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故事 | 赵其国: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科学家故事 | 赵其国: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2020年04月02日 12:59 新浪网 作者 新华报业网

  中国江苏网4月2日南京讯 人的一生是短暂的,但如何使这短暂的一生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添砖加瓦,作为一个中国人、一名中国的知识分子、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赵其国院士用实际行动做了很好的诠释。

  二话不说去岭南

  天然橡胶在军事工业等重工业上一直是人工合成橡胶无法替代的重要物资,解放前的旧中国没有自己的橡胶种植业,完全依靠进口。新中国建立之初,为了打破封锁,党中央发出了“自力更生建设我国自己的橡胶基地”的号召,在全国动员了数以千计的知识分子和数以万计的人民解放军投入这场战斗。

  1953年9月,赵其国刚大学毕业分配到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即由组织决定,跟随华南工作队到华南一带进行橡胶宜林地土壤调查工作。当时毕业分配很简单,在学校里大家根本不知道毕业动向,反正一颗红心向着党,党叫干啥就干啥。毕业分配的前一天参加政治学习,主要内容就是服从分配,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那个时候没有谁挑三捡四的,也根本没有自己选择的余地。

  赵其国大学学的农学专业,专业不对口不要紧,白天干活,晚上学习,从最基础的学起。下雨天或晚上,甚至工作之余,都是培训的好机会。几乎每天晚上都要上课,讲肥料、讲化学,赵其国很喜欢听,记了大量的笔记,每次考察一圈回来都会有一两本的笔记。他自己在日记里写到:“当进所时,存在对工作与学习的急躁情绪,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不同,什么都感贫乏,因而对学习要求很迫切,拼命地争取学习时间。”

  在李庆逵等老一辈土壤科学家的带领与指导下,赵其国与一大批热血青年很快成长为土壤调查的骨干,深入到雷州半岛、海南岛、西双版纳等深山密林中开展工作。

科学家故事 | 赵其国: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在藤萝蔓延、蛇兽出没、人迹罕至的热带雨林区,考察队员风餐露宿,吃的是干粮,喝的是溪水,睡的是帐篷,即使在冬天,也常被蚊虫、蚂蟥咬得手脚红肿淌血。有时遇到台风,帐篷、草屋全被刮走,只能钻进卡车过夜。

  考察中不仅有奉献,而且有牺牲。当时有一位刚从苏联留学回国的、植物所的赵世祥,在一次野外调查返回住地的途中,正遇山洪暴发,不幸被卷入洪流,献出了他宝贵的青春,牺牲时才28岁。他留下的日记中有一段话是这样写的:“我立志要为中国有自己的橡胶与热作基地而发奋工作,中国应该是一个富强昌盛的中国,这就是我一回国就报名加入边疆工作的唯一理由”。

  通过长达10年之久的野外调查、研究,考察队总结了以橡胶为主的热带作物开发利用与土壤分布及土壤性质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以热量条件、土壤性质为标准的热带作物利用等级评价方案,为制定热带作物发展规划与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

  1982年,赵其国参加的“橡胶北移栽培”研究,荣获国家科委颁发的一等发明奖。

  受命援建古巴土壤研究所

  根据中国援助古巴的计划,1963年7月,赵其国随南京土壤所所长马溶之第一次到哈瓦那与古巴科学院商谈援助计划,并进行一般性考察。1964年9月,南京土壤所组成由地理、农化、物理、温室等专业科研人员为骨干的援古土壤专家组,由李庆逵带队到古巴正式开展工作。赵其国一开始负责地理小组的工作,1966年李庆逵回国后,又被任命为古巴专家组组长兼党支部书记。在行政上,负责与古方共同协调全所任务,在业务上主要负责土壤所地理研究室的工作。

科学家故事 | 赵其国: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除1967年8月回南京探亲一次外,直到1969年底完成任务后回国,赵其国一直坚持在古巴工作,前后近5年,孩子和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妻子一个人身上。古巴同事对中国科研人员多年长期在外工作的吃苦耐劳、团结友好、坚持不懈的国际主义奉献精神表示十分敬佩。

  在古巴期间,除领导创建古巴土壤所、培养干部外,赵其国还负责进行古巴土壤性质、土壤地理及资源利用的深入研究。在4年多时间里,几乎跑遍了古巴全国,采集了数以千计的土壤样品,首次对古巴土壤地理工作进行系统总结,对该国土壤资源评价、土壤发生分类等提出新的建议,最后完成了1∶25万古巴土壤图及《古巴土壤》专著,这些均属古巴科学院的开创性成果。过去古巴虽有美苏学者进行过土壤研究,但其成果的学术观点不清、综合不足、资料不全。显然,中国土壤科研人员这次完成的土壤研究成果,对古巴及中美洲今后的土壤科学研究具有深远影响。

  义无反顾奔东北

  粮食问题一直是中国的大问题,吃饱肚皮是上世纪很多中国人的美好愿望。1970年代初,周恩来总理曾亲自部署向“北大荒”要粮的战斗,组织全国有关科技力量,在黑龙江省进行荒地资源考察,建立商品粮基地,力争向国家提供25亿公斤粮食。

科学家故事 | 赵其国: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接到上级通知后,赵其国很快就带队来到北大荒,义无反顾地投入了这场战斗,在近8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连续工作了8年。

  黑龙江省地域辽阔,荒原平坦,沼泽成片。在考察中,除徒步外,主要是乘坐“爬犁”(用拖拉机拖的木排),每日行程50--70公里,所到之处,人迹罕至,一次出发长达20余天,成天吃住在“爬犁”上,有时不得不抓野兽、摘野菜充饥。东北出名的三害: 虾蠓、蚊子和小咬成天形影不离,即使在白天,考察队员还要头戴“蚊帽”,顶着炎日进行调查。

  有好多次,在渺无人烟的沼泽荒原中,爬犁陷入淤泥中,考察队员只能步行数十里回到宿营地。有一次,大家乘坐的两驾爬犁都陷入了沼泽,这时已是傍晚,同志们只能摸黑穿行在沼泽地里,忍着饥渴和疲惫,步行到天明才回到营地。在黑河总结时,赵其国患了肾脏炎,左肾下垂三指,疼痛难忍,硬是坚持了半个月,完成总结后才去医院诊治。

  正是凭着这种毅力和信念,考察队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最后,在40万平方公里范围内选出了4000万亩宜农荒地,指导当地开垦种植,不到5年,开垦荒地250万亩,增产粮食10亿公斤。

  是党培养了我

  虽然出身在一个富裕家庭,但因家道败落,父母离异,赵其国从小由姑妈抚养成人,所以考上大学以后一直要求上进,对自己严格要求,在工作中抓住一切机会学习业务知识,一步一个脚印,终于成长为我国土壤学科的领军人才。

  他把这一切归结于党和国家对他的培养,认为自己在政治与业务上的成长是与党的教育培养分不开的。他说:“我上大学与参加工作的梦想和机会是党给我的,我政治觉悟及科研水平的提高是党教育培养我的,我工作的魄力与克服困难的勇气是党鼓励我的。每当我面对成就与奖励时,想起我是共产党员,我会谦虚谨慎,每当我面对工作失败与挫折时,想起我是党员,我会鼓足勇气加以克服。”

  工作几十年来,随着国家社会形势的变化,赵其国在工作上曾遇到很多困难,无论在祖国高山、荒原、湿地和丛林中考察,还是在援建古巴时攀登加勒比海2600米的“马亚斯特拉”高山顶峰,一想到党的教导,就会鼓足克服困难的勇气。

  1956年,赵其国在南京土壤所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当选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代表,成为在党的领导和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优秀知识分子的代表。

  赵其国简介

科学家故事 | 赵其国: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赵其国,生于1930年2月,湖北武汉人。1953年华中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同年到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工作至今,1983年晋升为研究员,现任该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农业研究委员会主任、江苏省科协副主席;中国土壤学会理事长、国际土壤学会盐渍土委员会主席、国际土壤学会东亚和南亚土壤协会主席等职。是土壤地理与资源学科的带头人。对土壤资源评价、热带土壤发生等进行了系统的、创见性的研究。首次提出热带土壤有古风化和现代红壤化两种过程,指出红壤化过程目前仍在进行;提出红壤相对和绝对年龄的范围依据及红壤分类新指标;为在北纬18--24度发展橡胶等热作提出土壤学依据。经系统总结,提出土壤分区整治、改良及土壤生态环境评价等多种规划与开发方案,特别对东北、华南、华北等地土壤资源开发提出具体布局并取得突出成绩。先后赴古巴、美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工作和考察。主持或参加完成国家和地方重大任务11项,主编专著6本,撰写论文130篇;主要论著有:《中国土壤资源》(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中国红黄壤地区土壤改良利用区划》(农业出版社,1985)、《古巴土壤及古巴1:25万土壤图集》(西班牙文,哈瓦那出版社,1970)等。先后获国际道库恰耶夫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部以上各种奖励14次。1986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供稿: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热带作物橡胶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