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拆解喜剧综艺创作逻辑,《金牌喜剧班》如何在传承中创新?

拆解喜剧综艺创作逻辑,《金牌喜剧班》如何在传承中创新?
2021年03月02日 23:00 新浪网 作者 广电头条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出品的国内首档喜剧传承类节目《金牌喜剧班》,立足于喜剧经典与传统喜剧文化,通过对创作理念和喜剧精神的传承中激发出的新思维、新创意,一方面搭建起了喜剧人才的展示舞台以及与喜剧前辈共同学习成长的平台,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喜剧人才在创新层面的无尽活力。

  来源:传媒内参—广电头条

  文/安哲

  经历了2014年的元年爆发,以及2015至2016年的井喷式发展后,喜剧类综艺内容乏力、人才稀缺、新人演员难以支撑收视和口碑等创作弊端日益显现。尽管保持着相当的市场占有率,但喜剧类综艺似乎再难有强势出圈之作,甚至一度引发大众及行业内对喜剧类演员青黄不接这一现实的担忧,和对老一辈艺术家的怀念。作为一种对内容创作、人才供应、喜剧文化素养高度依赖的类型综艺,怎样才能真正扭转喜剧行业的现有态势,无疑需要创作者付出更多的耐心和苦心。

  近日,一档开播就收视登顶、引发媒体与网友一致点赞叫好的喜剧类综艺,再次掀起了大众对此类节目以及行业发展态势的新一轮讨论。而这档被各方盛赞为“好口碑”、“强收视”、“高讨论”的全新节目,正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出品的国内首档喜剧传承类节目《金牌喜剧班》,其创作思路不仅仅局限于综艺格局,而是立足于喜剧经典与传统喜剧文化,通过对创作理念和喜剧精神的传承中激发出的新思维、新创意,一方面搭建起了喜剧人才的展示舞台以及与喜剧前辈共同学习成长的平台,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喜剧人才在创新层面的无尽活力。

  兼具多元性与包容性

  全维度喜剧新宝藏正待开启

  作为国内首档喜剧传承类节目,《金牌喜剧班》聚集了陈佩斯、郭德纲、英达这三位中国几十年喜剧发展的代表性人物,现场对近40组喜剧演员进行甄别、教学。在平台与导师的推动下,节目将更多有潜力、有特色的喜剧新人推向大众面前,为后继新锐们开拓梦想成长的空间。对于学员而言,认真地去对待表演、传承喜剧文化、潜心创作,正是他们能够找到破局和突围之路的关键所在。

  随着前四期节目播出和进班考核的结束,不少作品和学员以惊艳之姿进入到观众的视野当中。上海新派相声演员张聿和霍星辰带来的小品《疯狂直播》,用声音和夸张表演演绎直播中的“一键换脸”功能,通过对吴彦祖、杨坤、刘德华、周华健等明星的模仿,不仅展现出演员在相声基本功课中“学”的功力,也引发了大众对直播现象的深思;女演员李静宇带来的小品《绝密档案》,以极具辨识度的形象与放下身段的搞笑肢体动作圈粉无数,观众可以清晰感受到每种情绪带来的表情和肢体上的变化;何欢与蒋诗萌带来的小品《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师找我爸》,上演了一出因老师请家长谈话而引发的乌龙闹剧,小品中何欢上演的那段“儿子假扮父亲”的表演,将分寸感和准确度拿捏得恰到好处,举手投足都牢牢抓住了观众的视线。

  

  除了作品本身极具创新性,《金牌喜剧班》在舞台的包容性和多元性方面也追求极致,除了传统的小品、相声外,节目还涵盖戏曲小品、音乐剧、木偶戏、魔术戏剧、吉剧、谐剧等形式,多元的形式载体也让喜剧新人身上的可塑性和多样性得到进一步的激发,并转化为令人印象深刻的个人特质。一人分饰多角上演“养生保健品”骗局的陈印泉、长得漂亮又懂得幽默的宝藏女孩韩云云、对着虚拟人物表演独角戏的谐剧女孩吴丹……

  《金牌喜剧班》的舞台确实称得上海纳百川,不仅为来自各行业的喜剧表演者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追逐梦想的平台,也让观众看到了更多的新鲜面孔,从中感受到不同喜剧形式的特殊魅力,在表演者和欣赏者两方面实现艺术人才、表演形式的多元化表达。

  经典与创新

  构成了两个相互关照的侧面

  在《金牌喜剧班》的舞台上,尽管每个节目的平均时长仅有十分钟左右,看起来似乎体量很小,但优秀作品在其立意、结构、笑点等层面都有其独特的审美需求,甚至演员无需开口,一个调度、一个手势、一声停顿都足以让观众捧腹大笑。在让人“笑”的这门学问中,已经为整个行业留下很多值得探究的全新课题。在制作团队看来,从经典中吸纳成长,在传承中谋求创新,同样也是喜剧创作者延展艺术生命力的重要一步。

  《金牌喜剧班》以“真正的喜剧精神需要传承”为口号,节目首期就将喜剧作品中的经典道具摆在学员面前。节目组放大学员从中找到对自己影响最深的道具这一动作,不仅为下一赛段的创作与学习埋下伏笔,更是节目在面对当下过于追求快节奏、密集性喜剧包袱的普遍现状下,对传统喜剧创作“包袱需要三番四抖”“创作追求逻辑性和合理性”等理念的一种呼唤与回归。

  令人惊喜的是,在《金牌喜剧班》的舞台上,那些追求更高质量与更具艺术传承性的作品正在大放异彩。京剧丑行演员谈元、曹阳阳从经典汲取养分,将“武大”这个京剧表演中的配角搬上舞台,并创造性地使矮子功与著名影视剧桥段、台词、《好汉歌》配乐等相融合,以别具匠心的形式推陈出新,上演妙趣横生的《真假武大郎》,掀起了不小的文化审美风暴。来自开心麻花的作品《五指山》则在神话人物与现代情景、喜剧与音乐的结合中,缔造破次元的冲击力,甚至连唐僧的白马也进化出导航功能,一句“到达目的地,本次导航结束”既无厘头又显现出大胆的创意,展现出更多的想象空间。

  对喜剧创作者而言,经典与创新显然构成了两个相互关照的侧面,一个新作品既能够从时代的视角来赋予经典新的内涵,也可以透过经典的视角去理解作品的津津乐道之处,进而上升至致敬经典、投射时代的更高进阶。

  喜剧前辈亲自带队

  在艺脉传承中帮行业新人找到光

  如今,喜剧的形式被不断丰富、主题被不断拓展,但其根本并未改变,依然是做打动人心的作品,其迭代传承的精神内核也依旧是精益求精、真诚敬畏的严谨的创作态度。

  《金牌喜剧班》的特别之处就在于,这档节目引入“师承”这一具有仪式感的文化传承方式,在师者的传道授业解惑中释放足够的耐心和创意去培育和深耕喜剧,在老牌和新生的喜剧人中间构筑巨大的成长磁场,这对学员们来说,无疑是一次极具珍贵且稀缺的机会。

  随着第一赛段入学考核的结束,《金牌喜剧班》即将开始学员进入导师班级学习的阶段。在这一阶段,陈佩斯、郭德纲、英达,三位专业喜剧前辈将从台前走到幕后,不仅以专业而严肃的态度进行点评,更以培训的形式带领学员们完成一个个喜剧作品的创作、表演和考核。

  擅长从理论体系的高度来指出选手的陈佩斯如何激发表演感染力?广收门徒的郭德纲又有怎样的收徒授业心得?还有英达的沉浸式排戏体验,都将为学员带来怎样的提升?来自三位不同领域、流派的导师,极具个人特色的喜剧教学模式,显然也是观众对这档节目投来更多关注目光的焦点所在。

  可以肯定的是,在这一过程中,三位导师将不仅有喜剧表演创作的专业指导,更在言传身教中从前辈的视角来审视当下的喜剧人,用该坚守的行业信条和行为准则,为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赋能,促进后辈完成素质进阶、拔节生长。这在之前的喜剧综艺市场中显然并未出现过,而《金牌喜剧班》的侧重点和镜头对象的转移,正是对喜剧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一种传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突破,也是回归。

  立足行业现状拆解喜剧内涵

  《金牌喜剧班》试图打造怎样的行业课堂

  随着大众对喜剧行业的专业度要求越来越高,更多优质的内容和喜剧表演成为市场的需求对象。把喜剧前辈指导新生的过程呈现在舞台上,这是否会让喜剧的表演逻辑发生改变?喜剧的门槛又在哪里?什么才是优质喜剧的衡量标准?这些问题的答案,正借助《金牌喜剧班》这档节目的制作和播出,得到层层解析般的展现。

  在最新一期节目中,韩云云的《相亲又未遂》赢得了导师们的高度评价。陈佩斯说:“结尾真的我也担心到后头要煽情了,结果后来甩掉规定情景,看得特别舒服”。导师们在夸韩云云好的同时,也指出了很多选手设计剧本时的通病,那就是“喜头悲尾”。

  不可否认,“喜头悲尾”式的作品在之前的创作模式中确实起到了拔高立意、引发共情的作用,给人一种高级感,但当其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固定化的模式和套路,也就变成了一种为煽情而煽情的取巧行为和拙劣方法,进而逐渐引发观众的反感情绪。那么高级的喜剧应该怎么去创作,郭德纲也在针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中给出了全新的创作思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与此同时,《金牌喜剧班》还立足喜剧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更多的全新尝试和挑战,展开诸多关于喜剧创作与表演的案例讨论。在对待小品《忘不了》的态度上,陈佩斯直指演员表演中的问题:“你们的表演一直在结果当中,一点过程都不给。”而郭德纲则认为:“包袱响了就是好表演。”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不仅为观众提供了更多维度的评审视角,也从专业化的角度提供了解读好表演、好作品的思路,为喜剧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全面、深远的一些思考。

  随着节目的深入,可以看到,一些规则正在被《金牌喜剧班》改变,一些新气象也正在破土而出。而这无论是对一档具体的节目,还是对整个行业的未来发展而言,无疑都是裨益良多的一种显性变化。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