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夺冠》首轮口碑出炉,巩俐黄渤飙演技,突破国产体育电影天花板

《夺冠》首轮口碑出炉,巩俐黄渤飙演技,突破国产体育电影天花板
2020年09月25日 21:28 新浪网 作者 肥罗大电影

  工作日的影院还没恢复去年国庆档的热闹,放映厅里人与人之间隔着2~3个空位。

  但即使有些“空旷”,放映室还是有自发的掌声、欢呼声,有人一直看到最后影院的灯亮起,才缓缓离开。

  当然最多的,还是哽咽的哭声。

  看《夺冠》之前,我其实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陈可辛+巩俐黄渤,拍女排的故事,怎么会不好哭呢?

  

  但怎么也没想到,会这么好哭。

  《夺冠》带我们重温的,其实是我们每个人都特别熟悉的一段历史。

  就算你不是亲历者,也一定从广播里,从电视里,从纪录片里,感受过那份燃,可是当我们在大银幕上,切身去感受那种热情,那种沉浸式的体验,还是感觉特别不一样。

  就好像用一部电影的时间,跟着女排姑娘们一起走过30年,看着她们一次次浴血奋战,一次次从汗水和伤痛里站起来,在欢呼声中高呼,拥抱,落泪。

  

  所以虽然各大平台还没出分,但从微博、豆瓣到知乎,观众显然已经用评论,为国庆档开跑开了个好头。

  而直到看完整部影片,再平复心情写下这篇文字,我才发现自己从未真正懂得中国女排。

  中国女排只是赢吗?她们只是永不言弃

  实际上,对《夺冠》的质量,我们还是有个基本预期的。

  毕竟,它的导演是陈可辛。

  在港产片导演里,陈可辛始终是个独特的存在。他拍港产文艺片成名,但对内地主旋律影片的把握,甚至超出许多内地导演,再加上,这样的阵容和用心,所以一开始就不意外它会好看,但最终看到的《夺冠》的成片,还是会有些惊喜与感动。

  

  简陋的训练设施、墙上砸出的一个个排球印、身上“挂着彩”的女排姑娘们训练时流下的汗水与泪水,80年代练场上五星红旗距地面距离三米三二,是郎平心里对标美国队主攻手海曼的摸高距离,电影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真实。

  

  虽然拍的是无比宏大的历史,但以小见大,才是影片最好看的地方。

  《夺冠》的好,就好在,影片关注的是一群平民英雄,而非神话。

  电影统共拍了三场比赛:1980年大阪世锦赛中日对决、2008北京奥运中美对决、2016里约中巴(巴西)对决。从而把影片分出三个时间段:八十年代中国女排从零到五连冠神话,2008年前后郎平担任美国女排教练与中国对战,以及2013年前后郎平重回中国国家队担任主教练。

  所有的事件是拿郎平这条线牵起来的。但故事并没有只聚焦郎平一人,而是将中国女排三十余年的波澜一一展开。

  

  这是个无需剧透的故事,因为所有女排的传奇观众早已耳熟能详。

  但陈可辛偏偏有更大的野心——他要还原那些被忽视的传奇。

  影片很多时候选择了一种视角,将镜头对准了那群刚刚开始女排征途的姑娘们。

  在国产体育片中,很少能见到这么一群鲜活的女孩。她们不再是那么完美和高大上的传奇队员,而是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中国女孩。

  会怕输、更想求胜,有疲惫、有恐惧、更有胜利的欲望……

  

  而影片就用少年陪打教练这个观众们的视角,去打量这些女孩们。

  即使是老一辈观众,对老女排的印象,也是所向披靡,毕竟在1981-1986年,女排蝉联了五连冠。

  然而事实上,那个年代,欧美排球大国,已经开始引进信息技术。日本队更被称作东洋魔女。要赢,凭什么?

  没钱,没先进科技,我们只有——人。

  透过镜头观众看到,很多姑娘在一天训练结束时都濒临崩溃,膝伤、背伤、腰伤都是女排常见的伤病。

  一次次发球、垫球、扣球,一块块鲜血淋漓的伤,一次次承受生理极限完成训练任务的苦……

  

  这个过程中其实很难不流泪,很难不为女排精神感动。因为中国女排能获得这么多的荣耀,真的不是因为哪位队员的天赋有多高,也不是因为教练多厉害,而是一次次的艰苦训练,才能换来一次次的奇迹出现。

  就像主教练说的,机器可以预测,而人的变化,无法揣测。

  这些年来,大多数人只是看到女排姑娘的光辉,却少有人知道,她们付出了多少努力。

  《夺冠》这部电影,正是带观众一起去见证这群女排姑娘,如何从普通人,一步步成为英雄。

  

  这大概也是《夺冠》精彩的原因。因为这些电影中的人,或许在那个距离我们已经遥远的80年代,切切实实活过,为祖国拼搏过。

  观众可能已经不记得老一辈女排队员的名字,但脑子一定仍然会不断回荡着女排姑娘们在赛场上,那清脆响亮、振奋人心的一声声“加油”。

  

  影片三段式的结构编排,历史录像和电影情节穿插结合,带来的情感震颤也是一波接一波,陈可辛在人物塑造和情感拿捏上依旧很拿手,稳稳地把家国情怀、英雄叙事,以及个体化塑造融合到一起,让影片情绪如海浪一般一波波冲向观众。

  但归根到底,影片最厉害的地方,还是让一群如此鲜活、真实的人物出现在大银幕上,当然,其中最响亮的名字,一定是——郎平。

  巩俐连声音都像郎平?但影片演技炸裂的不止一个巩皇

  巩俐到底交出了怎样一份表演答卷呢?

  饰演“铁榔头”郎平绝对是巩皇生涯迄今的一大挑战,为此巩俐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一接下教练郎平这个角色,巩俐就到女排国家队训练基地贴身观摩郎平指导训练球员,从眼神气质到体态小动作,如小学生一般细细记录在册。

  电影首支预告曝光,观众已经盛赞:“巩俐连背影都会演戏!”

  

  朱婷曾如是形容巩俐扮演的郎平——“一见面就很震惊,我感觉郎导就在眼前”——

  连郎平本尊都盖章认证。

  那么正片呢?只能说,我又被惊到了。

  巩俐真的把自己“藏”得很好,整部电影里,只有郎平,没有巩俐。

  巩俐饰演的郎平,低头与抬头瞬间,就连犀利专注的表情,都诠释地恰到好处。

  

  肢体语言上,身高和常年训练的伤病,让郎平有点微微含胸驼背;

  同时,伤病造成她有点高低肩,走路时更明显。平时站着的时候,身体还会略向后仰,八字脚。

  这一切,都被巩俐完美还原。

  但巩俐最精彩的地方,还不是演出郎平的形,而是魂。

  当听到老友说自己“为中国女排带来暂时的希望”时,她眼神坚毅、以笃定的口吻告诉他:我郎平从来不装,都是玩真格的。

  什么意思?从曾经的铁榔头到归来再次挂帅,郎平想做的,不仅是出成绩,更是要复兴女排精神。

  她问朱婷:为什么打球?朱婷的回答令人泪目——“成为你”。

  但在郎平眼里,“没有你,没有我,只有我们”。

  因为中国女排,就是“我们”。

  

  中国女排,从来不是某一个队员,而是靠一代代球员。

  巩俐还演出了郎平的脆弱。

  郎平是很少哭的,只有第十三届女排世界杯,中国女排再次昂首站在世界之巅。

  夺冠后的的郎平,在采访中落了泪。然后转身,离开记者的视野。

  而在整部影片中,只有在“中巴大战”前夜,巩俐饰演的郎平独自站在里约的奥运场馆,脑海中浮现着年轻时训练、比赛的场景,泪眼朦胧。

  但只有流泪的郎平,还不是全部的郎平。

  影片中原本打沙滩排球的陈鹿发球前习惯转排球导致发球超时,郎平“宝宝,我给你五秒钟”。

  有笑有泪,才是郎平。

  《夺冠》不只有影后的“一枝独秀”,影帝黄渤也没让观众失望。

  

  不少人都觉得感觉黄渤的气质和陈指导不太一样,可是看完就明白了,无论是给姑娘们打气时的气定神闲,在女排败北时的无奈与动容,还是卸任后,大夏天穿起那年老女排队员们一起织的毛衣,看着电视里里约的新一代女排,都会让人感到,黄渤演的,就是陈指导。

  在这里必须为影片说一句,什么“丑化”,简直是无稽之谈。

  当然影片更炸裂的,还是一群女排姑娘们的演技发挥。

  剧组最早是让身高1米8以上的演员试戏,但由于拍摄效果不够好,最终在上万名排球运动员里面进行海选,比如郎平青年时期的白浪,正在郎平的女儿,还有中国女子排球运动员参与演出,朱婷、徐云丽、张常宁、惠若琪、丁霞、姚迪、袁心玥均有出境。

  

  电影有一幕,是朱婷依靠在墙角,看着手机上郎平鼓励她的短信,禁不住泪流满面,朱婷本来一直无法进入状态。表演指导过几句话引导,把朱婷带入到当时的环境中。

  朱婷想起了中巴之战前夜收到的郎平消息:“我的学生遍布全球,你是我最骄傲的一个。大战当前,我相信你,你更要相信自己。”结果拍摄时一度哭到崩溃。

  必须说,《夺冠》真是一部“很好哭”的电影,它足够让观众热血沸腾,也足够引爆国人的“女排情结”,

  坦白说,看电影的时候,我已经不记得演员的明星身份,甚至都没太注意他们是谁,几个人都藏得非常好,就是普通人,被扔进历史现场之后,成为英雄。

  这背后的精神与热血,演员演出来了,这就是影片最精彩的地方。

  国产体育片怎么拍?《夺冠》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当然,影片还拍出了许多新的东西。比如,如何看待女排精神?

  每个人第一次听到“女排精神”时,都会想起,胜利,冠军。

  可黄渤饰演的女排主教练摸着墙上的坑告诉你:“那时候,我们什么都没有。”

  那时候,什么时候?八十年代。

  陈可辛把镜头对准当时的排球训练基地漳州小城,球员们用的训练场是用竹子搭起来的竹棚馆,四面漏风。但你能感受到那种充满生命力和精气神的质感就如一层柔光镜,照在每个人脸上。

  

  这种被影片拍出来的时代感,就叫「希望」。

  在当年,中国女排对中国人意味着什么,每个人都知道,赢对于女排来说,一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唯一的目标。

  所以那个时代,除了胜利,无需问别的问题。

  可是影片中,在郎平在成为主教练之后,问新一代女排队员们的问题是:「你们爱排球吗?」

  

  她还发出叩问:新的女排队员们,也有信念吗?

  在这个阶段,影片还有一个让所有观众心生暖意的片段:郎平某天突然对年轻的姑娘们说,今天放假,大家去谈恋爱吧。

  刚才还筋疲力尽的女排姑娘立刻恢复活力,哗啦啦潮水般退散。

  

  这一处看似与剧情无关紧要的“闲笔”不仅让这群花季姑娘们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活。更突然让观众理解,排球,无论输赢,对于这些普通姑娘们来说,面对的都是「失去」。

  但,重新审视女排信念,带姑娘们找回生活以后,女排还是女排吗?

  赛场才是最好的证明。

  电影一共有三场女排大战,很多观众的感受和我一样:最爱的,应该是并非决赛的那一场——里约奥约会生死攸关的中巴大战。

  那场比赛,中国队面对的,是卫冕冠军、东道主巴西女排,世界一流球队。

  而此前的中国女排,已经8年未曾打入奥运半决赛,小组赛中以2胜3负的成绩才勉强出线冲进八强,上来就碰到了巴西。

  而且2008年到2016年,中国女排碰到巴西的对决中,有着连败18场的魔怔历史。

  危机关头,怎么打?

  电影用了11台机器同时拍摄,去呈现女排姑娘们的每一次扣杀、救球、拦网,观众似乎能听得到排球在球网上呼啸而过,当朱婷突破巴西队层层拦防一击致命,观众仿佛懂得:中国女排的姑娘们,不信命。

  

  “咬一口是一口,反正不能让巴西轻松过了中国这一关。不能让她们随便欺负我们,每个人上去都是我放出去的老虎。”

  结果是,顽强撑到第五局后,最后一局:15-13,两分之差,锁定4强,女排姑娘们跨越12年的低谷,一鼓作气拿下奥运冠军。

  这一刻的中国女排,早已超越了胜负和冠军本身,《夺冠》抓住了时代的变化,也抓住了女排精神:中国女排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图腾,不是一直赢,而是不怕输,不管在哪个年代、不管面对多大困难,她们不言弃。

  

  在那一刻,我感到电影已经打开了我们体育电影的新格局。

  在曾经的《女篮五号》、《女足九号》等体育电影之后,国产体育片,终于拍出了这个时代的体育精神。

  经历9个月漫长等待,《夺冠》定档时,导演陈可辛感慨的发文:拍了三十年电影,以前历尽的所有酸甜苦辣,在这都不算什么。能熬到今天,就靠中国女排四个字。中国女排是精神,是信仰。

  其实我们全国人民在经历过特殊年份疫情的深刻影响之后,中国人,或许也比任何时候更需要女排精神。但在女排精神背后,永远是人。

  女排姑娘们的敏感和脆弱从不示人,真正敢流泪的时刻,永远是胜利的时刻。

  而《夺冠》不仅拍出了从郎平到朱婷,不同时代女排姑娘们殊途同归的命运,拍出了中国女排只争朝夕,不问西东,也拍出了女排姑娘们作为人的一面。

  所以明明我们都知道故事的结局,这部电影,依然值得观众为她们走进电影院。

  依然值得观众再在影院里感受一遍——“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明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

  

  将这一传奇劲旅变成电影故事,呈现在大银幕上,《夺冠》是头一遭。好在,最终,它对得起这么多人,这么长时间的付出。

  那么,上场吧,女排姑娘们,去“夺冠”。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