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五一档最大赢家和输家,到底谁在做梦?

五一档最大赢家和输家,到底谁在做梦?
2021年05月06日 18:18 新浪网 作者 中国新闻周刊

  刚刚过去的这个五一档很热闹,十来部电影扎堆上映。

  其中有两部爱情片,一部很惹眼:许光汉、章若楠主演的《你的婚礼》,拿下五一档票房冠军,档期内总票房5.1亿,总预测票房超过8亿;一部很惨淡,任素汐主演的《寻汉计》,几天过去,排片掉到可怜的0.4%,单日票房还没打过重映半个多月的《指环王:护戒使者》,总预测票房仅仅只有300来万。《你的婚礼》和《寻汉计》,堪称五一档的最大赢家和最大输家。

  可在口碑上,两部影片又恰好调转了过来。《你的婚礼》豆瓣评分5.2,同档期内排名倒数,只比《阳光劫匪》和《真·三国无双》稍高;《寻汉计》豆瓣开分超过7分,随时间推移慢慢掉到6.9,仅次于《悬崖之上》。

  两相对比,颇为耐人寻味。

  《你的婚礼》:失真的梦

  《你的婚礼》是一部青春片,男主角第一人称回忆体,故事从高中到大学到工作,严格按时间顺序走,其间夹杂着大量的男主独白解说——如此格式安排,很难不让观众想起柯震东、陈妍希主演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来。

  《那些年》故事背景发生在台湾,于2011年上映,是十年前的事了。两部电影故事背景的时间差,也几乎正好是十年。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每隔数年,就有一批怀旧青春片上映,瞄准的是不同代际人群(80后、85后、90后等)的怀旧情绪。由于每一代人都要面对不同的命题,80、85后面对的是社会的巨变和恋爱人生观的颠覆,90后面对的则是校园霸凌、财富分野、精英教育等复杂命题的交织。好的青春片,不光要协助观众完成对恋爱、学业方面的回忆,同时也会对某个具体的社会命题进行揭晓与启发。

  《你的婚礼》显然没能做到这一点。影片主角们2006年上高中,往回推算下来,瞄准的观众群恰好是80末、90初这一拨,但却和十年前的《那些年》用了几乎相同的故事发展走向,已经是落了下乘。再加上大陆和台湾之间本身存在的文化差异,使得整部影片看下来严重脱离现实。连人物性格与行为也颇为失真,遑论探讨什么社会命题。

  

《你的婚礼》

  

更糟糕的是,影片中体现的恋爱观也相当不成熟:《那些年》是两个独立人格之间的双向互动(男主角柯景腾虽然幼稚,至少也是一种自洽的独立人格,发现不合适时就果断选择放弃),而在《你的婚礼》中,周潇齐并不具备独立的人格与思想,其青春期大部分时间都完全是以女主角为轴做着向心运动——按如今的流行语来说,就是所谓“舔狗”。

  具体情节上,这类自我感动的“舔狗”行为十分之多,其中最不堪忍受的点,无疑是周潇齐上了大学后,为了接近女主角,甘愿穿上女装,参加拉拉队同后者一起跳舞。即便中学生也能一眼看出这属于幼稚的讨好行为,完全不符合爱情发生的基本逻辑。

  可吊诡之处恰恰在于,这个年代,由于所谓爱情推拉技巧实在过于泛滥,生活中的大部分所谓“舔狗”,要么是经过精心伪装的战术,要么是没有选择导致的疯狂,真心实意者实在太少。这种单纯的付出不求回报,将人生单方面献祭给另一个人的行为显得弥足珍贵,成了打动众多女观众的点。

  此外,青春期恋爱中,一个无法回避的命题就是如何与“性”和解。在这一点上,《你的婚礼》和《那些年》处理方式大致相同,“性”这一元素都被弱化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主要突出的是柏拉图式的爱。几张封面模糊的影碟、几句朋友间的玩笑、一包卫生纸,就成了所有代表性元素的符号。

  

《你的婚礼》

  

这是一种颇为讨巧的处理,能让影片逃离严肃,保持轻松,也同“舔狗”逻辑相符。有评论认为,《你的婚礼》脱离了“怀孕、堕胎、车祸”的传统青春片三板斧窠臼,可称之为进步。

  但爱情总有阴阳两面,阴面是嫉妒、破坏与占有;阳面是付出、包容与祝福。只有前者没有后者固然糟糕,可只有后者没有前者,观感又难免显得虚假。剥离性的元素后,影片却并没有连带着升华,反倒更加像一个失真的梦。

  这或许也就是观众们一边哭,一边给影片打低分的缘故吧。由于电影实在缺乏同现实沟通的联接感,观众内心都清楚地知道这完全就是在做梦。那么既然是梦,总会有醒来的时候。

  《寻汉计》:奇怪的梦

  相比《你的婚礼》中奋不顾身、一往无前的纯真,《寻汉计》表现的几乎全是人性中的阴面,观感不仅显得过于现实,还有些猥琐。

  故事大概是这样的:任素汐饰演的女主角王招意外怀了前夫的孩子,前夫不愿负责,考虑到自己年纪大了,不好再流产,只能生下来。由于非婚生子连户口都上不了,王招必须找个“接盘侠”来结婚,于是不停骗人上床,狩猎范围包括同事、网友、公园相亲角等,着急起来,一家老小还一起上阵帮忙。最后终于和一个自己原本看不上的三蹦子司机坦诚相待,产生了真感情,成功结了婚。

  

  《寻汉计》王子川饰杜微

  相比《你的婚礼》,《寻汉计》野心明显更大:表面上是一个爱情喜剧,实则表现的是一个小人物在生活中挣扎,艰难求平衡的过程,还试图通过婚恋主线串起许多社会问题,如阶级差异、非婚生子待遇、城市底层“扶弟魔”家庭、企业35岁裁员等等。

  但除婚恋外,影片其余所有点的表现力度都不够:弟弟的确好吃懒做不假,却也并没有多坏;企业裁员就是一笔带过,并没有体现出主角被裁后的经济窘境;想探讨非婚生子政策问题,影片视角也没有聚焦在“上户口”这一流程本身上;而所谓的阶级差异问题,由于影片结局使然,已经被最大限度地模糊化了。

  简而言之,《寻汉计》颇有种女版《心花路放》的意味,堪称一部包裹在爱情喜剧表皮下的中年危机女性公路片。

  有媒体试图将《寻汉计》归类到“女性觉醒”电影的范畴中去,并作出评价称,《寻汉计》“旨在揭露从一个家庭症结拓展成了一个长期的、嵌在历史里的社会症结。当一个女性回首自己的人生,自我意识不断觉醒时,无论长短,她难免感受到一种自我身份回归和自我认同感的剥夺。好在她最终想明白了,她的女性意识正悄然生长”。

  或许导演的确原本有这个野心,但从影片的观感来看,却并未实现这一点,诚如一则豆瓣高赞短评所言:

  “一个看了让人觉得女主‘何必呢’的故事。何必在公司受欺负不反击,何必怀了渣男前夫孩子前夫不负责还给前夫找理由,何必为了生孩子非要找接盘侠。”

  归根结底,女主角面对的生活困境,大部分都是由其本身性格所导致,无法归咎于外界。所有困境几乎都存在更合理的应对之法,但女主角偏偏都选择了最糟糕的一种。不光体现不出独立、觉醒与反抗,只能看到一个缺爱且认知失调的病态人格绝望地在生活之海中挣扎,试图伸手抓住随浪漂来的浮木。如此下来,最后的结婚也很难给观众传递出幸福圆满的情绪,只是有种“好歹漂上岸了”的庆幸感。

  

  《寻汉计》海报

  荒诞,狗血,俗气,这些元素都有,能看出创作者的勇气,但观众却并不买账。

  近年来,女性议题的影视作品很多,观众买账的,是《都挺好》《三十而已》《我的姐姐》,这些作品的共同点,在于都想给都市大龄女性找个出路,或者说,至少造个好梦。《都挺好》与《三十而已》都是正能量温情结局,女主角们要么人格觉醒,要么事业有成,要么情有所属。就连看起来惨不忍睹的《我的姐姐》,也主打温情,选了个开放式结局。与之相比,《寻汉计》实在是个异类。

  诚然,一部影片成功与否,要考量到卡司、宣传、发行等诸多因素。但仅从故事来看,《你的婚礼》和《寻汉计》,一个是终将破碎的美好幻梦,一个是温情收尾的惨淡现实,两相对比,显然观众还是更喜欢前者。毕竟电影院有时候真的只是一个做梦的场所,没必要将生活中已有的不堪再度撕开。更何况,《寻汉计》那点看似温情的收尾,看起来其实也像是个奇怪的梦。既然反正都是做梦,还不如挑个让自己心情愉快些的。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