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掀桌咖”背后的“主角癌”

“掀桌咖”背后的“主角癌”
2024年03月28日 12:20 新浪网 作者 剧能说

  “XXX跟女二这个同框对比好惨烈,播出后会不会被骂掀桌咖?”

  “《XXXX》掀桌咖预定,女主和男二已经有人嗑了,男主至今不见踪影...”

  “《XXXX》演员合照,男二饰演者是不是要掀桌了?”

  在微博搜索“掀桌”二字并坚持浏览三分钟,很难不陷入一种流量焦虑。处处是待爆,部部有掀桌,气氛比大逃杀还要严峻。

  如果说2023年是配角元年,那2024,欢迎来到《小时代之掀桌时代》,没有掀不动的桌子,只有不够努力的配角。

  很显然,从去年的配角上桌吃饭到今年的随地大小掀,内娱“上桌学”不仅愈演愈烈,而且有了扩大化、蔓延化的趋势。

  不光是已经播出的剧集中,配角取得的声量大于主角会被盖章为“掀桌咖”,就连还未播出甚至还未开拍的剧里,配角妆造效果或人设优于主角,都会让饭圈如临大患,提前开始审判谁会“掀桌”、谁会被掀。

  这世上本没有“掀桌咖”,粉丝吵架吵多了便有了。只是,存在就一定合理吗?当我们讨论掀桌咖究竟在讨论什么?

  01

  鉴于很多人对“上桌学”的认知水平仅停留在1.0阶段,这里有必要先行为大家科普几个新概念:

  掀桌咖:指配角演员在演技、颜值、人设等方面极为出彩,光芒完全盖过主角;

  滑桌咖:和掀桌咖对应而生,指主角演员德不配位,因自身的业务能力问题而被动下桌;

  待爆掀桌咖:指在还未播出的剧集中,综合条件被网友看好可以压过主角的配角演员。

(网友自制的“内娱掀桌咖九宫格”▲)

  更有甚者,把上桌学和近期热门的嫡庶文学有机结合了起来,“嫡庶有别,嫡子无能庶子岂能出风头?”当心被嫡主角粉丝发卖!

  就像嫡庶文学源远流长一样,所谓的“上桌”“掀桌”也不过是新瓶装旧酒罢了。

  02年开播的《雪花女神龙》,虽然“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现在已经有被滥用的嫌疑,但不少观众最初对这句诗词具象化的理解的确是乔振宇饰演的欧阳明日。一个角色贡献二十年老本,既是白月光,也是朱砂痣。

  03年大S版本的《倩女幽魂》,被评价为“所有配角全部盖过主角的神剧”,有多少人小时候看的时候以为主角是诸葛流云和红叶?演员表上排九番的聂远都比主角有存在感,这才是真正的无效出演。

  04年开播的《逆水寒》,最火的角色是男二顾惜朝,吃到最多红利后面还代言了同名游戏的是二番钟汉良。“一顾惜朝误终身,不顾惜朝终身误”,比起掀桌,钟汉良更像是给自己单开了一桌。

  还有《海豚湾恋人》里的钟晓刚、《天下第一》里的上官海棠、《克拉恋人》里的高雯、《我的前半生》里的唐晶......配角收获远超主角的喜爱度,是一出并不新鲜、且永不完结的娱乐圈老番。

  哪里有什么掀桌?不过是饭圈把别人看剧的功夫都用在发明打架新话术上罢了。

  02

  一言以蔽之,上桌学的走红程度和饭圈的发展程度呈正比,或者说上桌学本就是饭圈文化的一个分支。

  以前的观众没有“番位”的概念,对角色的喜好更多出于本能直觉:谁长得帅/美、谁演技好、谁的故事线打动人,观众的心就往谁的方向偏一偏。

  《海豚湾恋人》中的霍建华

  如今“掀桌咖”一词被广泛使用的背后,其实是默认了一番主角就应该在作品热播后获益最大、分得最多红利的饭圈潜规则,完全忽视演员演技水平、角色适配程度、观众喜好等客观因素。

  另一方面,随着娱乐工业的成熟,影视剧造星的流程也越来越快,“作品大爆—演员升咖—商代增加—资源升级”的链路清晰且迅速,已经熟知因果关系的粉丝群体自然会密切关注偶像的利益相关。

  为什么这张桌越来越挤?当然是因为桌上的“饭”变得越来越金贵了,为了吃上这口饭的利益撕扯也就愈演愈烈。

  相比“上桌”,“掀桌”这个词还多了一种不顾别人死活的美感。能被冠以“掀桌咖”title的,往往在某个维度对主角形成了“拉踩”,粉丝听不得这些,路人又苦饭圈捂嘴久矣。一部剧究竟谁上桌、谁下桌、谁掀桌,这些问题讨论到最后,往往会变成粉丝和观众的拉锯。

  只是从去年《长月烬明》中被主角团道德审判的叶冰裳,到今年《花间令》出场不过两集就匆匆下线的杨采薇(郑合惠子版),“掀桌咖”掀的力度和腥风血雨的程度也隐隐有了降级的意味。

  既然这桌子终究是按不住,建议主演粉丝还是及早脱敏吧,此处先送上药方:早看《烟火》,晚看《长月》,伴以《云之羽》温水送服,坚持三个月“主角癌”或可痊愈。

  03

  最新一期《无限超越班》里有这样一个片段,学员张睿在扮演《无间道2》中的倪永孝一角时,因表演效果不理想向导师吴镇宇“道歉”,称自己没演过反派的角色。吴镇宇的回答是“你是演一个人,有坏人觉得自己是反派吗?”

  虽然这档节目面临的评价褒贬不一,但吴镇宇这番话倒是给内娱上了一课:从什么时候开始,专业演员也心安理得地接受“反派”这种说法了?

  活在戏里,把自己当成角色,那只有角色的所思所想,无谓大小,也不分好坏;活在戏外,时刻记得自己是演员是艺人是明星,心态上自然也就分秒不让,毫厘必争。

  盘点所谓的上桌咖、掀桌咖,戏份不一、人设不一,唯一的共同点是都用自己的表演丰富了角色的血肉,为人物注入了一抹难得的神韵,观众先被角色打动进而才移情到演员身上。

  也就是说,帮助他们掀桌上位的,恰恰是那些活在戏里、和角色融为一体的瞬间。

(郑合惠子回复网友如何看待杨采薇这个角色,寥寥几语也足见理解到位▲)

  演员能不能掀桌、番位够不够匹配、人设够不够吸粉,本质都是背离创作初心的结果论。

  近十五年内最爆的国产剧《甄嬛传》,是典型的群像剧,从主演到配角,人均拥有了“养老保险”,每个人物都因其丰满程度衍生出了自己的梗文化且不断被重新解读。

  十年前看安陵容是不折不扣的反派,十年后再看,她成了这届观众最能共情的对象之一。

  把属于好演员的光彩还给好演员,把观众应得的话语权还给观众。

  娱乐圈本来就应该是一个百花齐放的大观园,而不是等级森严的黑暗丛林。

  没有庶女主,只有嫡观众↓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吴镇宇
来自于:北京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