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陌生而又熟悉的“德西效应”:我们的奖励,正在抹杀孩子的动力

陌生而又熟悉的“德西效应”:我们的奖励,正在抹杀孩子的动力
2021年10月11日 13:53 新浪网 作者 6号动物

  这个世界上,阻挡你前进的,往往不是困难本身,而是你身边的人!

  虽然你们的目标基本一致,但在为共同目标而奋斗的过程中, 你会花去无数的精力用以安抚身边人的情绪。

  你需要让不积极的人变得积极、需要让积极的人变得更积极,你需要用一些方法和手段来达成这样的目的。

  然而,懂得这方面的方法和技巧的、能够做leader的人,少之又少!

  绝大多数的人,是平庸的,因为他们时刻都在等着别人来安抚他的情绪、给予他想要的奖励——他们缺乏做事的内在动机。

  而这一切,都要从他们孩提时代的经历以及父母的教育和引导方式说起。

  

  文 | 陈老实YOLO

  编辑 | 神逗奶爸

  

  

你陌生而又熟悉的“德西效应”

  有一个老掉牙的寓言故事:

  有一群孩子,天天在一个老头家门前打闹嬉戏,怎么劝说,他们都不愿意走。

  这让喜欢清静的老头难以忍受!

  几经思索,他想到一个办法。

  他先是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并且很“真诚”地对他们说:“谢谢你们让这里变得热闹,让我感受到了青春的活力,这些钱是为了感谢你们的!”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又来玩,并且一如既往地嬉闹。

  老头再次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解释说:“我一个老人,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你们一些了,谢谢你们!”

  孩子们虽然少拿了10美分,但还是很高兴。

  第三天,老头只给了每人10美分,第四天,老头只给了5美分……

  孩子们就不乐意了:“怎么越来越少了?你可知道我们每天在这里玩得有多累,衣服弄得有多脏?我们以后再也不来你这里玩了!”

  然后,他们真的就再也不来了……

  这便是“德西效应”的一个缩影。

“德西效应”:适度的奖励有利于巩固个体的内在动机,但过多的奖励却有可能降低个体对事情本身的兴趣,降低其内在动机。

  在多数情况下,人们在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兼得的时候,不但不会增强做事的动机,反而会降低其动机。

  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在做一件自己觉得愉快的事情的时候,你给他提供奖励反而会减少这件事情对他的内在吸引力(兴趣)。

  

  “德西效应”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就拿我儿子举例。

  中秋节的时候,幼儿园老师给我们安排了一个亲子任务:制作一份能突出中秋节氛围的手工作品。

  儿子喜欢乱写乱画,就选择了做一幅手工贴画,在我和他妈妈的帮助下,他画得有模有样。

  作品出来之后,我们惊喜不已。

  他妈妈更是高兴,觉得儿子有绘画天赋!

  于是,她就开始鼓励儿子画画,有空就拿出画笔去教他,还去找了相关的兴趣班准备给儿子报名。

  可是,小孩子的注意力还是很容易转移的,也或许,他对画画并不感兴趣。

  为了能督促儿子练习,他妈妈就给他定了简单的规矩:只要他认真完成了练习,就会给他一些奖励。

  比如一颗糖、一个新玩具,同时也毫不吝惜她的口头奖励。

  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儿子的积极性,为了得到想要的东西,他表现得很积极。

  可是,前几次还挺认真,后来就完全是应付了。

  你不满意还不行,他会说:“你怎么不表扬我呢!你快说宝宝好棒呀……”

  而且,如果你不奖励他,他就会生气!

  

  其实,不仅孩子如此,我们身边的很多成年人也一样:不给他涨工资、不给他奖金、不给他口头“重视”,他就没了工作动力,常常会因为一些不平衡心生怨气,反正就是工作不积极。作为他的leader,你就得分出很大一部分精力去安抚他的情绪。

  有时候很多成年人也能表现出孩子般的“幼稚”:口头夸奖几句,他可能就比较积极。

  我们回到之前的那个寓言故事,假如说你正好在这群孩子之中,你有比较高的心智,看穿了老头的“算计”。

  你会怎么做呢?

  你会想办法把这群孩子拧成一股绳,组织大家继续在老头家门前玩耍。

  于是,在这个“团体”里面,你就是leader。

  

  然后,你就会发现你很难调动这群孩子的积极性,他们可能会找出各种理由不来参与,什么“今天要写很多作业、今天要去参加桌球比赛、今天要帮妈妈照顾妹妹”等。

  在你的组织下,前几次他们可能都来参与,但发现并没有得到你给“许诺”的东西,慢慢就会心生退意,总是没你想要的那么积极。

  总之,你要想达成目的,你就得绞尽脑汁地告诉他们这样做还有“获利”的可能性,然后你也会用各种方式去激励他们——你也无法避免去利用“德西效应”。

  

一个人之所以会平庸,一因缺乏原动力,二因等着被鼓励

  相对来说,成年人一般都有一定的自知之明,也都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对于能不能得到外在奖励,一般心里有底。

  但是,大多数人却都有一个类似的特征:太过在意他人的评价,很多人甚至完全拿外部评价当作自我价值的唯一参考标准,一直活在别人的评价里。

  别人一表扬,就能积极,别人一批评,就没了底气甚至垂头丧气。

  可是,别人的评价我们是控制不了的,绝大多数时候,它也很容易偏离我们自己的内心期许,甚至是完全悖离。

  

  这时候,人就会有不满情绪,会有满腹牢骚,这会让一个人很痛苦。

  但人又是天生具备自我保护机制的,为了减少痛苦,人就会降低自己的内心期许(内部期望),通过降低努力程度的方式找到心理平衡。

  关键是,你所有遇到的大多数情况是:你不仅不会因为做得多而得到奖励,你可能做得越多,越得不到重视,别人还会把你的付出当成是天经地义!

  这种心理落差,会让一个人的内心充满怨气!

  在这样的心态和行为下,这个人便会莫名其妙地、一如既往地走上平庸之路。

  可以说,一个人之所以会平庸,一是因为缺乏原动力,二是因为他总等着被鼓励!

  那么,人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外部评价体系”?其中的始作俑者又是谁呢?

  追根究底的话,我们又要把父母的引导和教育方式拿出来说事了!

  不是偏见,是客观事实!

  在当前的这种不愁吃穿、不愁安全感的成长环境下,孩子们本身就缺失了一部分生物的求生本能,生活缺乏源动力、学习不积极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通常情况下,父母们为了激励孩子,往往会用两种方式:告诉他如果他做了什么/达成了什么,就给他什么;告诉他如果他不做什么/没达成什么,就会不给他什么!

  

  说白了,这其实是一种“控制”,用奖励或者惩罚去控制孩子,让孩子尊崇他们的意愿行事。

  很多时候父母都忽略了孩子自己的喜好和动机,久而久之,孩子就忘了自己的原动力什么什么,做什么都非常在意父母及身边人的评价。

  学习中,想要老师和父母的表扬;工作中,需要上司的鼓励“口头重视”;婚姻中,需要配偶的肯定。

  他所有的快乐和痛苦,都建立在别人的评价上,然后一直沉沦下去。

  我们或可以说,很多人的平庸,是因为自小接触到的各种奖励。

  仔细想一想,作为父母,您是否也没那么无辜?

  

结语

  父母给孩子的具有反向意义的“奖励”,可以追溯到孩子吃饭这样的事情上。

  有人会因为孩子多吃了一口饭而大肆褒奖,有人会为了将就孩子多吃一口饭而许诺各种物质奖励。

  我在想,如果连“饿了要吃饭”这种本能动机都需要你用外物奖励去刺激,他那以后的学习、工作什么的又如何能找到深层次的动力?

  虽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但所有物质或者口头奖励所激发的兴趣和动力,都是短暂的!

  一切的“奖励”,都可能代表着目的/目标的转移,都不利于激发孩子的内在动机!

  自始至终,孩子需要培养的,是积极主动心态、持之以恒的兴趣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做到这一点,父母需要做的有三点:

  其一,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理想,增强孩子对学习的情感和兴趣,激发孩子对学习活动本身的动机,帮助孩子获得成功和乐趣;

  其二,不以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去考量正在成长的下一代,要让孩子自己体验到实现“小理想”的成就感;

  第三,适当的奖励还是要有,但一定要是跟孩子当前所行之事、所处阶段有利的东西,比如书籍、学习用具、体育器具等。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