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迪士尼的《花木兰》真的一无是处吗?丨鲜见

迪士尼的《花木兰》真的一无是处吗?丨鲜见
2020年09月14日 09:28 新浪网 作者 烹小鲜娱乐

  是,确实一无是处。

  这部电影充分诠释了 “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

  由于自小喜欢《花木兰》的故事,我从影片官宣筹备的那一刻就在期待,每每有新的信息会第一时间关注,甚至曾因预告片热泪盈眶。

  这样的人肯定不是只有我一个,根据数据和网络留言看,全球有相当一部分观众对迪士尼的真人版《花木兰》抱有极大的期待。

  一是大家喜欢木兰。不仅是因为她的传奇事迹,也不仅是因为影视作品的影响,最主要的是她映射了很多女孩不易被察觉的美好品质。

  二是大家相信迪士尼。喜爱电影的朋友都明白,迪士尼是一个造梦的品牌,其拥有世界上最顶级的制片能力与最完善的IP产业链。尽管翻拍自家动画的真人童话系列质量参差不齐,但是整体的制作有一个基本的下限。

  然而,如今《花木兰》一出,此下限即被突破。

  个人认为,无论从剧情内核、演员表现还是电影制作的角度看,迪士尼的《花木兰》都是一部令人失望的作品。豆瓣评分4.7,爆米花指数51%,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首先说剧情内核,看过影片的观众会发现,这版《花木兰》的人物精神和价值观已经完全脱离了传统故事。哪怕是和98年的原版动画相比,依然堪称“魔改”。

  我们熟悉的木兰是位平常姑娘,但是在真人版《花木兰》里,她变成了一个有“气”的天选之女,生来武功高强。这种天赋异禀的设定抹杀了木兰在行军中所付出的努力、辛苦和勇气,也忽略了“谁说女子不如男”的平等概念。

  对比而言,同样是迪士尼制作,原版动画做得相对较好。在那个版本中,花木兰通过自身不断努力,从开始的“吊车尾”士兵变成了一位比男人更强的优秀战士。当看到她第一个爬上高杆拔下将军的箭,我想绝大部分观众会忍不住拍手叫好,用一个字形容,就是“燃”。

  

  假使真人版和动画版的分镜一模一样,也不至于是现在的评价。当然,动画版的木须龙确实需要成本和技术,可是没有木须龙,编剧稍微认真一些,也不会影响核心内容。

  除了天赋异禀骨骼清奇,这版花木兰的自我成长也是一言难尽,——一靠凤凰,二靠女巫。这两大外力因素满是槽点。

  自参军路上迷路起,花木兰屡次陷入困难,都是在凤凰的指引下走出困境。这只凤凰如同哨兵文的精神体,给予主角辅助和力量。可是这样看,其他士兵也应该有精神体吧?

  至于编剧杜撰的凤凰守护皇帝之梗,我倒可以接受,前提是你改得逻辑自通,可现在明显不通。

  没错,花木兰就是整部电影世界观之中的特殊存在。

  

  当然,特殊的不是只有花木兰一人,还有巩俐饰演的女巫仙娘。这位如同《X战警》魔形女一样的角色,经常化作老鹰上天入地。

  为什么是老鹰呢?或许考虑到老鹰和凤凰同为禽类。

  很明显,仙娘与花木兰是变种人(不是,有“气”的人)之间惺惺相惜的设定。前者在后者身上看到了自己,并侧面推动后者以真我之姿重返战场。

  听起来情节是没问题的,但不适合花木兰。

  此外,该片还有很多其他情节匪夷所思。比如,大BOSS柔然可汗陷入“反派死于话多”的结局。仪式感真的那么重要吗?一刀毙掉皇帝和摆个阵烧死皇帝,结果有何不同?

  

  其实如果只是剧情内核“魔改”,海内外的差评也不会这么多。毕竟,迪士尼的公主电影面向全球,国外观众就当看一个独立的故事,认识一个新的花木兰,看到主角由迷茫变坚定。

  可是,即便如此,影片的主演刘亦菲也未能赋予花木兰魅力。这种近乎于独角戏的电影,主演的表现好坏与否,往往直接影响着电影的口碑,乃至可能有起死回生的作用。

  遥想当初,《花木兰》开启全球选角,这个角色犹如一块“宇宙巨饼”,让一众女星跃跃欲试,仿佛演了即飞升。不过事实证明,自身业务能力不过关,巨饼就是块大馊饼。

  

  在本片里,刘亦菲最大的问题是演得没有情感,难怪被网友称为“木头”。单纯看外形,刘亦菲的那种东方古典美是适合花木兰的,而且灰头土脸的男装造型不出戏,还有一种坚韧感。

  但是没有灵魂的演技不足以支撑匹配的外形。

  不说难度较高的独立情绪表演,就说与其他演员的对手戏,有几处实在差别巨大。

  第一是仙娘之死。前文说过,仙娘与花木兰惺惺相惜。在我看来,仙娘选择背叛柔然,转而帮助花木兰,以至于为其而死,都是合乎情理的。

  很简单,成全木兰即是实现自己,这也是花木兰明白的道理,否则她也不会在寻找皇帝的时候,认定仙娘可以带路。

  

  可是,就在仙娘为花木兰挡住了可汗致命一击之后,感觉两个“变种人”的羁绊完全变成了仙娘的单箭头。

  只见仙娘被花木兰抱着,情深款款,眼波流动,讲述着“遗言”……结果镜头一转向花木兰的脸,真的感觉仙娘在对着空气深情。

  第二是荣归故里。这里不得不说,木兰父亲演得真是好,他用微表情和肢体语言就能让我感受到父亲对女儿最深沉的爱,以及理解和骄傲。同样的,对戏演员很出色,刘亦菲再次没能接住戏。

  扪心而论,我认为《花木兰》一众配角的演出是在水平线上的,包括男主角,区别在于是否吸引眼球还是无功无过。

  演员的表现究竟能为影片增色多少?可以举个具体的例子。回顾下8月公映的《1917》,布雷克中尉在意识到弟弟牺牲的瞬间,他的眼神和嘴角绝对能让大多数观众感受到失去至亲的痛苦。

  

  

  剧情内核和主演没有立住,那么迪士尼的制作水准至少能够保证吧?很遗憾,并没有,《花木兰》的投资号称超过2亿,却没让人看到相应的成片效果。

  先说特效方面,伴随花木兰的凤凰很像抠图,更像一个风筝。临近结尾在角色身后展翅的分镜,质感远远不如同样构图的《权利的游戏》。

  

  

  再说战争和动作场面,不管是雪原上激烈的两军交锋还是巷子里的数人相斗,处理得都不够精彩。

  大场面没有金戈铁马的厚重感,近身相搏缺少惊心动魄的惊现感,同时武器运用不严谨,敌方使用流星锤,就不怕误伤友军吗?还有花木兰和可汗在峭壁跑酷的场面,感觉制片方对东方武术还停留在飞檐走壁的旧观念中。

  然后是人物造型,迪士尼的真人公主系列一直是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的提名热门,《沉睡魔咒》《灰姑娘》《美女和野兽》均曾入围该奖项。另一部作品《阿拉丁》虽然没能提奥,但是也获得了美国服装设计工会奖的提名肯定。

  

  问题来了,《花木兰》能获得此类奖项的提名吗?在我看来,几率渺茫。战士的铠甲、女士的妆容、皇帝与文臣的朝服,均未尽人意,看起来不精致。值得一提的是,郑佩佩饰演的媒人,其妆容和《加勒比海盗3》的郑一嫂高度一致,没有丝毫创新。

  接下来是场景搭建,感觉外国人对福建土楼迷之喜爱,之前曾误认为这是军事要塞,现在为了拍摄《花木兰》专门跑到新西兰仿建。其实对于花木兰家住土楼的设定,我没有意见。只是随便拿两句话做对联,真的太敷衍,下阕简直是ENGNESE——“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望世间眷属全是有情人。”

  

  《花木兰》现在得到诸多差评,并非是国内观众过于挑剔。我自认是一个宽容的影迷,不能指望好莱坞完全理解本土故事,也不能指望他们严格考究东方元素。但是作为一部大投资的商业电影,想要让观众心甘情愿买单,制作方还是需要拿出负责的态度并且付出心血,至少要保证符合投资体量的完成度。

  另外,即使纵向与其他公主系列电影相比,《花木兰》的质量都是排在后面的,主创团队浪费了一个好题材。

  纵观迪士尼的几部公主电影,很容易发现,只要在在某个维度做到极致,尽管影片在前期可能不被看好,后期口碑和票房也会逆袭。最典型的案例是《阿拉丁》,影片将天马行空的浪漫色彩发挥到了极致。而反观《花木兰》,影片元素杂糅,整体显得不伦不类,两不讨好。

  由此可见,《花木兰》既是西方团队拍摄东方故事的失败案例,也是迪士尼失手的典型代表。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图片新闻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