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孕育出的长征火箭

“两弹一星”孕育出的长征火箭
2020年05月28日 16:20 新浪网 作者 太空精酿

  世界上航天运载火箭的种类和命名方式繁多,各航天大国都有自己中流砥柱的火箭家族。例如苏联/俄罗斯大名鼎鼎的联盟火箭家族,已经发射了约2000次,当之无愧的世界火箭之王。美国的宇宙神和德尔塔系列,凭借超高成功率(联合发射联盟成立后100%成功)和可执行任务种类繁多特点,成为NASA各知名且昂贵任务的载具。欧洲的阿丽亚娜火箭系列,不仅扛起了欧洲航天,也一直是国际商业发射市场上的有力竞争者。

  对于中国而言,我们的核心火箭家族则是长征系列,从它的名字就可以看出它的定位。长征火箭的名字来自毛泽东著名的《七律·长征》一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红军正处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央刚从一片混沌的环境中看到了陕甘宁边区这片曙光,并最终确定为长征目的地。毛泽东因而诗兴大发,创作了一系列佳作。该诗描述了长征期间红军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最著名的一句是开头“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用来描述中国火箭、甚至整个中国航天,都再恰当不过。

  《七律·长征》(图源:百度百科)

  目前,长征系列火箭是我国航天技术发展的绝对主力支撑,按照航天科技集团统计的数据,长征火箭承担了我国96.4%的发射任务,发射航天器总质量占中国发射总质量的99.2%。从1970年长征一号成功首飞,到今天现役的长征二号、三号、四号、五号、六号、七号、十一号几大系列几十个型号,此外还有数个新型号,以及长征八号、九号系列等处于论证预研中。长征火箭家族真正扛起来整个中国航天。

  就像长征经历了一波三折,长征火箭的起步也异常艰辛。新中国刚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深渊中爬出后,很快又被迫卷入抗美援朝战争,随后又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东西方对峙和冷战,可谓内外交困。在这种时刻,中国亟需握紧自己的拳头自卫,这个重拳就是后来的“两弹一星”计划:原子弹、导弹和卫星。

  “两弹一星”元勋图录

  在强烈的民族使命感引领下,中国很快聚集了以23位“两弹一星”元勋引领的国士们。23位元勋中,其中有21位都有留学经历,16位是博士,最终学历大都是国外顶级院校研究所。在1950那个年代,从航空航天、核物理、高新材料、力学等专业优秀毕业,世界顶级学校和顶级专业,他们本身已经是世界顶级的人才,在全世界都极其抢手。

  “两弹一星”元勋的学历放到今天依然无比耀眼(图源:维基)

  例如,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享受中国科技领域最高级别荣誉称号“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的钱学森也身处其中,他在1938-1947年发表了几十篇在该领域内举足轻重的文章,可以说有划时代的意义,他在超高速空气动力学方向和他导师冯·卡门共同是开山立派级的存在,参与了美国一系列风洞的论证和建设。他也是喷气推进实验室(NASA的绝对核心)四位核心创始人之一、麻省理工学院正教授、加州理工大学正教授、V2火箭及其总师冯·布劳恩审问组主力成员、美国空军顾问/上校,随便一个都是了不起的成就。他当时在国际上的地位,相信很多人都已经了解。

  “国士无双”钱学森

  经过举国之力的投入和一大批科技工作者的忘我奋战。1960年11月5日,中国仿制的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中国突破“第一弹”;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突破“第二弹”。此时,还剩下“一星”。但毫无疑问,解决“一星”的关键在于如何克服地球重力和空气的阻碍,核心变成如何拥有一枚航天运载火箭。

  事实上,冷战之后东西方阵营的运载火箭思路都高度一致,甚至基本同源:由远程/洲际导弹改型为运载火箭,而前者则源于纳粹德国战败后的V2火箭技术。苏联拿走了大量的图纸、技术资料和生产设备,美国拿走了大量半成品和大量人才,双方都在V2火箭技术的基础上,拥有了各自的最初导弹型号,进而改造成运载火箭。

  中国的思路亦是如此。由于已经突破了导弹技术,可以借由已经成熟的东风二号、三号中远程导弹经验,尤其是东风四号远程弹道导弹技术进行改进。经过了数年艰苦攻关,长征一号火箭逐渐成熟,终于在1970年4月24日完成了我国航天的首次发射,将东方红一号卫星送入太空,《东方红》的乐曲响彻太空。这一天,因而成为我国的航天日,它也标志着“两弹一星”计划圆满成功。

  长征一号火箭发射(图源:航天科技集团)

  东方红一号的轨道是一个大椭圆轨道,由于轨道特点,它所受到的太空摄动力环境并没有大幅度降低它的轨道。因而,直到进入太空50年后,东方红一号依然在太空中飞行,虽然它已不再工作,但它也成为中华民族航天探索史上的不朽丰碑。

  东方红一号卫星(图源:国防科工委)

  长征一号完美完成了历史赋予它的使命,实现了中国航天从0到1的历史性突破,但它也有一些重大不足,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运力。长征一号运力仅为(近地轨道)300千克左右,能执行东方红一号、实践一号这种小型任务,但远远不足以完成复杂的航天任务。它的主要推进剂为偏二甲肼和硝酸-27S,发展潜力较低,长征一号的扩展空间并不大。此时,以东风五号为标志洲际弹道导弹技术愈发成熟,我国也有技术基础进行更多级数、更大质量、更强运载能力的火箭研发能力。在这种背景下,长征一号被雪藏,事后提出的几次改进方案也并未深入,长征一号成为历史。接力棒开始传给后辈长征二号、三号、四号等新的系列。

  时至今日,依然可以感受到60多年前这些“两弹一星”元勋的人格魅力。或许从另一个角度更能凸显他们的伟大。当时的中国在科研领域是标准的一穷二白,科研工作者的待遇远没有大家想象的高,于敏参与原子弹项目,领了5块钱奖金;又攻克了氢弹,也仅是另外5块钱奖金。此外,这些顶级学术巨擘一旦选择回国,基本意味着学术生涯的结束,新中国根本不可能有条件支持他们继续做出世界级的科研成果,只有工程实践上一个又一个从0到1的需求。而且条件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有时候我们会感叹大自然美丽的风景,有些风景的存在就像是鬼斧神工、天工造物一般不可思议。人类的精神世界亦是如此,的确有一些人的精神世界,伟大到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地步。

  向他们致敬!

  (本文图片均为公共版权或注明来源)

  (本文是航天系列科普24讲第7篇,全部文章将在一年内更新完毕,敬请期待!)

  系列文章:

  第1篇:航天到底能做什么?

  第2篇:航天究竟是怎样一个行业?

  第3篇:火箭,摆脱地球引力的起点

  第4篇:火箭发动机,为什么这么难?

  第5篇:火箭如何选择发射场和发射方式?

  第6篇:土星5号,人类火箭巨无霸!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两弹一星航天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