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冲动的孩子,先让他分清这两点!父母阅读后试试效果再说!

冲动的孩子,先让他分清这两点!父母阅读后试试效果再说!
2023年11月19日 22:57 新浪网 作者 男孩家长帮官微

  南园随笔

  有一位老师在一次研讨沙龙里讲了这么一个案例:“现在的孩子真的是口不择言,也不管什么场合,张口就会骂人,让当时的美术老师很难堪,要知道是在办公室里,对这些孩子教育真的是无力的……教师所谓的惩戒权并没有落到实处,老师也不知道该怎么管这样特殊的孩子,头疼啊!”这位老师的讲述得到现场许多同仁的附和,看起来这应该也是个蛮普遍的现象,类似的情绪失控,行为无序的特殊孩子在这个教育内卷的时代似乎不是个别的现象。

  大家都知道“冲动是魔鬼”,冲动容易说错话,做错事,有时也会造成一些伤害,一些应激性的犯罪背后往往也有冲动的作用。尤其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一言不合就会恶语相向,冲动的行为很容易产生,他们自己由于缺少理性的约束,也难以去考虑冲动行为有可能造成的恶劣后果。

  很多父母都难以理解,为何孩子看起来总是那么的冲动、暴躁,在父母成长营里互动环节也就是年轻的爸爸妈妈吐槽的环节:“我家儿子一不顺心便要闹,打砸家里的东西,弄急了还打人,从小宝贝他的奶奶也被他气哭了,却也没办法”;

  “我家女儿一点耐心都没有,让她等一会,嘴一撅就要发脾气了,做作业也不细心,平时老是粗心大意,测验都要出错”;

  “我家孩子也一样,稍微遇到一点小挫折,就会闹情绪,克服不了,既跟他讲不了道理,也没办法教育,真是难死了,我真理解那位躺在马路上的哭的爸爸,就因为家里孩子任性,他没办法,只能出来宣泄自己的情绪”;

  ……

  确实,面对孩子这样情绪失控的情况,很多父母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绝大部分家长面对孩子的这种行为,往往会忍不住训斥,甚至是打一顿,骂几天,很显然,效果很微小,否则就不会变本加厉,从一开始的用手打,到后面用棍子抽,显然是升级了,可以讲是效果尽失。

  面对这样的情况不少父母都束手无策,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才妥当。

  有些父母也很疑惑,为什么孩子会形成这样情绪冲动的性格呢?

  冲动行为的发生一般会随着强烈的情绪场景。例如生活里每个人都会经历一些突发事件,在心理上体验到恐惧、愤怒、挫折和哀伤等等强烈的情绪,这是极为正常的,没有人是“无情无意无感”的,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情绪波动,区别就在于,成熟心智的大人会用理智来克制自己冲动的念头,经常在小说里读到“压住心头奴火”,这里所谓的“压”,就是理智在起作用,理智是可以调节情绪的。

  但对于缺乏经验和理性认知能力的孩子来说,被情绪主宰、容易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青春期更是孩子冲动行事的高发期,一些极端悲剧事件也往往容易发生在这个阶段。过去也有,只是现在媒体发达,有些个案悲剧一旦发生就会天下尽知,不像十几二十年前,只是在方圆十几里知道,其他地方不一定知道就以为很少有,其实从概率角度而言,应该是差不多的,只是信息传播发达了,天涯若比邻,天南海北的事几乎第一时间都知道了,就好像更多一些。

  除了青春期脑科学上的生理原因之外,现在的研究者同时认为,孩子情绪良好的控制能力更多的还需要后天环境的培养。

  孩子会不断触发规则底线的原因是“糟糕的环境”,指的是孩子处于一个他根本控制不了自己的环境中或者孩子被逼着做不喜欢的事情时,自然难以控制住自己的行为。

  同时,孩子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更多是在与父母之间的互动和生活中习得的。

  “冲动易怒的孩子的背后往往站着一位同样情绪失控的成年人。”这是一个基本的结论,但是往往得不到这些家庭正确的反馈,有一次,一位老师问一个奶奶孩子家里的情况,结果这个奶奶当场就发飙了:“孩子是我从小带的,在家里很乖的,难道我家里有什么问题么,我也是上过学的,家里学历我最高,他们都得听我的,你这个老师好像说我家里有什么问题一样,真是奇了怪了!”

  办公室里的老师相对一笑,这样情绪失控的奶奶,能带出情绪稳定的孩子么,这就是最重要的原因,可惜,这个原因本身不能自我觉察,也就无法改变,注定孩子的行为改变也是遥遥无期的。

  即使改变的发生是如此艰难,我还是需要继续写下去。

  不太清楚这位奶奶是否会看到这篇文字,如果看到,请先别发火,作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您还是需要为孩子做一些具体的事,别让孩子带着坏情绪、坏行为继续下去。

  大人帮助孩子分清内在情绪和外在行为,在接纳孩子情绪,帮助孩子厘清内在情绪体验的同时,也要让孩子明白自己外在冲动行为带来的伤害。有一位爸爸做得很好,他的孩子由于情绪激动,打伤了另一个孩子,他主动用车载着两个孩子去医院,在路上,他和自己的孩子说:“我知道你肯定有原因的,例如对方说了你,或者其他事情,你的内心会感到愤怒,愤怒是一种情绪,不奇怪,你可以愤怒,去和这种情绪待一会,你会感到心跳加速,嘴唇颤动,手也会抖动,这是愤怒的体验,到此时都是你内心的感悟。对他人是没有伤害的,但是后来你出手打人了,而且打的很重,打伤了别人,这就是一个暴力行为,爸爸会带着你一起承担这个结果,也许是几百元,也许是几千元或者几万元,这是你的暴力行为带来的后果,我必须承担,你跟着一起见证。”

  在看到、接纳孩子的情绪后,我们接下来要做的是给孩子指出行为如何解决。

  “那么,当你觉得愤怒、委屈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呢?除了暴力发作之外,肯定还有更好的方式,更为文明的结果?”

  这时候这位爸爸跟孩子分享自己的经验,也可以结合孩子的情况来给出一些建议、方法,让孩子自己来做选择,还可以鼓励孩子自己想出更好的办法。“让你感到愤怒的肯定是一个其他人的行为或者语言,你必须弄清楚这些行为的真正目的,是不是自己误解了,或者别人是有意的,你需要维护自己正当权益,你可以用语言告诉对方,你自己知道了什么,并且希望得到合理的解释,同时,班级里面还有班主任和其他大人,他们会和你一起分析判断这件事,并且给你一个妥当的结果,一定比现在我载着你们去医院要好得多。”

  情绪自控是一个训练的过程,在不断的重复练习中,孩子慢慢学会自我控制、情绪管理,合理地宣泄情绪,用理智解决问题,而不是暴力或者指责。

  这需要时间,孩子也有可能再次冲动犯错,这是一个弹性往复的过程,有时有可能完全控制不住自己,但至少是可以看到改变的,而且持之以恒,一个情绪稳定的父母就会养成情绪稳定,有礼有节的少年。

  当然,这个过程对父母自身的情绪管理也是一个挑战,因为孩子本身也许是父母情绪失控的一个影子,如果是这样,爸爸妈妈要做的,先去觉察自己,然后才有反思和改变。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暴力行为
来自于:江苏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