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糖尿病足病“烂脚”前有6个症状,早知道早预防

糖尿病足病“烂脚”前有6个症状,早知道早预防
2020年08月14日 17:08 新浪网 作者 糖尿病同伴

  很多糖尿病患者早期并没有很明显的症状,只有当血糖高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出现大家知道的“三多一少”的症状,既吃的多,喝的多,小便多,而一少是体重减少。也有的糖尿病患者并没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可能只是表现为疲乏无力,手脚麻木等。这其实是糖尿病的并发症。

  糖尿病的可怕之处在于,血糖升高造成身体代谢性疾病的发生,或者说是并发症,糖尿病足就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出现糖尿病足前通常会有一些征兆。要时刻保持警惕!

  1、走一段路腿肚子酸疼:许多患者在发病1—3年前出现,每当走一段路腿肚子酸疼,停下来站一会就好转,这是糖尿病患者出现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整个下肢到脚的供血严重缺乏的表现。随着病情的发展,病人不走路也疼。

  2、下肢皮肤干燥:糖尿病患者下肢皮肤严重缺血,在营养不良的基础上会出现肌肉萎缩的症状,因此下肢皮肤会变得干燥、无弹性、无血色,随着皮肤温度下降也会逐渐产生色素沉着的情况,如果皮肤破损感染还会引发溃疡和坏疽的问题。

  3、双小腿逐渐变细,双脚逐渐扁、瘦、色暗紫、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出现之后,会导致整个下肢都处于营养缺乏的状态,肌肉得不到及时的养分供应出现营养不良症状,最终表现在双下肢逐渐变细,双脚逐渐扁、瘦、色暗紫、灰。

  4、趾甲变厚、干燥脱屑:糖尿病患者因神经、血管病变,可以出现趾甲变厚,皮肤干燥脱屑,生脚垫,起水泡,有裂口等。特别是出现水泡和裂口,最好请医生确认是否是严重的信号。

  5、脚变形:这多数是因为周围神经病变导致的,因为肌肉的牵引力失去了平衡,很容易就会出现关节移位。这种情况会导致穿鞋磨损、受力不均匀出现损伤等。

  6、休息时疼痛: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进一步病变会引发休息痛症状,即休息时也会有下肢疼痛之感,通常夜晚会加重。

  1、保护好足部的皮肤:糖尿病会使导致血管病变,我们的皮肤屏障会变得脆弱,即使是轻微的伤口也不容易愈合,弄不好还会感染的。除了不让皮肤受到外伤之外,我们平时也要保持足部干净干燥。

  2、促进足部血液循环:可以进行足部按摩,动作轻柔,应从趾尖开始向上按摩,可促进患肢血液循环,嘱病人鞋袜应宽松、舒适,不宜穿着不透风的尼龙涤纶袜。

  3、选择合适的鞋袜:糖友在生活中不可以打赤脚,多准备几双大小适宜且柔软舒适的平底鞋子方便交替使用,同时穿着棉质的袜子,保证足部透气可以降低足部感染的机会。不宜穿尖头鞋、高跟鞋、暴露足趾露足跟的凉鞋,切忌赤足走路或穿拖鞋外出。

  4、每天检查足部健康:要检查足跟、足底、趾缝,有无溃破、裂口、擦伤和水疱等,如果发现足部病变应及时求医,妥善处理,切不可等闲视之,贻误了治疗时机。

  5、从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坚持治疗,适当运动,控制体重,戒烟,将血糖控制在达标的范围内。将足部护理视为生活的组成部分,防患于未然。

  通过以上的医学科普,希望广大的糖尿病患者能够及时发现它,及时采取有效的方法治疗它,避免严重后果的发生。

  作者介绍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