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用花椒种出好日子,他才是最该火的人

用花椒种出好日子,他才是最该火的人
2020年11月30日 12:53 新浪网 作者 槽值

  在陇南西部的陡峭山坡上,有一个小村庄。

  这里两山夹一河,地势险峻,交通闭塞,自然灾害频繁,2014年时,贫困发生率近70%。

  从69.94%降到0%需要多久?

  王永喜的答案是——三年。

  2017年,第一次来到蒲宋村时,他看到的是大面积的老旧危房,没有家具,没有厕所,甚至少有青年劳动力,留下来的大多是老人。

  每年夏天还有洪水和泥石流,一次次冲刷着这个不宜人居的村落。

  而到了2019年,他看到的是一片片花椒,通过完善的交通运输网送出村子,换回红火的日子、财富和希望。

  

  中国农业银行联合网易新闻推出扶贫纪录片《我热爱的生活》,第二期《让生活更红火》

  甘肃省西和县洛峪镇蒲宋村,位于西秦岭大山深处。村里有耕地,但都分布在海拔1450米到1700米的山坡上。 王永喜刚到这里的时候,就是这么一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景象。

  全村85户人家,共346人,有55户人家是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村民人均收入只有2067元。 王永喜是甘肃金昌人,1984年,他初到银行就职,完全没有想过,几十年后的自己会去一个陌生的村子开展扶贫工作。 他也去过很多农村,早在来到蒲宋村之前,就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备。但真正来了才发现——扶贫这件事,竟然这么难。住,说是家徒四壁也不为过:灶台都在屋外的棚子里,屋子没有烟囱,墙壁上满是黑漆漆的痕迹。

  蒲宋村之前的住房条件

  吃,勉强果腹:一日三餐就是些蒜瓣、烤馍头,数九寒冬都难吃到一口热饭。 除了艰难的生存条件,这里的人,也个个都是“老顽固”。村里很多住户不识字,观念守旧,拒绝接受新的生活方式。 因此一开始,村民们都对这个新来的“王书记”充满了防范。 人们知道他的经历“不一般”:工龄40年,年轻的时候经历过歹徒抢银行,挨过子弹。 在大家的印象里,这位新书记是个外地来的“狠人”,天不怕地不怕。 前几个月,王永喜常遭遇村民们的联合抵制,比如,他们不同意他拆掉老房子,拒绝参加识字培训班,不配合修缮房屋…… 对这些现状,王永喜接受得很快:空降一个“王书记”,对村子情况一无所知,村民哪会卸下防备呢? 于是,他来这里的第一步,就是尽可能地了解村子的情况。 为了摸清每家每户的信息,王永喜起早贪黑,为全村41户贫困户登记造册,常常要从七点钟起床开始忙到夜半。 每天,他都要整理大量的资料,并随时去村里考察实地情况。 他亲自走进每家贫困户,为每个家庭制作“一户一策”附页,针对不同家庭情况制定特殊策略。 摸清情况后,他才开始了精密的扶贫规划,其中,教育、医疗、生活硬件,是脱贫的三大重要领域。 “什么时候脱贫了,什么时候再回去。”

  为了帮蒲宋村走出扶贫,王永喜想到的第一个办法,就是扩大村里原有的花椒种植规模。 秦岭地区地势陡峭,平原作物长不起来,倒适合种植花椒,征求过村民意见后,王永喜决定将花椒作为主业。 于是,蒲宋村逐渐成长为了“花椒村”,王永喜也成了大家口中的“花椒村支书”。去年春天,全村4000株花椒全部按计划栽种到地,由各家各户自己管理。 5、6月份开始栽花椒,秋收以后,花椒如果不及时晒干,卖出去的价钱就会不好。 了解到情况后,王永喜向当地农行申请,帮村民们买了六台花椒烘干机,保证了花椒的质量。

  王永喜和村民们一起烘干花椒

  每年,都有几台烘干机被送到“花椒村”,现在已经增加到了44台,几乎家家户户都有。

  秦岭夏季的大暴雨,已经不再是难以攻克的难关。

  花椒收成好了,接下来就是打通销售渠道。

  王永喜组织动员村民开辟线上买卖,推出蒲宋村的特产花椒、核桃、土蜂蜜、中药材等一系列农产品,销量节节上升。

  他还另外发动身边的亲朋好友,通过农行“惠农e通”电商平台和微信朋友圈等多种渠道,把蒲宋村土特产送到更多人手里。 村民收成好了,富裕了,王永喜便开始着手搭建基础设施,帮助村民切实改善着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 让村民住上更好的房子,是重中之重。王永喜为了改造危房,没少费工夫。 村里老人居多,很少有劳动力支援,虽然项目成功启动了,到了动工的时候,工地却没了人影。有些贫困户,既没有适龄劳动力,也没有钱请人修缮房屋。 王永喜头疼得厉害——村里没有成熟的领导班子,工作完全没法推动。 村民们不支持拆房,他只能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讲道理。有一次,一位随行队员甚至被不理解的村民打了。 他磨破了嘴皮子,说通了村民,最终,拆迁工作还是如期完成了,危房改造的工作,现在也还在有条不紊地推进着。 王永喜很清楚,“要想富,先修路”,搭建交通网络,也是脱贫的一大要务。 考察村子后,他发现有一条农路年久失修,车辆无法通行,村民们的务农路十分辛苦。 于是,他立马向农行甘肃分行申请专项费用,请人将农路全部翻新。一条长达3公里的农路,方便了许许多多村民的春种秋收。 2018年,多次的暴雨打破了蒲宋村正常的生活节奏。 5月时,河道堵塞,王永喜自掏腰包雇挖掘机疏通撬动,在泥泞中连续工作了15个小时,最终道路重新畅通。 第二次夏季洪水,他亲自到洛峪河查看灾情,一脚踩到塌陷的泥土坠入河中,乡亲们拼命搭救才将他拉上岸。 在银行中过枪子,这次跌进洪水,王永喜在鬼门关又走了一遭,万幸还是安全地回到了蒲宋村。 硬件设施建设好了,软件也不能差。王永喜亲力亲为,说服当地村民上医保、社保,挨家挨户解释医保,征集信息,最后将医保卡送到乡亲们手里。 日日夜夜,他手头都有做不完的资料和海量的信息,但想到村子里众多的老人们,权益可以得到保障,他也咬着牙坚持了下去。 日子久了,村里人开始亲切称他为王叔,王爷爷,再没有人叫他王书记。 岁数相符的村民,还会自然地喊他“老王”。 王永喜很乐于看到自己和村民们逐渐熟络,他已经不再是村民心中那个外来的不速之客,而是成了蒲宋村民值得依赖的“好伙伴”。 他暗下决心,要利用好每一笔资金,争取让“财富源源不断地进到蒲宋村”。 让全村改为电热炕,不烧柴火,改善环境,改造厕所,在村里修桥,搭建交通网络…… 他想为这里做的事情,还有太多太多。

  三年过去了,王永喜惊喜地看到,蒲宋村的贫困发生率降到了0。而他为这个成果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是无法估量的。 说到蒲宋村谁家门前有几棵树、谁家屋后有多少地、哪家哪户有几口人、养了多少牲口,王永喜都如数家珍,心中自有一本细账。 逐步脱离了物质贫困之后,王永喜开始考虑:如何解决村民们精神上的匮乏。 于是,他开始带领村里的人跳广场舞、办社火。对于农民而言,社火,就是他们表达欢乐喜庆的一种方式,龙灯锣鼓、高跷小跷、旱船秧歌......各地自有一番不同的热闹。得知村里20多年没办过社火,他便自费购置了狮头和大鼓等表演道具,带头组织村民重新开展娱乐活动,拍照留念、打上塑封,将表演照片赠送给每个参演村民。重新闹起来的社火,成了当地人欣欣向荣的象征。

  蒲宋村社火活动中的照片

  除此之外,王永喜做得最细微之处,是“督促”村民剪头发。最开始,这里的村民大多留着一头乱糟糟的长发,王永喜会打趣大家,建议剪剪头发,形象上焕然一新了,才会有更好的精神面貌。房子修好了,生活丰富了,人自然也有了新气象。每到节假日,王永喜还会提着大包小包,去慰问五保户和困难老党员。哪家孩子多、学生多,他就送他们书包、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具。他清楚,要想彻底脱贫,教育才是最终的出路。王永喜给学生们特地置办了新课桌,让他们不用继续趴在土炕上写作业。

  在他的努力下,即便蒲宋村的孩子们还不能做到人人念大学,但在完成了义务教育以后,他们大多也会继续进入职高、学习生存的技能。 这让王永喜深感欣慰——孩子们拿着录取通知书,叫着王爷爷的时候,就是他最开心的瞬间。 什么是好日子? 在中国的劳动人民心里,“兴旺红火”,就是大家关于“好日子”最朴素而真挚的愿望。 花椒的热辣、社火的兴旺,让二十多年没有热闹过的蒲宋村,有了希望、有了奔头。 脱贫是奔头,有丰富的文化生活也是奔头,让蒲宋村的日子真正红火起来,就是王永喜最大的期盼。扶贫工作的琐碎与忙碌,让王永喜很难有时间照看自己的家庭。 在小家和村民的幸福之间,他选择了后者。 这份对土地未来的期盼,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是支撑王永喜的最大动力。他期待着,等到蒲宋村“不再需要自己”的那一天,日子也能继续这样下去,奔往更幸福的方向。 这也是农行一直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所追求的:扶贫,也扶志,扶起的不仅是经济,更是人们对未来的期盼。每个农行扶贫人,都是一个小小的火种,帮更多的人点亮生活的希望。让这红红火火的日子,能够越过越兴旺。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扶贫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