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最有潜力的20大城市

2020,中国最有潜力的20大城市
2020年01月11日 21:25 新浪网 作者 用户5589335102

  来源丨罗天昊国与城 在冬天的山巅,遥望春的气息。 中国传统的农历年即将过去,新年伊始,传来好消息,在过去的2019年,经初步核算,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经过百年来的努力,中国终于再次站立全球之巅。 大国崛起,莫不以城市的崛起为先导。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已经崛起了一大批城市,也奠定了当今城市的各自地位。 但是,2020年是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中国将完成脱贫攻坚战役的最终决战,同时,也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国家战略存在重大变化,新的时代,必然引起来城市发展的变局。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惊喜。谁会是新时代的宠儿?特推出“中国最有潜力的20大城市”。 潜力:动态,向前。最有潜力,不是最有实力。而是最强悍的发展势头。或跃在渊,不是飞龙在天。 四大标准:产业流入人口流入区位交通与物流加强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上升     根据四大标准,2020年中国最有潜力的20大城市是:深圳  武汉  成都  郑州  重庆西安  广州  合肥  长沙  南昌南京  杭州  苏州  佛山  贵阳青岛  上海  北京  湛江  兰州2020年中国最有潜力的20大城市

  2020,中国最有潜力的20大城市

  注:2019年各地公报尚未出笼,采用2018年 (1)四大标准:产业,人口,交通物流,国家战略 一    产业 产业是城市的经济发展的基石。在排名前十的城市中,八个是中国两河流域中游省会。为什么?这个区域,是未来承接中国东部产业转移的最大腹地。 珠三角北上,长三角西进,会师中部。武汉、成都、郑州、重庆、合肥、长沙、南昌,正是罗天昊多年来提倡的“内陆七雄”,西安也大规模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北京为什么排在十名之外?很简单,功能疏解,将影响北京的产业和人口,最近几年,北京的产业和人口双流出。可以预见,仅就经济实力而言,北京的潜力值大打折扣。 国内不少研究机构,将北京作为潜力最大的十大城市之一,谬误就在于将实力当做潜力。眼光静态。 经济实力并不强大的贵阳能入选潜力城市前20强,也与最近几年庞大的产业流入息息相关。特别是东部干部交流到贵州,有利推进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产业向贵州转移。 二    人口 城市的潜力,看重的不是人口的总量,而是变量,也就是人口流入量。七八年来,罗天昊国与城坚持推出“中国城市包容能力排名”,其核心衡量指标,就是净流入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 看比重,而不是看总量。相对值,比绝对值更有价值。 在20大城市中,除北京外,所有城市都是人口流入城市。

  上海排名在十几名外,一个重大原因是人口流入减缓,产业也呈部分流出状态。 需要强调的是,人口是一个派生问题。除了原生人口之外,所有的流动人口,其实是跟着两大因素走。一个是产业,是市场的力量;一个是公共资源,包括学校、医院、高铁和高速等,这些资源由行政主导,在中国不是完全的市场资源。体现的是权力的力量。取决于行政等级。具体参见 中国城市九大权力等级 三     区位交通和物流 所谓大市场,一定是资源流动的中心。在高铁时代,区位和交通至关重要。京张高铁开通之后,北京至大同的时间从6小时缩小到2小时,罗天昊特意考察了京张和张大高铁,当日从大同至北京的旅客,数量比高铁开通前翻了两倍以上。 高铁改变中国版图。重定城市地位。而本次入选的20大潜力城市,很多就是高铁重镇。尤其是北京、武汉、郑州、成都、西安、南京等,是中国重要的全国性或者区域性交通中心。尤其需要提醒的是,在华东,上海虽是经济中心,但不是枢纽和节点,只是交通终点,真正的交通枢纽,其实是南京。 2018年,国家出台了物流枢纽城市规划,将127个城市定为国家物流城市,入选的20大潜力城市,全部都是物流枢纽城市。其中,武汉、南京、重庆是集中五种类型物流枢纽的城市,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成都、西安、贵阳身兼四类物流枢纽。 四    国家战略和天下大势 形势比人强。国家战略的改变,对于城市的未来影响,至关重要。 在中国,国家战略的改变,意味着国家资源流向、政策扶持方向的改变。这种改变是软性的,但也是长期的。可以看出,在九大国家中心城市中,八个入选。足见国家战略的重要性。 雄安新区的崛起,注定了北京未来地位,比现在肯定是略有收缩。经济地位更加明显下降。南京、杭州难以排进前十,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长三角内部,这两个城市离上海都太近,扩张和辐射势头,被上海压制。多次国家中心城市扩容,南京和杭州都没有入选,与此关系极大。长三角扩张到安徽后,东有上海,西有合肥,南京和杭州的战略地位进一步下降。湛江入选中国最有潜力城市,逻辑在于,中国一旦完成产业升级,对于东南亚才真正建立互补关系,湛江将正式成为北部湾的中心。实现快速崛起。兰州入选,则是因为西部决定中国国土安全。未来国家将极度重视。 随着内陆腹地成为中国块头最大,增长最快的区域,泛中部区省会以上城市,全部成为潜力巨大的城市,前十名中入选8个,正是符合这一国家大势。国家领袖前年到武汉,去年到郑州和西安,今年开年国家又发布成都重庆双城规划,足见国家对中国传统的两河流域核心区的重视。 沿海四杰,开启中国帷幕;内陆群雄,决胜中国未来。         (2) 中国最有潜力的20大城市,详细介绍 深圳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深圳得益巨大。随着香港的相对衰落,深圳在大湾区的地位更加突出。2019年,国家将深圳定为社会主义示范区,希望其成为共富的表率。从先富开始,以共富结束,深圳承担了国家两个世代战略先锋的重任。 看几大硬件,深圳产业升级完成很好,高技术产业占比67.3%,全国第一,逐步建立了健全且高端的产业体系。人口方面,深圳一直保持强大吸引力,至2018年,净流入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达65%,数十年来,势头依然强劲。粤港澳大桥通车,也将深圳从陆地末梢变为区域中心。此外,国内多条铁路、高铁都过境深圳。交通区位得到加强。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从偏远落后的渔村,崛起为繁荣富庶的大都市,成为中国最现代化的城市。 深圳近年基尼系数大,房价过高,贫富分化加剧。对于深圳未来造成巨大戕害,社会活力逐步有所丧失,值得警惕。 市场之城,改革之城,活力之城,才是深圳魅力所在,是深圳的“元根”。 武汉 在高铁时代,武汉有底气成为发展最迅猛的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是中国的最大战略腹地,而武汉正居长江中游。天选之地,中国龙腰。内陆七雄的中心。军运会的召开,提高了武汉的国际地位,英国首相梅姨访华首站不来北京,而到武汉,德国首相也亲临武汉,说明以武汉为代表的中国广泛中部区,产业与欧美发达国家互补,而沿海已经局部与欧美竞争。这不仅是中国大势,更是天下大势的变化。 产业:珠三角北上,长三角西进,武汉交汇,天下之中。近十年承接产业转移非常成功。吸引的世界五百强,也超过200家。人口:近十年人口迅猛增长,提出双百战略,率先在全国掀起抢人大战,2018年净流入人口224万,占常住人口20%以上,为中西部城市中最高。武汉大学生超百万,雄霸全球。交通方面,高铁时代的中心,唯有郑州能够与其抗衡。物流方面,是中国顶级物流枢纽,集陆港型、港口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五大枢纽为一体。在中国十大城市中,武汉的消费总额与GDP的比值最高,为商界必争之地。 成都 国家的双城发展规划中,成都即为核心。成都同时是长江经济带的上游中心。内陆七雄之一,在国家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 产业:成都既承接东部的产业,同时,由于科教发达,人才鼎盛,也有很多强势本土产业,尤其电子和航空全国相对领先。人口:成都是西南城市大熔炉,净流入人口达156.95万。约占常住人口的10%。交通、区位和物流:成都是大西南的中心,区位优势突出,陆地交通发达。铁路雄霸西南。机场全国前四。成都也集中了四种类型的物流枢纽,同时还是西部市场中心,时尚之都。 郑州 传统的中原腹地中心,黄河生态区中心,国家九大中心城市之一。郑州目前的经济实力还没进入全国前十,但是从战略态势上讲,潜力惊人。郑州是黄河生态区战略核心,中原城市群战略核心,内陆七雄之一。产业:珠三角北上,长三角西进,都有份。富士康落地郑州,意义重大。郑州还吸引了无数国外巨头落户。人口:郑州已成长为千万人口大市,且还继续吸引人口,净流入人口近百万。区位交通与物流:郑州为天下中州,区域优势极度重要,高铁千公里辐射范围雄霸天下,同时,郑州也集中了四大类型物流枢纽,是中部重要的商贸市场中心。 重庆 集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陆海新通道三大战略于一身。是国家西部双城规划的核心之一。未来潜力巨大。 产业: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并且本土部分产业,如汽车、IT电子信息等产业发达。人口:重庆刚成立直辖市的头十年人口外流,但是最近几年人口回流,并且可以逐步吸引外地人。未来随着重庆经济发展,人口还将汇聚。区位、交通与物流:重庆为链接中部与西部的节点,在水运方面很重要。陆路和航空也不错。机场位列前十,重庆也集五大类型物流枢纽为一体。重庆是十大城市中唯一的人均GDP落后于全国的城市,但潜力巨大,值得期待。  西安 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大西北的中心城市。随着中国对于西部的重新重视,西安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将更加重要。 产业: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并且本土的电子信息,航空等产业相对发达。人口:最近几年人口持续流入,发动抢人大战之后,人口流入加速。2018年一年即增加38.7万人。同时,西安高校众多,是西部大学教育中心。区位、交通与物流:西安为大西部起点,陆地交通至关重要。机场全国前七。西安也是四大类型物流枢纽城市。 广州 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国家九大中心城市之一,华南中心城市。中国第一省的省会,在国家战略中很重要,且仍在上升。 产业:广州产业发达,无需多言。不仅如此,广州消费繁荣,在珠三角九大城市中,消费与GDP的比重最高。人口:广州也是中国人口大熔炉之一,几十年来人口一直在增加中,表现出强大的吸引力与包容能力。2018年,广州净流入人口达到562.75万,占常住人口比重达37.8,在全国十大城市中排名第三。区位、交通与物流:华南交通中心,战略中心,铁路和公路交通为华南核心。广州同时是四大类型物流枢纽城市。也是华南消费市场中心。 深圳与广州的存在,削弱了彼此战略上的重要性,不然广州排名还将上升。 合肥 合肥战略地位的提升,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长三角扩容和长江经济带战略,一个是中国高铁规划中,合肥成为重要节点。内陆七雄之一,国家大势垂青之地。 产业:承接长三角和珠三角产业,长三角新成员。未来将承接更多产业。合肥拥有科技大学,半导体、电子元件器发达。人口:一年净增15.2万人。净流入人口总数超50万,未来还将吸引更多青年。区位交通与物流:高铁增加多趟次,时代新宠。陆港、生产服务、商贸三种类型物流枢纽城市。 长沙 珠三角北进第一通道,长江经济带重要城市,内陆七雄之一。在国家战略中上升。 产业;承接长三角和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战略腹地,是珠三角北上核心通道。长沙装备制造业发达,三一,中联双雄争霸,其它如汽车等产业也逐步崛起。人口:长沙人口持续流入,净流入人口总计超过80万,占常住人口比重为10.6%。区位、交通与物流:珠三角北上重要通道,高铁重镇,汇聚四种类型物流枢纽。 南昌 江西省会。 内陆七雄之一。长江经济带重要城市。 南昌的价值在于未来。南昌处于长三角西进与珠三角北上的交汇点。是承接沿海大规模产业转移的主战场。近来成为中国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且是中国半导体产业的翘楚。新兴产业可期。南昌缺乏大规模的千亿产业,也缺乏产业巨头。未来需要增加首位度,产业聚焦。在人口方面,南昌也是未来人口流入地,一年增加8.2万,净流入人口总额达到22.67万,占常住人口比重为4.1%。南昌集三大类型的物流枢纽于一体。是国家重要交通和物流城市。 南昌地处江西,为保护上海等长江下游城市,做出了巨大牺牲。生态环境保护相对好,可持续发展性强。 南京 长三角三大中心之一,长江经济带节点城市,江苏省会。 在上海的卧榻之侧,削弱了南京的辐射能力。南京迟迟无法成为国家中心城市。 南京是一个发展比较均衡的城市,经济发达,逼近全国前十;产业结构完备。信息和电子制造,汽车制造,医药,装备制造,计算机与通讯,化学制造等领域发达。同时,南京科教实力强劲,南京大学驰名国内,12所双一流。 南京2018年人口流入达10万以上,总流入人口146.68万,占比达17.4%。区位、交通与物流:虽然上海是华东经济中心与最终目的地,但南京才是真正的交通中心,历史上千年坐断东南,战略地位非常险要。南京也是中国仅有的几个集中五大类型枢纽于一身的物流城市,同时,南京商业繁荣, 是中国重要的时尚之都。江南遗韵,两岸三地共追怀。 长三角扩容,上海在东,合肥在西,南京战略地位进一步被稀释。 杭州 长三角三大中心之一,浙江省会。G20峰会的举办城市。 杭州诞生和成长很多企业巨头。最著名的是阿里巴巴。同时,杭州遍草丛生,给予中小企业成长的机会。 杭州作为民营经济最发达省份的省会,对于民营经济的包容和培养能力,无出其右。其营商环境在国内难有其匹。 作为人口净流入大市,206.5万,占比21.1%。杭州已成博大之城。      杭州偏居东南,在陆地交通上难以成为中心,空港不错,机场全国前十。集中了四大类型枢纽的国家顶级物流城市,同时,杭州还是中国时尚之都,消费发达。 长三角扩容安徽,并且杭州离上海太近,都削弱了杭州的战略地位,与南京一样,杭州目前还不是国家中心城市。 苏州 长三角重镇,中国外向型经济的代表。 苏州经济总量超越南京,为江苏第一,在长三角仅次于上海,苏州的经济特点为:民营经济,制造业为主体,多外商和港台投资,是中国外向型经济的典型。 苏州经济总量庞大,国内前十,且产业结构完备,尤其制造业逐步向高端转型,在电子信息,IT等领域居国内领先地位。是中国制造业的王牌之一。苏州长期人口流入,2018年底净流入人口总计368.62万,占比34.4%。苏州为港口型和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城市。不算特别强势。 苏州为地级市,其战略地位却逊色于上海与南京、杭州。能赚钱却财富外流。科教文化实力与城市经济实力不匹配。行政地位不高导致公共资源不足。 佛山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出笼,佛山战略地位提升。是中国制造业试点城市。没有山西那样丰富的资源,没有深圳那样的特区优势,也不是北京和上海这样获得权力体系垂青的直辖市,佛山的崛起,对于中国多数城市的发展之路,更具借鉴意义。佛山模式的核心在于四点:坚固厚实的实体经济、强盛丰茂的本土经济、富有活力的民营经济。内生式发展。佛山是中国内生增长型城市的典范。佛山诞生了大批驰名全国的产业强镇,以及美的、格兰仕等全国知名巨头。佛山是一个人口持续流入的城市,净流入人口超过300万,占比达到44.6%。佛山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交通和物流均非全国重点,不太强势。此外,佛山的大学,文化机构等公共资源缺乏,与城市地位不相乘。2019年,佛山进入万亿俱乐部,完成飞跃,未来关键是创新与产业升级。 贵阳 西南重要城市,贵州省会。贵阳国际生态会议所在地。生态保护与经济高速发展兼备,在国家战略中地位上升。 贵阳成为中国增长最快的城市。2018年增长达9.9%,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贵阳近年虽然因大数据为全国瞩目,但是,贵阳的崛起,最大原因还是工业倍增,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以及旅游产业的兴起。不可沉醉于大数据的虚荣而忘记根本。贵阳近年也为人口流入地,2018年人口增加8万。2017年更增加10万以上。贵阳也集陆港、港口,生产服务、商贸四种类型物流枢纽于一身,在中国交通和物流版图中的地位上升。贵阳高铁直通北京以及中南、西南诸省市,地位提升。 青岛 山东头牌,半岛之花,上合示范区,在国家战略中地位提升。 青岛的经济实力,远胜山东省会济南。得益于计划单列市的双重优势,在经济和社会改革领域,负担小,可以更灵活,而在政治地位上,又属于副省级城市。能够获得的资源与支持,不逊色于省会。 青岛的最大亮点,是实施了名牌战略,海尔与海信,双星与青啤。均曾驰名国内。青岛为人口流入地,仅2018年一年,人口即增加10万以上。青岛为中国重要港口城市,同时也是空港、生产型、商贸型物流枢纽城市。 上海 直辖市和国家中心城市,中国经济第一大市,九十年代开放典型。长三角龙头。 上海经济总量和人口国内双第一。商业繁荣,科教实力发达,产业完备。尤其是外资和国企强势。 虽然浦东被认为是深圳之后的第二代开放基地,但是,上海更像是一个精美的管理者,而非开拓者。难以成长出本土巨头,经常收割江浙成长后的企业。

  直辖市的地位,利弊各半,利在获得资源,弊在地位过高,导致改革锐气不足,胆略不足。当下上海人口老化,活力减退,值得警惕。2018年,上海人口流入减少,净流入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为40.3%,低于深圳和佛山等众多广东城市。上海是中国长江出海口,战略地位显赫。同时是港口、空港、生产、商贸四大类型物流枢纽。上海最大威胁,是开放性还不够。作为海派城市代表,上海需要恢复百年前的开放度,而不是三十年前的开放度。 北京 中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创中心。未来北京总体战略地位相对全国仍是第一,但是纵比自己略有下降。 一直以来,北京集中了中国最多最重要的公共资源,尤其是央企的一半以上总部在北京,随着雄安的崛起,将一切最优质公共资源集中于首都的模式将得到改变。若中国进一步市场化,二十年内北京将逐步被珠三角、长三角和中部的中心城市赶超,经济排位将从第二滑落。 北京的文化产业发达,总量全国第一,金融产业发达,高科技产业也发达。总体上产业兴盛,但是低端产业流出迅速。北京最近两年户籍和常住人口连续减少,2017年和2018年,常住人口分别减少2万和16万。外地人分别减少13.2万和29.7万。目前外地人占常住人口比例为35.5%。 北京的奇特之处在于,作为一个城市是保守的,但是,作为一国之都,却是开放的,中国改革的政策肇源地在北京。改革的先锋在南海,中枢却在中南海。 雄安搅局,北京必将巨变。 湛江 中国的好望角,扼北部湾战略中心。湛江的价值在未来。 目前产业处于发展中,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同时,石化,钢铁等产业来自央企。人口小幅增加,2018年净流入2.7万。湛江是中国港口型物流枢纽。若沿海高铁打通,湛江地位更为险要。 湛江的重要性一直被忽略。一方面是因为湛江作为南海舰队基地,限制了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因为粤港澳的强势。更大原因,在于北部湾尚未彻底崛起。 湛江的重要性,随着东南亚的崛起和北部湾的推进而日益显现。虽然北部湾出海口不少,但湛江拥有最广阔战略腹地,直接连接广东,并经由广东连接中国泛珠三角。一旦中国完成产业升级,拥有辐射东南亚的能力,湛江将是北部湾战略的核心。 兰州 中国地理中心,扼制大西北,举足轻重。国家领袖去年考察兰州,隐含深意。就经济而言,越过兰州之后,基本属于不适合发展经济的区域。西北虽大,主要经济区却以西安为中心,以兰州为边界。兰州需要实现双头鹰战略,东向,承接产业转移,西向,辐射西域乃至中亚国家。兰州当下的工业结构需要进一步实现产业升级,才能与中亚国家实现互补。 兰州虽地处西北,却是人口聚集地。净流入人口达46.9万,占比达12.5%。兰州是中国陆港和商贸服务型物流枢纽城市,也是大西北的铁路中心。此外,兰州作为西部文化交融中心,对西北长久发展非常关键。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物流枢纽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