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很久没有这样追剧了——
看国产悬疑剧,不倍数不快进,反而还要倒回去反复琢磨剧情?
原本冲着一众实力派看的《他是谁》,最后也是没想到会这么上头。
第一集,就惊现连环凶杀案,雨夜割喉▼

多年以后,又见妙龄女子后巷被跟踪,凶手再次出现?

这边,案情来势汹汹;
另一边,刑警队长查案之余,也不忘调侃一下师父▼

所以,自己的下属也看样学样?
连写检讨都照葫芦画瓢▼

正当小剧苦思冥想凶手是谁的时候,这部剧还在不断添加新的线索和新的人物。
正邪两派,戏剧冲突分分钟就吸引住了观众的眼球。
而剧情,也是全程高能。节奏快,反转多,用几个小案件串联主线案情,拿捏住了悬疑刑侦剧吸引观众的重点要素。
《他是谁》的案件堪比俄罗斯套娃,一案套一案,干货满满,放眼国产悬疑片市场,也很少见。
1988年,宁江市发生连环杀人案,凶手强奸、割喉、抛尸,手段极其残忍。

在侦办此案的过程中,刑警卫国平(张译 饰)雨夜目睹队友陈山河的牺牲,而凶手却在自己眼皮子底下逃跑了。
自此,卫国平的心里就种下了阴影,每晚睡不着觉。

八年以后,宁江市再次发生恶性凶杀案。
这一次,卫国平发现眼前的案件和八年前的连环案件极为相似。
比如,又是一起雨夜作案、受害者也是女性、凶手手段残忍变态……
直觉告诉卫国平,他回来了!

在案件发生的同时,宁江市的夜晚,很有可能有两名年轻女性已经消失。
一位,是独居的穿格子大衣的女生,她家门口惊现神秘男子;
另一位,是快要结婚的准新娘小雅,她曾被神秘男子拖入后巷。

可是,每一次当卫国平以为要破案了的时候,案情都会有反转,这也让观众惊呼这部剧有太多想不到的细节。
第一次,卫国平排查到机电厂失踪工会主席高秀莲,但最后发现她只是被人绑架了。
虽然解救了人质,但由此也证明案件死者并非高秀莲。

第二次,警方找到一件绣着“艾卿”字样的衣物,一顿摸排搜查,锁定了一名失踪的幼儿园老师。
经过调查,卫国平得知小艾老师的丈夫是个杀猪的屠夫,两人的婚姻关系非常差。
而他们家里的床板还染有大量的血迹,如无意外,几乎已经可以确定“艾卿”的丈夫杀了“艾卿”。

但环境证供不足以说明一切,案情的反转又来了。
卫国平在“艾卿”的家里,找到了一具男性尸体,而主动投案的人竟然是“艾卿”本人。

没想到,这竟然是一起不堪忍受丈夫家暴而反杀了丈夫的伦理悲剧。

第三次,卫国平通过“艾卿”的胸针终于找到了关键人物余爱芹。
顺藤摸瓜,更抓住了嫌疑人薛家键。
薛家键是解剖学老师,熟悉人体结构,在他的教室里,更发现了不明人体组织。
可以说,这是卫国平离真相最近的一次。

可两害相较取其轻,薛家键在杀人抛尸案发生的时候,正在另一个巷子里侵犯准新娘小雅。
他料定新娘不敢报案,“大方”承认了自己的罪行。

上一个案件还没结束,下一个案件就出现了。
案情的交替发展,看似无关,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环扣一环,真是一不留神就看不懂剧情了。
节奏快到不敢眨眼,甚至还要倒回去推敲案情,在追寻“八八案”真相的同时,多方位的案件频发,更是将悬疑氛围拉满。
而且作为一部悬疑+刑侦类型的电视剧,《他是谁》对细节的处理也是比较到位的。
简直隔着屏幕都能闻到味儿。
“冻肉”里惊现人的牙齿、垃圾站满世界翻垃圾、毫无装备的情况下进下水道找尸块,可以说剧情的每一步走向都不是玩虚的。

甚至,连法医和法证化验的篇幅也不少。
所有调查,都是讲证据、讲推理,有理有据。
因为涉及案件众多,尺度也生猛,这部剧每解锁一个信息,都会配有一个高能信息提示。

再者,就是剧中对人物的刻画是全方位多维度的。
《他是谁》作为一部群像剧,人物核心就是由张译饰演的卫国平。
患有失眠症的刑警队队长这一设定,就有一股力量能让观众耐心把剧追下去。
关键就在,他的真实感。
真实感体现在他的处事心态上。
卫国平受过心理创伤,为了追查“八八案”,他敢在会议上公然叫板领导。
一方面,他确实急于破案;
另一方面,他这么多年都极力控制自己真实的内心。

真实感也表现在他的办案过程里。
作为一名办案经验丰富的老刑警,自然有其自身一套的办案“手段”。
为了找线索,敢直闯黑老大的老巢,一副你不给我线索我也不会善罢甘休的态度。

经验告诉他,想要找到凶手,就应该代入“凶手”的视角。
调整手表,重走凶手抛尸的路径。

但同时,在追黑老大的时候,他又会因为打碎了市场摊位的碗碟而乖乖赔钱。
那副既无奈又好笑的表情,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老刑警的真实写照。
在他们执拗的心中,始终有一条平衡线。

他,不会因为“八八案”这个心结而不苟言笑,反而是有点搞笑的东西在身上的。
而由卫国平渐渐引出的他与其他主角的故事,也印证着“真实感”这个说法。
而这份真实的偏执最终也将带领卫国平快速成长与转变。
卫国平与宋哲。
同为刑侦队大队长,卫国平和宋哲其实是有一层竞争关系的。
两人在剧中的第一次交锋就因为查抄违禁品的案件而闹了一个乌龙。

接下去,两人因为没有事先通气而互相埋怨。
以为会是一场恶战,没想到竟有点好笑。
这边,你耽误了我的大事,得给我一个交代▼

那边,三队和四队是平级,凭什么跟你汇报▼

卫国平还蹭了宋哲一脸的笔墨▼

在公检法这个注重公信力的系统中,执法者对权力的运用必须有制衡力和控制力。
但法外有情,只有真正掌控这份权力的人才知道,就算是竞争关系,也能惺惺相惜。
有这么一个桥段。
卫国平拼尽全力抓到了疑犯薛家键,但领导却不考虑卫国平是预审的人选。
但在宣布人选的时候,宋哲主动提议将这个机会让给卫国平。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桥段。
寥寥几个镜头刻画的是当时那个年代下,公安刑警之间白与白的相处模式。
态度明朗、性格仗义。
只不过,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复杂的,是变幻的。
尤其是如何与灰色边缘地带的人物要怎么相处?
有一个桥段小剧印象很深。
卫国平有个绰号叫“卫无期”,黑道上的人物都有点怕他。

关键是,他跟这些人的关系还挺“暧昧”。
黑道小人物提供了破案线索,在没有涉嫌违法犯罪的前提下,卫国平会将他们放了。
宋哲:孟老三怎么的,就这么给放了?
卫国平:不放怎么着啊?他提供的警情,我们才迅速出警。

这是一个有没有越界的问题。
正邪交锋下,有时候“拉一把”边缘人物,让他们重回正道,也是警察的本分。
也是一种人情味的体现。
卫国平与聂小雨。
很多观众认为,悬疑剧最好不要掺杂爱情成分。
但卫国平与聂小雨的关系,更加体现了本剧人物关系既复杂又真实的丝丝入扣。
聂小雨是卫国平从割喉案凶手手里救下的幸存者。
因此,聂小雨也爱上了卫国平。

一个是黑道小妹,性格耿直,敢爱敢恨。
一个是刑警队长,背负仇恨,誓要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
而聂小雨的哥哥聂宝华就是宁江黑恶势力的头目,但聂小雨却是真心想帮卫国平查案子的线索的。
复杂的关系,纠缠的命运,加上频发的案件,让整部剧的基调一路高歌猛进。
这份剪不断理还乱的错综关系,让刑侦专家吴克看在眼里。
与边缘人物要不要合作、要怎么合作,吴克一再点醒卫国平。

偏执的人物,卫国平内心始终在找寻一个支点。
这就是他的硬核之处。
够轴、够坚定。
八年以来,他的那颗心一直在被撕扯,但无论何时何地,他都能迅速吸取教训,调整状态,重新出发。

更让小剧惊喜的是,《他是谁》之所以能拍出大密度的剧情,还能控制住节奏,完全是因为罪案部分有拉满的悬疑感,以及警队部分有插科打诨的喜剧感。
两部分齐头并进,张弛有度,看点十足。
尤其是连环凶杀案的凶手跟踪单身女子的镜头。
不动声色,一路尾随。

以为这位姑娘逃过一劫了,没成想她又出来上公厕了。
等她想再次回到屋内的时候,凶手一把将她拖入了后巷。

虽然最终还是逃脱了,但窗外那张脸简直惊悚到了极致。

但回到警队里,看到卫国平“苦中作乐”的豁达感又充满了乐趣。
坐在副局长的座位上不带犹豫的▼

虽然把你气到了,但还是要开门向你示威▼

实名羡慕卫国平和顾局的师徒情。
分分钟都有快乐。
请吃饭得先给钱▼

下属也都是喜剧人。
所以,这就叫“上梁不正下梁歪”▼

在这两天最新的剧情中,卫国平在吴克政委的点拨下,实现了成长和转变,人也变得更加沉稳了。
多位新角色包括赵世杰、王德发也相继出场。
他们身上的疑团和连环凶杀案是否有关联?
包括八年前电机厂是否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众人关系的走向究竟该何去何从?

随着赵世杰找到聂宝华,《他是谁》又牵扯出一条扫黑支线,悬念的设置和案件的强度又再一次升级。
而作为一部悬疑刑侦剧,最大看点莫过于案件抽丝剥茧的过程。
要做好这一点,立体的人设和饱满的剧情缺一不可。
但不可否认,编剧这盘棋下得很大,观众经过这几天观剧,可能只窥探到了冰山一角。
但这样挑动观众的神经来一起寻找真相,也是这部剧的高明之处。
让观众也成为了这个故事里的其中一个“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