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冰雨火》导演傅东育:只谈“流量”缺乏尊重,要给年轻演员安全感

《冰雨火》导演傅东育:只谈“流量”缺乏尊重,要给年轻演员安全感
2021年06月18日 21:33 新浪网 作者 剧能说

  文|肉英

  傅东育导演合作过的拥有高人气的年轻演员不在少数,王一博、黄景瑜等等,均在合作名单之列。那么,他是如何看待所谓的“有人气的演员”身上被讨论的种种问题。

  演技不够?接不住戏?这些尖锐的、戳人脊梁骨的问题,一直围绕着年轻、高人气的演员们。高人气究竟是不是他们手中片约不断的原因?选择用这样的年轻演员,是不是导演和制片人的“偷懒”?该以何种眼光、何种态度去与年轻演员合作?

  【新国剧访谈录2021】第二期,第27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评审傅东育来解答这些问题了。

  傅东育作品:《破冰行动》《冰雨火》

  身为导演,要帮助新人

  娱理:现在很多剧都会选用年轻人气演员+老戏骨的搭配方式,但是有一些年轻演员根本接不住戏,您如何看待这种情况呢?

  傅东育:我觉得这是导演的问题。导演是干嘛的?导演是要将所有的水准拉到同一个水平线上的,这是导演的工作。

  哪个戏没有年轻演员?哪个戏没有年纪长一点的演员?一位演员在行业里混了30年,不说是老戏骨吧,至少也是一个经验非常成熟的表演者了,那年轻演员可能才刚入行,但是对于导演来说,每一位演员身上都有不同的色彩,他们要共同来拼成导演心里的那幅图画。所以,去调整新人演员和老演员之间的表演,这是导演该做的功课。

  如果导演这项工作没做好,怪演员吗?我觉得不对吧。如果年轻演员真的稚嫩、不适合到无法承担角色,没有达到导演的心理标准,那怎么能让他去征服观众呢?如果这样,只能说明选人就选错了。如果是选就选错了,能怪演员吗?导演、片方为什么选他?这是我们应该反思的。

  还是要想明白,我们想要赢得市场,是靠这个演员,还是靠他即将塑造出来的角色?这件事在导演和主创团队的心里面弄明白没有?如果没弄明白,怪演员干嘛?

  导演傅东育在《冰雨火》片场

  娱理:您与很多年轻的、具有高人气的演员合作过,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吗?如何调整他们的演技?

  傅东育:我合作了很多青年演员,我觉得我合作的所有的青年演员都非常好,我们可以期待一下《冰雨火》里面的王一博,也可以期待《冰雨火》的陈晓,会有完全不一样的表演,他们完全融进了自己的角色,所以大家会评价他们演技炸裂。

  《冰雨火》中第一个我定的演员是陈晓,我认为陈晓的形象、气质感和年龄感都与角色很契合,跟陈晓见面不超过15分钟,我们确定了合作。

  选完陈晓之后就是另一个主角的选择。实话说最不像的是王一博,他是最年轻的,当时看上去也是偏文弱,不像警察,甚至他坐在我面前的样子,有点小小的雅痞的感觉。最终我确定用他的时候,他还不是今天的王一博,没有现在这么红,甚至选角的时候,我也见过一些当时比他要更有市场的年轻演员,但是当我看到王一博的执着、镇定,他眼神里面的清澈,他的渴望是让我认可的,于是我说就是王一博。

  对于年轻演员,导演是要教他们的,要教他们你的成功经验,你所走过的路径,要告诉他什么样的标准是对的,怎么去完成,怎么做功课,怎么调动自己,这些经验都是要告诉他们的。他们是新人,作为前辈是应该有传帮带的。

  导演傅东育作品《冰雨火》,陈晓、王一博

  娱理:在面对人气演员背后数量庞大的粉丝时,粉丝的一些评论会影响到您的判断和创作吗?

  傅东育:我觉得跟我没有关系。“流量明星”这个说法,只突出流量,其实真的挺伤害年轻人的,我们开始谈到流量,流量小生、鲜肉、小花,所有的这种词汇被当做标签开始往上贴的时候,难道对于对方不是一种伤害吗?

  这些年轻演员受到欢迎,我觉得是应该的,因为他们已经付出了自己的努力,不管用什么样的方式。但是他们想要的是什么?他想要创作这也是真的,不管年轻演员多大年纪,他能投身到这一行,能成为演员,私下里聊的也是阿尔帕西诺、罗伯特·德尼罗等等;他也想最终得到大家的尊重和认可;他们也深知流量小生、流量明星这个标签只要贴上,最多的鲜活期就三年,所以他们也恐惧,也在挣扎。

  只有遇到了好的作品,觉得这个剧组给自己创作空间,年轻演员们才会得到安全感,好的导演、好的创作氛围,都是保护他们的,年轻演员们才会愿意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出去。

  我愿意用年轻的演员来称呼他们,是不是有稚嫩?肯定有,但这种稚嫩是每个人经历的过程,他们只要在努力靠近的时候,无论是导演还是年长的演员,帮助他,他们一定会成长,我可以百分百地说,一定会成长。

  《冰雨火》片场,导演傅东育、资深演员王劲松、年轻演员王一博和工作人员

  “二创”也要尊重版权方

  娱理:很多从业者都在抱怨,平台管太多,自己没有任何决定权等等,您如何看待平台的这种干预?

  傅东育:《理想照耀中国》这个项目让我认识了很多年轻导演,我也跟很多年轻导演一直在交流,我认为他们都很有才华,可以拍出25分钟直接催人泪下的作品。说实话,《理想照耀中国》这个项目,我有躺赢的感觉。

  在《理想照耀中国》之前,这些年轻的导演们,他们之前拍了大量作品,跟平台有过沟通、投稿、讨论,有过分歧,无论是从剧本到演员,再到制作,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和过程。那么倒过来讲,我的成长经历其实也是一样的,只不过我是跟电视台、制作机构,而现在多出了视频平台。这是一个导演必须经历的成长。

  从细节上来看,或许是新人对项目的争论和被迫的低头,或者改弦易张、寻找变通方式,但从整体上来讲,恰是对年轻创作者们人生的历练,是人对于社会的理解、环境的理解,包括对自我的理解,这是一个升华的过程。当这种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一定会质变,一定会飞跃,如果他们没有经历过那些过程,我觉得他们现在也拍不了《理想照耀中国》,他们也不会走到今天。

  作为导演,没有经历过制作费两千万、三千万、四千万给予你的投资磨炼,直接给你两个亿,你就能拍了吗?肯定也不行,它一定是个积累的过程。所以我觉得站在平台角度,平台也面临着很多现实的理由,存在即合理。制作方同样有他的理由,导演有他的理由,演员也有他的理由,综合起来,才是我们这个行业的形态。

  《理想照耀中国》开机仪式

  娱理:在您看来,为什么大投资的作品可能会让观众失望,而小成本作品却能频频出圈?

  傅东育:任何故事都有出圈的可能性,都有成功的可能性,但是不要拿一个个例去引出所谓的经验,这是不正确的。我并不认为一个成功的影视剧,是可以总结成为经验并去复制的。

  每一部作品都是一个不一样的范例,成功与否也有很多事情在左右,比如播出档期,非要挤在暑期档、春节档,可能就是竞争比较大,换一个档期也许就能好一些,这里面有很多理由,所以没办法总结所谓的经验。

  如果说小成本的作品出圈了,这件事也是基于90%的小成本输了之后,10%的成功让大家鼓掌,这不能用来说明大制作就一定不行,这个结论是不正确的。相对来讲,大体量、大投入作品的失败概率比小成本投资的失败概率是要小的,因为它经过了更多的考察和评估,但不可否认,它依旧有失败的可能。

  2021年上半年爆红的小成本剧集《御赐小仵作》

  娱理:长视频和短视频平台之间的版权之战已经打响,其中最具有争议性的就是一些网友优秀的二创内容,您觉得“二创”的存在是必要的吗?

  傅东育:长短视频之争是必然现象,但是其实不用打仗。

  短视频有短视频的状态,不能说短视频的受众多,长视频就妒嫉,长视频就说你侵占了我的市场。时代在进步,每一个人碎片化的时间越来越多,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安逸地坐在电视机前去等着一个故事娓娓道来,万人空巷看《渴望》的那个年代已经没有了。

  长视频平台应该想清楚,观众需要那么多长视频吗?时代发展到今天,其实是不需要的,平台需要减量,再出精品。那么看长视频的(观众)依然在看长视频,看短视频的(观众)依然在看短视频,这是不一样的受众,可能也有时候观众又看短视频,又看长视频,但是他在选择长视频和选择短视频的时候是不一样的心态。

  如果短视频就只是把长视频切条之后,直接编一编就发出去,我觉得长视频发怒是可以理解的。再说到二创,观众觉得是宣传,但是版权方觉得是什么呢?这个权利是谁的呢?权利应该是长视频自己的宣传部门,他自己做的预告片、宣传片,网友二创用的素材是谁的?其实是版权方的。

  #影视公司视频平台关于保护影视版权的联合声明#

  找到观众内心的观剧节奏

  娱理:观众倍速观看的数值比去年增长了200%,对于创作者来说,会产生什么影响?

  傅东育:倍速观看的受众越来越多,其实说明了几个问题,在我的分析当中,首先是观众的看剧时间越来越碎片化——他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但是他渴望看到影视作品,所以当他在有限的时间范围之内,想要获得更大的信息量的时候,他只能用倍速看。

  其次,这也是观众对创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创作开始,如何去吸引观众就成为了一个课题,我在读大学的时候,有一堂题外课,那时候是斯皮尔伯格先生来上海拍《太阳帝国》,他给我们上了一堂课,曾在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节奏?影视的节奏到底是什么?你会以什么样的节奏对待你的作品?

  最后,他给出的答案是观众接受的心理节奏,才是你所有的一切的节奏标准,演员的表演节奏、镜头运动的节奏、剪接的节奏、音乐的节奏,所有的一切的节奏应该都是围绕着观众接受的心理节奏。

  我希望可以有观众以倍速开始观看,但是还没有看完一集,就开始把它恢复到正常速度,让观众舍不得倍速观看的作品可以多多出现。

  娱理:《理想照耀中国》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您觉得这个形式是能继续发展发下去的吗?

  傅东育:《理想照耀中国》是一个诗选剧的模式,我从接触这个任务开始,就认为它叫诗选剧,因为它非常精准地在一个中视频的篇幅范围内去打击观众的内心。我看到很多评论都说自己在上班的地铁上、公交车上、下班吃饭的店里就能看一集。

  《理想照耀中国》的长度符合年轻人利用碎片化时间看剧的规律。但其实,我并不认为这样的形式将会是电视台的常态,反而可能在网络当中,或许会有更多的受众。

  是不是受众多了以后,它会有一个单辟的短篇剧剧场?我觉得有可能吧,《理想照耀中国》是形态上的创新,国产剧以前有没有过,我没有做过调查,但至少在我的认知范围之内,好像没有过用25分钟左右讲完一个故事的剧集内容。所以将来它会怎么发展,我不知道,反正我们吃完了这次螃蟹,而且好像也还不错,反正影响力也有,大家看得还挺多,有些后台数据让我觉得还挺意外。

  从创作者的角度来总结,我认为这样形态的作品将来还会有,甚至更多,很可能类型的内容变成了另外一种表达。

  《理想照耀中国》,赵丽颖、吴磊

  娱理:《理想照耀中国》涉及到的导演众多,在选择这些导演的时候,您的标准是什么?

  傅东育:我一共见了80多位导演,最后选择了16位。选导演的时候有三条原则,这三条原则就是我认为导演最必要的素质要求。

  第一,关于《理想照耀中国》这样一个选题,你是否真的相信?如果没有共产党一百年以来的奋斗,没有前几代人的付出和牺牲,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不存在的。我会问这些导演,你怎么看待中国这一百年的历史?看待这件事情的价值观要正确。如果没考虑这些,带着投机心理想要参加一下的,我觉得完全不行。

  第二,尽可能是专业院校接受过导演系统训练的。不管是在美国、英国、法国读回来的,还是国内的专业院校。目前导演这个行业的门槛有些低,但真的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当导演的,专业教育是决定审美的基础,导演的专业能力决定这片子的成功与否。

  第三,导演们曾经的作品当中,不管是短片、长剧或者网大,我希望他们走过现实主义的创作路径。什么叫现实主义的创作路径?是要调研、深入生活并产生灵感、提炼、再造,如果创作过程是有这样经历的,那我觉得是可以参与到《理想照耀中国》的创作的。

  《理想照耀中国》,谭松韵、王俊凯

  娱理:您已经在中视频领域做了尝试,那么《理想照耀中国》留下来的经验是什么?

  傅东育:《理想照耀中国》参考了《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两部电影的形式。我有一种感觉,其实不必完全要把40集的内容连贯起来看,我觉得每一个单独故事的完整性可能才是重要的。

  《理想照耀中国》虽然体量不大,但要求制作必须更精良,在25分钟的时间里,它的起承转合要精准到每一句台词,要删减掉每一个不必要的场景,要浓缩到不需要废话,而且同时要有留白,让观众在阅读过程中产生跳跃,让观众自己填补空间,而不是娓娓道来。这些设计和长剧完全不一样,在结构方法上、在运动上、在拍摄上,都是有变化的。在用光和用景上要有更大的极致化,要更加狠一点,不要害怕,不要四平八稳,要风格鲜明。

  对演员来讲,这场戏和那场戏之间是不需要过度的,上一场戏很悲哀,下场戏很快乐,这个之间的落差和空间,我觉得观众会弥补。在后期剪辑的时候,要以情绪作为剪接标准,以观众接受的心理节奏为节奏进行取舍。

  《理想照耀中国》,王一博

  高人气演员的参演不是烂剧的救命稻草,粉丝的自嗨也很难让作品出圈;短视频和长视频的战火刚刚燃起,要尊重版权已经是全行业的定论;影视作品样态的创新依旧大有可为,从与傅东育的独家对话中,可以看到他作为导演,对于这个行业的要求和期待。

  【新国剧访谈录2021】第三期的对谈嘉宾是第27届上海电视节评审之一的演员陶虹,她将从演员角度出发,一起聊聊行业中最为关切的那些事。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