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亦舒改编,盛产悬浮大女主

亦舒改编,盛产悬浮大女主
2024年04月17日 19:20 新浪网 作者 剧能说

  亦舒是最适合现下的国产剧改编的作家。

  论产量,亦舒从十几岁开始写小说,此后几十年笔耕不辍,作品产量高达三百多部,对于现在原创剧本稀缺的内娱来说可谓雪中送炭;

  论作品风格,亦舒作品虽多,但特征也高度雷同:以女性角色为中心视点、金句含量高易传播,刚好适配如今女性题材井喷、热搜定制的国产剧市场;

  论人物内核,如果说琼瑶笔下人物最大的魅力是“恋爱脑”,热烈、纯粹、满腔孤勇,因对爱情的信仰而产生巨大的能量;那亦舒笔下人物最大的魅力则来源于“反恋爱脑”,清醒、克制、精致利己,这也几乎是当下的舆论环境中最受网友推崇的人物特质。

(《喜宝》中女主的内心独白▲)

  亦舒是最不适合现下的国产剧改编的作家。

  一来,“重人物轻情节”是外界对亦舒作品最多的一句评语,用大量外在描写来塑造人物,靠大段台词推动情节,影视化改编如果遵循原著,易显得流水账、悬浮;如果不遵循原著,又缺乏在保留原著内核基础上丰满故事血肉的能力。

  二来,亦舒笔下的女性人物,因自私而自洽,因利己而产生魅力,而国产剧的创作环境和审美趣味,依然停留在主角等同于绝对正确的阶段。“坏女人”可以惹人爱,但“坏女人”不能成为主角。

(电影版《喜宝》为了减少女主的道德瑕疵给了她一个凄苦的身世▲)

  想明白了以上两层,就会理解亦舒的作品在内地影视中落地的困境。

  《承欢记》和《我的前半生》改编的思路类似,将两本原著努力套进了“家庭+言情”的壳子里,通过这两条线来丰富故事的剧情。而最后得到的结果也类似:看点很足,质感欠缺,基本等同于另外一个故事。

  《我的前半生》里有小三上位、撬闺蜜男友、中年偶像剧;《承欢记》里有贫富差距、母女矛盾、霸总爱情。只是,哪怕是没看过这两部原著、只是对亦舒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那个染着红发、在丈夫离婚后哭嚷的妇人绝不会是“子君”,那个随身带着充电宝只因男友需要、比起当女友更像是给人当保姆的年轻女子也绝不会是“承欢”。

  亦舒说过“做人最重要的是姿态好看”,她自己在现实中没有做到,但她笔下的女主角确实做到了。

(《我的前半生》原著片段▲)

  也因此,在这类作品中,最能还原“亦舒女郎”精髓的反而是不用承担主线剧情的配角,比如《我的前半生》中的唐晶,从穿着打扮到行事作风,让人能轻易联想到亦舒笔下众多女主的真实原型施南生。

  《流金岁月》的改编思路则选择了在改动后的故事框架下去努力靠近原著的“气质”,复古泛黄的画面仿佛是为了呼应片名。但很显然,读者可以接受南孙和锁锁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新月异的香港,观众却无法想象这样的故事发生在二十一世纪的上海。

  流金岁月何止是属于两个女孩的岁月?也是属于一座城市的岁月,一代人的岁月。1988年电影版的《流金岁月》里,两个女孩从白衣飘飘的年代到历经沧桑的摩登女郎,不仅仅是个人命运的沉浮,也是时代的变迁。历经万千变化而不变,方显友情坚贞。

  而电视剧版的《流金岁月》中,时代不再流动,但人物又需要一直处于变化之中,于是各种情节的转折便像那个泛黄的滤镜一样刻意生硬。

  “亦舒女郎”曾经是一代女性读者的成长启蒙,也构建了读者们对“独立女性”最初的想象。国产创作者不愿舍下这个IP宝库,又尚未找到开启这个宝库的创作密钥,其结果就是缔造了一个又一个徒有金句的悬浮大女主。

  作品与时代共生,亦舒的作品尤其是这样。“谁能改好亦舒?”这个问题就像在问“谁能让时光倒流?”

  而答案也不言自明了。

  不愿再看↓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亦舒原著国产剧
来自于:北京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