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写 给 恩 师 一封信

写 给 恩 师 一封信
2020年09月18日 09:30 新浪网 作者 安徽紫荆文化

  

  写 给 恩 师

  得知年近九旬的欧阳老师要出传记,我既惊又喜!我知道这对他老人家来说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啊!但我还是期待着我尊敬的恩师的作品早日完稿。

  日月如梭,我和欧阳老师相识34年了。当记忆的大门打开的瞬间,那些美好的往事犹如时间常青藤上点点露珠,在阳光的照耀下一颗颗发出晶莹剔透的光环,让我禁不住驻足凝视......

  我是一个平常的女孩,却因为嫁给一个不平凡的丈夫,似乎变得有点不平常了。像我丈夫,一个出生在50年代,母亲是地主的女儿,父亲是右派,自己幼年残疾,少年丧父,却在今天成为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家、优秀科研工作者、全国名师、自强模范,被许多光环围绕的名人,其一,是他赶上了祖国改革开放、经济腾飞的盛世年华;其二,靠着他坚忍不拔的一次次与命运的拼搏挣扎;其三,是他在人生的几次重要关口都遇上了“贵人”大爱无私的鼎力相助。其中欧阳老师就是那位相助了我们几十年的“贵人”。

  1、 初识恩师

  与恩师相识完全是因为我俩的那场轰轰烈烈的爱情。记得那是一个深秋的傍晚,我被当时还是男朋友的他引领着来到东财山角下的家属七号楼的一间普通公寓里,台灯照着有些昏暗的房间,一堆书稿的写字台前端坐着面色和蔼,话语轻柔,操着南方口音的欧阳老师。他温和地询问我的工作和家庭情况,他说他知道我和他的学生相爱,但遇到家庭的阻力。他要亲自告诉我,他的学生非常优秀,人品好,是可以托付终生的,他可以保证!如果是因为家庭的反对,他可以亲自找我的父母亲做工作。当我凝视着眼前这位德高望重、知识渊博、又是那样真诚亲切的老师时,我那颗来时还恍惚不定、犹豫不决的心顿时平静和坚定了下来。因为我相信眼前这位慈祥的老师对他学生的评价,相信这位学者风范的长者不会欺骗我!从恩师家里出来的那一刻,我就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与他的学生白头偕老、共度此生。

  

  二、恩师相助

  1.召回学校

  在我还没认识我先生之前就听说过恩师治学严谨、视才如子的故事。他教授的《经济活动分析》要求理工科基础好,可是77、78届考生大多来自文革时期开门办学的初、高中生,没有系统学习过,所以普遍成绩不好。可是我的先生却回回考试成绩名列前茅,这引起了恩师对这个晚入学半年、跛脚、清苦、寡言的农村学生的注意。恩师几次走到他的面前问寒问暖,在临近毕业时又鼓励我先生报考研究生。这对我先生来说是根本不敢想的事情,他只想能顺利拿到大学文凭,在城里找份工作就知足了。可是当时还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的恩师却三番五次地找到学校有关部门为他争取到报名考研的资格。虽然我先生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考上了研究生,却因为身体原因再次被拒之门外。为此,恩师不知上了多少火,跑了多少腿,费了多少口舌!

  尽管,我先生被分配到市交通局工作,但恩师从没有忘记这位聪明有才气的学生。1984年学校招聘老师,恩师找到我先生的单位,问他愿不愿意回校当老师,还可以读研究生。80年代许多人不愿意留校,都愿意到社会上发展。但我知道先生有读书深造的情节,当他征求我的意见时,我坚决支持他放弃优越的工作条件,返回学校。

  这样恩师又开始做校方的工作,为我先生安排试讲。当他正式调入学校后,又多次跑后勤为我俩结婚申请宿舍。在我们那间用木板加宽的单人床、两只旧木箱和一套学校发的工作桌椅的婚房里,恩师是我们这面徒四壁清贫家里的唯一常客,他时常送来生活用品,问寒问暖,和我先生促膝交谈,给我们带来亲人般的温暖。

  2.调动工作

  86年我生了儿子后,恩师为了减轻我先生的家庭重担,为了让我就近上班,又开始了不懈的努力。他多次找当时的校长、党委书记,希望把我调入学校工作。在多番努力无果后,他又通过个人的关系,把我调到学校附近的一家小厂做财务工作。这为我先生在边教学边读研的最艰难时期解除了后顾之忧,为他今后的教学、科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师生情深

  三十几年间,我们与恩师一家人结下了水乳之情,这份感情虽不是亲情,却胜过亲情!

  儿子记得:每年的六一儿童节的礼物都是欧阳爷爷送的;

  我记得:在恩师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归来的那个春光明媚的下午,我在美丽的校园见到了身着西装、系着领带、笑容可掬、神采奕奕的恩师。此时,我就像见到载誉归来的亲人一样,为恩师骄傲和喜悦;

  我们全家记得:师母亲手做的一桌桌南方佳肴的味道,那香喷喷的肉粽、五彩的八宝饭、银铃般的汤圆和一小碗饭后端上来的去了皮的用小叉子吃的各种水果…… 恩师的一家把我们当成他们的家人,让我们在每个节日就像回到了父母亲身边一样的温暖。师母的聪慧、贤德是我心中永远的楷模,在我当了师母之后,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不自觉中传承了下来。

  几十年的光阴中,我们和恩师一家已经成为了亲人。恩师在大连的时候,每年的教师节和大的节日,我俩都会像探望父母一样去和恩师家人团聚,师生间永远有说不完的话题。晚年时,我们也陪恩师、师母玩麻将,就像在家里和自己的父母一样的亲切、自然。后来,我们出国的机会多了,无论走到哪里,首先给恩师挑选礼物已经成了我们的习惯。恩师也是时刻关心着我们,恩师搬到上海后,打长途电话便成了家常便饭,他常叮嘱我们爱护身体、夫妻关爱、家和万事兴!

  

  我有幸与先生人生中最重要的硕士、博士导师相识了几十年,他们的人品和学识影响和激励着我们,成为了我们生命中永远的里程碑!可惜的是尊敬的博士生导师汪相春教授已离我们而去。每当我抬头望向窗外,就情不自禁地把目光停留在他生前站立思考的阳台,我多么希望能再次见到他老人家坚实、敦厚的身影……

  现在我们只有欧阳这位恩师了。多少个愿望化做一个:就是希望恩师和师母健健康康的,每年都能见到你们,常常能在电话里听到你们亲切的叮咛!只知道:有你们在我们就像有家的孩子,我们的有生之年就有去处,漂泊的心就有归宿!愿我们慈父母般的恩师、师母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健康快乐,安享晚年!

  您学生的爱人:纪玮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