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韩有闵熙珍,内娱有李明德。
李明德给2025年开了个好头,枯燥乏味的内娱被炸出了一个大窟窿。
痛失男一角色的李明德,上演了一出“自杀式袭击”,凭着自己的口无遮拦,成了这两天内娱毋庸置疑的真顶流。
与自己有关的瓜,他绝不错过,一一回应。
与自己无关的瓜,他照样能嘴上两句,暂时当不了208,就开直播闯入王大发赛道,直播卖惨也能致富。
天不生李明德,万古瓜田如长夜,《三人行》的案围观群众断不清,但李明德捅出来的瓜,我们不吃白不吃。
三人行,真的不行啊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但导演和双男主的三人组合,冷风一吹,没走两步,就散了。
《三人行》是李明德自己给自己谈下来的男主剧,导演编剧是95后贺羽端,过往作品只有一部,但品质过关,豆瓣评分8.6的《古相思曲》。
看起来李明德对《三人行》的剧本实在是很满意,经纪约签给和颂后,这部戏的钱公司要分走大半,他没放手。马天宇来演同一角色的中年版,男主戏份被稀释,他还没放手。
直到被剧组解约,没戏演了,李明德才彻底发疯。到了这种时候,李明德都还为自己和角色留了一丝余地,最开始爆料撕的都不是剧组,而是他眼中对戏不负责的马天宇和选角导演。
在李明德的视角,这是一出少年英雄大战资本的热血戏。剧本围读他在场,剧本他倒背如流,交妆等戏他足够敬业,简而言之一句话,他对角色“赵左右”爱得深沉。
换到导演与马天宇视角,简直是另一个故事。
在导演口中,是他力排众议保下李明德,因为李明德在业界风评极差,十个业内人士九个人“避雷李明德”。
导演悉数李明德身上的几大槽点——
迟到,初见面迟到2个半小时,定妆当天误机再迟到,围读当天砸酒店再迟到。
情绪无法自控,突然离场搞消失,摔对讲机,承诺几次控制情绪最后都失败了。
马天宇发了又删掉的微博也印证了“李明德情有情绪问题”这一点,只不过表达方式过于阴阳怪气,还和导演文中塑造的马天宇敬业形象有出入。
导演说,“马天宇是第一个看完全集剧本的人,甚至开机前一个半月就开始看了。”
马天宇发博,“快进组的那两天导演说:16集以后有一些逻辑问题,他改过一些,等我进组给我纸质剧本(因为我不喜欢看电子文字), 进组后拿到纸质剧本,又看了16集以后的剧本。”
虽然可以用剧本有改动解释,但这样一对比,还是李明德更爱,都爱到撕破脸了还想着塑造赵左右呢。
“明德事变”受害人与受益人
《三人行》剧组深陷路罗生门,内娱另一批人的天,突然亮了。
凭着实心眼美女人设熬过全网黑的孟子义,应该没想到,真正为她全网洗白来时路的人,会是李明德。
让孟子义背了几年“作精”骂名的《一年级·毕业季》,片段被网友重新翻出,孟子义因马天宇迟到,错过了甄别考试的彩排。
虽然最后勉强过关,但她还是选择退出。
另一个一扫“心机”阴云的是李兰迪,因为《亲爱的客栈》里马天宇帮她做早餐,她拿了高分,而马天宇成了倒数,在节目的神剪之下,李兰迪成了忘性大、心机重、爱占便宜不感恩的女明星。
到今天马天宇风评反转,网友才重新耐下心来看当年多看半分钟就能看到的现场感谢。
还有已经在热搜上挂了好几天,始终没等到回应的姜尘。
李明德在百忙之中抽空回复两个字,“如家”。
轻轻松松,两个字引爆内娱,相信张颂文的和不信张颂文的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只有沉默应对,以为不出声就能逃过这一遭的张颂文,又被带回了舆论漩涡。
“如家”,套入流行的网络梗“剧如本”“破如防”,那它就可以自动消掉,家暴实锤。张颂文的粉丝也可以借用如来=没来,将其解读为如家=没有家暴。
这里插一句,如来并不等于没来。
借着李明德的热度,姜尘从不指名到点名道姓“张颂文”,放出投资人通话录音,表示自己不要钱,只想陈述事实。
串起来了!从古至今,从海外到内娱,这点瓜全都被李明德串起来了。
掀起这波潮流的李明德本人,也没能幸免。
爱演戏事业如他,也曾迟到让众人等,对其他人的表演不尊重,不愿跳团体舞就消失大半天,小牌大耍让群演别坐自己身边……
他所厌恶且无法忍受的行为,没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所谓的,以打工人之姿态对抗资本,更像是一场深谙流量密码的定制内娱爽剧,在打工人忍了一年的时间阶段推出,引爆所有的憋屈情绪,裹挟着这些情绪,李明德一时之间还真立于不败之地了。
只不过,这场戏很快就被唱砸了。
没有真相,只有反转不停
聪明的李明德叠了一层打工人的马甲,却没能谨言慎行,给女演员造黄谣,直播中玩梗“看看媳妇”,一边说着不要送礼物,一边和朋友电话问”收入在哪看?”
网友指出他卖穷酸人设,实际上穿的用的都价值不菲,李明德回复,“挣不到钱自身找问题……希望你能听进去,愚昧的小女孩”。
厌女、厌穷的精英主义之风扑面袭来。
借用打工人仇富情绪的时候,他仿佛吃了一部《让子弹飞》,张嘴闭嘴都是台词。
自己被质疑的时候,就将别人打上标签,是愚蠢的小女孩,是上位方式不明的小女孩。
所谓的“打响了娱乐圈反帝反封建社会的第一枪”,实际上是“自我以上人人平等,自我以下如同草芥”。
李明德吐槽的剧组乱象,确实存在。
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业内人士,在风口浪尖发声,他们冲的不是李明德,而是那个给他们留下阴影的,低效率的,跟红顶白的内娱片场。
而在这样的片场中,是金字塔般的权力结构,一层一层的向下倾轧,当李明德立于顶层时,他不自知或是装作不自知的放飞自我。
当另一层金字塔空降在他头上,他无法承受位置降级,就揭竿而起,整顿职场。
真正在金字塔底层,喊出声也没人听,开直播也没人看,跟在主演后面收拾烂摊子的打工人,就流转在这样的剧组之中。
208迟到、发疯、没理由的怒骂、异想天开的要求挖的坑,都需要打工人付出更多的工作时长去填上。
这还不是拿了工资就该干的工作,而是被宠坏的失德上位者创造出来本不该存在的工作。
比起选择站剧组、还是站李明德?
相信张颂文,还是相信姜尘,或是相信曝光张颂文耍大牌日常的合作方们?
更该被关注的是滋生乱象的土壤,赋予顶层无限权力,让他们可以制定格外规则的剧组。
毕竟,早已有人证明不用大呼小叫、以最肮脏的词汇惩罚演员的小小失误,每天工作八小时,也能拍出好电影。
明德事变带给内娱最有价值的警示,是让那些死守着“传统”剧组掌权者看看,人被压久了,是会疯的。
人不红,很难遇到好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