标吗,逐步达成;

  例如针对初高中的孩子,最重要给他们学习自主的信念,同时对于困难的习题如何突破(有些拖拉是孩子确实不会做),一起寻找解题策略等等。父母同时要做好孩子的心理港湾,及时倾听孩子的心里烦恼,用在这里父母成长营学到的一些理念和方法合理应对,就可以化解危机。

  上面这三个“例如”也仅仅是列举,就是我们改变观念,不要把孩子的作业揽在自己手里,那样自己吃力不讨好,孩子也不会健康成长。父母要做到的就是早起是习惯养成,中期是友情提醒、引导,后期是信念和心理疏导。对最终结果不逼迫不强求、孩子有困难,随时给予帮助,就可以了。

  省下来的时间,做些家长自己喜欢的事情(自己看看专业书,写写读书笔记)、用来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生活会更美好。

  04

  在父母成长营曾经有一个家长分享过自己和孩子实施“课题分离”之后的对比:

  过去经常对孩子不良习惯抱怨,制定很多规矩,什么时候写作业、写多少作业休息几分钟,什么时候玩儿、不许和小区的孩子玩耍,只允许在家里看书。

  到了孩子三年级,发现自己越絮叨,孩子反而越没有自律,而且见到妈妈就烦,反对得很厉害,亲子关系进入冰点。

  后来参加父母成长营,也知道课题分离的理念,这个妈妈回去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自己管好自己的事。

  早晨不起床,上学迟到,是孩子自己的事,她不再催促,结果孩子迟到,老师批评,并且可能有适度惩罚(例如背课文或者写学生守则之类吧)。

  从此以后,孩子真的就自己管起了自己,为了上学不迟到,闹钟上定三个时间,每个间隔五分钟。

  起来后,还要去妈妈房间,叫妈妈起床,妈妈有时候故意装睡,孩子也很懂事,自己到微波炉热一下牛奶或者煮一下粥。

  这位妈妈就是很好运用了“课题分离”的理念,她在分享的时候很开心:“现在很省力,学习上也是如此,作业都是第一时间完成,我也不会催她!”

  这样妈妈和女儿两个人都很轻松,亲子关系也比之前更融洽。

  总结一下:

  今天我们主要讲“课题分离”,以及怎么进行课题分离;

  课题分离之后,我们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保护自己的课题不被他人干涉;

  当有人针对自己的课题,来求助时,我们可以决定要不要提供适当的帮助。

  期待看到家长朋友在参加完或者阅读这里的文章之后,分享给我一些转化的案例或者还有什么具体问题,我们一起讨论,尽可能提供适当的方法供您参考。

  当然我们本身也要做好“课题分离”:

  例如写好这篇文章是我的事;

  你是否阅读,阅读之后是否去做一些尝试,那是你的事;

  孩子的学习是他的事,在你改变之后,孩子改变的如何,那是他的事!强求不得。

  我们彼此做好自己的事即可!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来自于:江苏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