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愣是把我给看惭愧了...

愣是把我给看惭愧了...
2021年02月27日 21:37 新浪网 作者 剧能说

  新解锁更多好玩的版块~~~

  如何安慰懒散身躯下挣扎着想进步的心?春节档各种娱乐八卦、影视大片眼前过之后,偶尔也想歇一歇?

  让文化类综艺带着涨知识,是个选择。

  这不,央视爸爸大年初一出新综了。是央视这些年熟门熟路的文化类综艺,听着是《故事里的中国》的姊妹篇。

  开播一期,出分9.0。小剧就来和大家伙来唠唠《典籍里的中国》。

  《典籍里的中国》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中《尚书》《论语》《孙子兵法》《楚辞》《史记》等经典名篇,通过古今对话的形式,以“戏剧+影视化”的表现方法,讲述典籍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源起、流转及书中的闪亮故事。

  《论语》《楚辞》《史记》...这几本书的名字一亮出来,说实话,有被唬到,甚至有些劝退。九年义务教育让我知道它们很经典,也让我看着它们的名字,就觉得它们很难读、难懂。

  想看这节目,完全是因为刷微博被倪大红的回眸鲨到。

  点开这节目,是来看演技大赏,也是抱着看语文课堂教学视频的心态去的。

  节目第一期就聚焦《尚书》。传说中的“政书之祖,史书之源”。

  小剧之前对《尚书》的认识:儒家四书五经的五经之一,和年少时装排面买的一本书。但就是不看(不想为难自己)。知道有这么一本书,文学常识填空填上就行。

  看完第一期,我默默拿出多年前买的《尚书》,擦擦灰,好好读了几篇。

  典籍,也还可以,没那么可怕。

  《典籍里的中国》首期,以《尚书》中《禹贡》《牧誓》两篇为基础,创作戏剧片段,给撒贝宁“当代读书人”的设定,让他和《尚书》传承相关的历史人物伏胜(倪大红饰)对话,串联戏剧空间叙事。

  另一边,三位历史专家在另一演播间看着演出,辅以专业解读。

  怎么说呢,一期看完,9分不亏。

  国家话剧院带场子,全程演技大赏。

  先来看看我们倪大红老师,饰演年逾九旬的老儒生伏胜。专注看书,年迈眼花、力不足,放回水杯总是放空。

  这细节处理,绝、真绝!

  国话院长田沁鑫导戏,倪大红、吴樾等国话演员出演。

  还能看到创作过程。天啊,我怎么这么爱看好演员围读剧本!

  戏剧最基本的“诵”,倪大红老师闭着眼、摇着头领诵《尚书·禹贡》。

  在三个舞台、一个甬道构成的大演出空间表演,更显大气。

  吴樾饰演的周武王领着将士,踏着甬道雄赳赳地走来,不愧凤鸣岐山的霸气。

  《尚书》内涵丰富,古今对话的形式,演出戏剧,特别容易代入,会被感动到。

  伏胜一辈子读《书》护《书》,历经战国、秦汉,颠沛流离,作为儒生,看着世间礼崩乐坏、经典散佚,终于在老年等到汉文帝求《书》。

  汉文帝遣臣晁错授杖伏胜,伏胜拱手含泪“愧领”。

  这泪是喜而落泪,一生的儒家信仰终于有人识,人间帝王终于知《书》好,那便有望传与天下《书》。

  晁错捧杖,杖的一头是伏胜,杖的另一头是当代读书人撒贝宁,两人越过鸠杖,也是跨越时空相见。

  由伏胜领着撒贝宁去看《禹贡》《牧誓》,去看《书》好在哪里?

  见《书》里记,大禹治水分九州、武王牧野伐商纣。

  昔日大禹之九州,仍属今日之九州。

  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讲述其山川江河、土壤地貌、经济特产......

  千年前的地名,现在我们还在叫。太原,还是那个太原。

  地名有不变,城里却有变。千年时间,扬州,从第九等变为一等繁华。

  “扬州后来很富裕吗?”

  穿越古今的一问,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有些感慨。

  这盛世如你所愿,这盛世超你所想。告诉先人家国的变化,这几千年我们也很努力呢。

  古今对话看大禹分九州,也有唠家常的样子,说说我家在哪、你家在哪,谈谈特产,说说了解。

  我们的家乡,都是由大禹分九州开始。

  一代代列祖先贤奠定今日之九州,感恩、敬意,大禹、伏胜、撒贝宁齐齐叩拜。

  三代人的叩拜,其中两代已是我们的祖先,归根结底所拜的还是一个种花家。

  华夏九州,自古就是一体。

  我们素来以“九州”代称中国,《尚书》里便是最早的“九州”,奠定今日华夏之基础。

  再由撒贝宁领着伏胜看今日《尚书》,给先人交代。

  在舞台上带着伏胜走进国家图书馆,看《尚书》展览,伏胜扶杖看孩子们再背《禹贡》。

  看见两千年的传承,华夏经典,弦歌不辍。

  告别当代读书人,忍不住回眸,眼神间欣慰而感动。

  啊,这复杂的神情,太鲨我了!倪大红老师,yyds!虽然同样是扮老,但感觉和《大明王朝1566》的严阁老完全不一样。

  最后,镜头转回专家演播间,研究《尚书》几十年的专家也都哽咽。切合今日,三位专家解读《尚书》,做出小结。

  整体一期看下来,最大的感受就是:很有“劝学”效果。

  但是,正儿八经论论《典籍里的中国》作为文化类综艺,创作的又怎么样呢?

  问题存在。一是,老毛病,被质疑过度煽情。

  演出的戏剧,是在历史基础上合理扩充情节。设定伏胜儿子、妻子皆为护《书》而死,悲剧性也太强了些。

  再有强bgm渲染,几个强排比,几个场景同问“能不铭记九州乎”、同答“不能”,煽情氛围给足。但又是否必要?

  二是,被质疑科学性,文化类综艺的大忌。

  《尚书》有今文尚书、古文尚书之分,学术研究对现存《尚书》有部分作伪的争议。节目避开这点不谈,倒也就罢了。

  开篇专家蒙曼老师引出《尚书》“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名句时,说起太康失国的历史故事。此时把太康失国里的后羿说成嫦娥的丈夫后羿。

  两个后羿,一个是夏朝的历史人物,一个是五帝时期的传说人物。

  在这里,混为一谈......我不太懂。

  文化类综艺的重点是对文化的挖掘和转化,也就是如何表现的问题。

  《典籍里的中国》一期看下来,小剧观后觉得它的亮点在于戏剧。

  以撒贝宁、伏胜两个人为线索;以典籍中的两篇为素材挖掘,塑造故事,抓住一两句重点反复。

  有人说,应该多讲几篇、或把两篇讲透。小剧觉得大可不必。深入全面解读不如去看《百家讲坛》、去看网课。

  《典籍里的中国》目标效果应该是引发观众兴趣,不令明珠蒙尘,它就是那个帮典籍拂尘的人,点燃阅读的导火索。也让我们真正从内心激发对先辈的敬意,了解先辈所为的深刻意义。

  开卷有益。典籍也不是那么深奥、远离大众,是可读的。

  我们知道它们的名字,但除了选入课本的几篇,我们又何曾打开过这些典籍呢?

  两千年后,你们还读《书》吗?

  知《书》而未读《书》,惭愧、惭愧。

  《典籍里的中国》至今现在上线一期,基调风格,我还切不准。

  小剧本来准备观察几期再唠,但一套综艺的播出时间是薛定谔的猫。我严重怀疑,是想让观众在看一期节目后、等下期的时间,读本期典籍去。

  唉,不说了,读书去了......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尚书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