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艺人为何会被被“低幼化”?

艺人为何会被被“低幼化”?
2021年07月21日 21:34 新浪网 作者 剧能说

  从上周持续到这周的娱乐圈丑闻的雪球越滚越大。

  复盘这几位艺人的标签——

  于晓光有“于可爱”之称;

  吴亦凡有“纯情男孩”之称。

  为何现在的艺人都被“低幼化”了?

  低幼化的问题早在《十三邀》中有过讨论。

  现在的社会的审美有低幼化趋势,被迫要求成年人装嫩,成年人装不负责,装无辜。

  长此以往,粉丝潜移默化会被“低幼”标签洗脑。

  认为爱豆还是个孩子,他太单纯了......

  用一种自我娇惯的方式,来回避现实。

  那么童稚化会带来什么影响?

  成年人不太能够延迟满足,不容易沉淀下来。

  大学教授说道,低幼化最差的结果可能是你看了很多很多东西,最后茫然若失,不知道自己获得了什么。

  为什么粉丝会把自己的爱豆低幼化?这些低幼化的艺人称呼从何而来?

  低幼化也属于“进口产品”。日本爱豆一向以养成系为主,韩国练习生时期已经有小规模有组织的粉丝应援文化。

  《produce101》火了之后,撒娇开始在韩国爱豆营业期疯狂“内卷”,上到即将步入40岁的二代男团,下到刚出道的新人团,无一幸免。

  SUPERJUNIOR圭贤1988年生,在直播中撒娇营业

  (G)I-DLE宋雨琦,在韩综中撒娇营业

  (举例没有特指,只是选择了在国内比较有认知度的代表)

  由此可见,韩国早已经将艺人撒娇式营业变成“卖点”。

  而韩国综艺最擅长利用反差感人设吸引粉丝。

  于晓光和秋瓷炫参加综艺期间,正剧演员在生活中用“于可爱”的标签迅速吸粉。

  吴亦凡出道初期,被韩国包装成“冷都男”,上节目不苟言笑,冷漠冰山脸,下一秒真香炸鸡,靠反转魅力吸粉。

  回国后,他又将黑洞反转的憨憨人设强化。纯情大男孩深入人心。

  但从于晓光到吴亦凡,事态发展到现在,我们也该逐渐认清现实了。

  人设可以包装,艺人不仅要靠业务能力说话,还要有良好的品行。

  昨天,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发布关于做好劣迹艺人风险控制的通知,称严格执行广电总局要求,不为失德演员提供“冒头”机会,对劣迹艺人“零容忍”。

  也希望追星的饭圈女孩们冷静一点,好好思考一下,你们刷屏的控评文案和数据报告,是不是以下情况?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于晓光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